涿州位於冀中平原,與首都北京接壤,總面積742平方公裏,總人口58萬。地處大北京經濟圈的緊密層,距北京天安門廣場僅62km,距中國北方重鎮天津150km,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地質構造為太行山山洪沖擊扇,構造穩定,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地熱、砂石資源豐富,古稱“幽沃土”“沃土”。
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壹座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自秦設涿縣,魏設範陽縣,元設涿州道。明清時期先後隸屬北平郡和順天府。民國時叫涿縣,原隸屬河北省。1986撤縣設市,被列為河北省A類開放城市,河北省四大旅遊區之壹,素有“天下第壹州”之稱。
東西豐富美好,人傑地靈。漢昭烈皇帝劉備,漢桓公趙匡胤、宋太祖、張飛,北魏地理學家李道元,“初唐四傑”之壹的陸,苦毒詩人賈島,都出自於此。這裏是劉、關、張“桃花源三界”的故鄉,“三國文化”的源頭。
交通便利,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深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北京917公交、北京旅遊專線往返涿州。“五縱十橫”的城市路網十分便捷。
通信業程控電話裝機65438+萬門,移動電話用戶達到31萬戶。引進了北京010電話,並與全國聯網,形成了集空中、地面、國內、國際、傳真、網絡於壹體的全天候、多功能的現代化通信系統。
農業結構調整趨好。形成了以花卉苗木、高檔蔬菜、畜禽、貢米為主導的農業新格局。“牛滿江生物示範基地”和東方、潤生、綠苗無公害蔬菜基地相繼建成,培育壯大了華樂苗木、遠大養殖、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等壹批龍頭企業。全市花卉苗木面積達到4.5萬畝,成為國家花卉生產示範基地。森林覆蓋率達到21。8%,“森林涿州”初具規模。工業經濟彰顯活力。淩雲工業集團、華夏工業集團、華北鋁業、國家冶金良種中試基地等以大型企業集團和上市公司為主體的“三高無”(高科技、高效率、高附加值、無汙染)產業集團具有規模優勢,形成了鋁加工、機械加工、精細化工、汽車零部件、包裝印刷五大支柱產業。
旅遊休閑產業發展迅速。按照擴大第三產業、提升第二產業、穩定第壹產業的總體發展戰略,涿州把旅遊休閑產業作為縣域特色經濟的主導產業,修繕了遼代雙塔、明代王耀廟、清興宮、三義宮、李道元故居、張飛古井等壹批名勝古跡。以中央電視臺涿州影視基地和京都旅遊度假區為龍頭,規劃建設了壹批具有帶動效應的旅遊項目,開通了涿州-北京旅遊大篷車,實現了涿州與北京旅遊專線的對接。
綜合經濟實力進入中國百強。“打北京牌,唱京劇”,建設北京衛星城和首都後花園,構建京郊經濟發展新格局,建設經濟強市的發展戰略,正在壹步步成為現實。2001年,涿州進入中國最發達的100縣(市)行列,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涿州——壹片充滿希望的土地,熱情的涿州人民伸出真誠友好的雙手歡迎您。
摘自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