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2022年年中監管會議提出,更好地服務穩增長大局。在抓好已出臺措施落實的同時,聚焦科技創新、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研究出臺更多更強有力的支持措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作用,不斷拓寬民營企業股票債券融資渠道,促進民營企業良好融資環境的構建。下半年,相關部門有望推出更多有效措施,在支持民營企業融資方面發揮多方面作用。
年內上市民營企業中
九成以上成為科技型企業。
從股權融資來看,據信息統計,截至8月3日,年內172家民營企業登陸a股,共融資2084.62億元。再融資方面,年內民營企業增加融資654.38+0987.67億元,發行可轉債765.53億元。整體來看,股權融資合計4837.82億元。
記者進壹步梳理發現,年內上市的172家民營企業中,162家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占比94.19%,共募集資金198693億元,占比95.31%。即年內上市的民營企業中,90%以上成為科技型企業。
“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支持科技創新和民營企業發展,是當前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市場共識已經逐步形成。”金創何新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註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和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措施的支持,目前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可以通過上市或債券市場進行融資,兩種融資渠道均得到支持。
交易所債券融資方面,據信息統計,截至8月3日,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已通過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發債融資2276.09億元。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出臺了多項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宣布了七項措施,進壹步拓寬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此後,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專項支持計劃相繼落地。此外,監管部門推動減免民營企業債券交易結算手續費,組織召開民營企業債券投融資會議和座談會,促進投融資雙方的互信和共識。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證監會將通過投融資會促進投資者和融資者之間的深入了解,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違約風險,從而降低民營企業發債利率,這對降低成本、促進宏觀經濟具有積極意義。此外,監管部門對科技企業發債給予額外優惠政策,有利於資本資源向科技企業傾斜,改變過去民營企業債券多由房地產企業發行的格局。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推出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有效支持了民營企業債券融資。”魏對說:
明明表示,這些措施為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釋放了強烈的積極信號。
業內建議推出更多直接的民營企業。
對創新融資產品的需求
對於下壹步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發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在《求是》雜誌發文指出,證監會將進壹步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努力提高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債券融資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進壹步推動基礎設施領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擴容和擴大試點範圍,加大推進保障性租賃房和民營企業試點落地力度,有利於加快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
在談到推動實施民營企業公開發行REITs時,明確表示,對於民營企業而言,該措施開辟了民營企業資產證券化和債券融資的新途徑,有利於盤活民營企業優質存量資產,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也有利於提升民營企業信用水平,帶來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國公募REITs資產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產業園區、倉儲物流、生態保護等基礎設施領域,覆蓋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因此,符合相關行業和重點區域、具有較強資產運營能力和市場影響力的優質民企項目將有較大概率被優先選中,形成良好的示範作用。”明確說明。
魏認為,從企業自身來看,民營企業可以通過並購來盤活資產,優化內部管理。“打鐵還需自身硬,民營企業要順應我國產業轉型的方向,從自身出發進行戰略調整,更好地實現長期發展和短期經營的平衡”。
顯然,下壹步,資本市場要繼續推出更多符合民營企業特點、直接滿足民營企業需求的創新融資產品,進壹步豐富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優化民營企業股權和債券融資服務機制,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完善民營企業全過程信息披露規定,強化民營企業信用意識,形成良好的市場生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強各層次之間的銜接,繼續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增強民營企業融資能力。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實時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