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並報表準則規定,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由於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壹般采用成本法核算,需要進行三次調整才能調整到權益法要求的結果:(1)調整確認應享有子公司當期凈損益的份額,借記或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2)調整子公司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投資收益”,貸記“長期股權投資”;(3)調整除凈損益以外的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借記或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科目。
作出調整分錄(1)的原因是,成本法和權益法在會計核算上有本質區別:子公司實現凈損益時,成本法下不需要處理,而權益法要求母公司按照持股比例增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並且母公司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確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 因此需要做調整分錄:“借: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按公允價值×母公司持股比例調整的凈利潤)”和“貸:投資收益(同上)”。
調整分錄(2)的原因是成本法和權益法下子公司分配現金股利不同:成本法下,子公司分配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記“應收股利(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投資收益”;權益法下的處理是借記“應收股利(銀行存款)”,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為了將成本法核算的結果調整為權益法核算的結果,需要沖減原成本法確認的投資收益,同時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即需要作出調整分錄:借記“投資收益”,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調整分錄(3)的原因還在於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除凈損益外發生變化時,成本法下無需做任何處理,而權益法要求母公司根據持股比例增加或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並相應調整資本公積金額。因此,需要作出調整分錄:借記或貸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以符合權益法的要求。
連續編制合並報表的,應重新編制調整分錄,通過“未分配利潤-年初”項目反映“投資收益”對利潤的影響。上述三個調整分錄可以組合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款:未分配利潤-年初
繳入盈余
在連續編制合並報表的情況下,各會計期間應按照上述思路編制調整分錄,按照權益法的要求,調整被投資企業本期和上期凈損益份額、被投資企業發放的現金股利和除凈損益以外的所有者權益變動。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抵銷處理
(1)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項目與所有者權益項目抵銷前,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已經按照權益法進行了調整,以下分析應當按照權益法進行處理。首先,母公司和子公司平時的會計處理列示如下:
(1)母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最初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貸款:銀行存款等。
子公司實現盈利時(子公司虧損時母公司應反其道而行之)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款:投資收益
當子公司宣布股利分配時,
借方:應收股利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上述三個條目合並為條目(a)
借:長期股權投資
應收股息
貸款:銀行存款
產量
(2)子公司的相應處理:
當接受母公司的投資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款:股本/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資本溢價
利潤後,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增加。當提取盈余公積時,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貸款: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分配現金紅利時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貸款:應付股利
上述三個條目被合並成條目(b)
借:銀行存款等。
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應付現金股利
貸款:股本/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資本溢價
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
比較分錄(a)和分錄(b)可以看出,從企業集團的角度來看,銀行存款總額並沒有隨著它們的增減而增加;應收股利和應付股利屬於內部債權債務,應相互抵銷。如果股息已經支付,就沒有必要抵消它們。除上述抵銷項目外,還需進壹步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抵銷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用子公司利潤分配抵銷投資收益。在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金額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金額全額抵銷;如果兩者不相等,其差額應計入“商譽”項目;對於非全資子公司,不屬於母公司份額的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所有者權益項目中單獨反映。
(二)母公司內部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等項目的抵銷內部投資收益是指母公司對子公司股權資本投資的收益。在納入合並範圍的子公司為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子公司當期凈利潤等於母公司當期投資收益,且該投資收益已計入母公司凈利潤,相當於同壹利潤被確認兩次。因此,母公司的內部投資收益必須抵消。在非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子公司的凈利潤不等於母公司確認的投資收益,其差額作為少數股東損益反映在合並利潤表中。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潤作為以前會計期間凈利潤的壹部分,也已經計入母公司以前年度投資收益,計入母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潤。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潤與當期凈利潤之和構成子公司的可分配利潤,是利潤分配的來源。子公司當期利潤分配包括提取盈余公積和分配股利,期末未分配利潤是利潤分配的結果。因此,母公司內部投資收益、少數股東本期損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潤之和正好抵消子公司本期利潤分配項目。
(三)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抵銷在編制合並報表時,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已因內部交易而抵銷,因此也應抵銷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母公司原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時,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因此相應的抵銷處理應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貸記“期初未分配利潤”。
根據以上解釋,不難得出結論:為了正確理解抵銷分錄的編制,需要了解內部交易發生時交易雙方各自的會計處理以及處理結果對個別報表的影響。即在進行抵銷分錄前,最好詳細列出集團內部業務的經濟後果(即內部業務引起的各種會計科目或賬戶的變動),然後匯總內部業務的最終結果,並根據此結果進行相反分錄,以抵銷內部經濟業務引起的會計項目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