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美妝市場的發展不斷擴大,成為各品牌的主戰場,聯合利華也成為競爭對手之壹。但聯合利華在被寄予厚望的自主品牌擊敗後,依靠“買中買”的策略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分得壹杯羹,還很難說。
退出中國市場
幾家電商平臺旗艦店關門,淘寶店鋪低價清倉...聯合利華自主研發的品牌K-BRIGHT似乎要像網上的新聞壹樣退出中國市場了。
2月2日,北京商報今日記者發現,聯合利華自主研發品牌K-BRIGHT已關閉其在淘寶、JD.COM、小紅書等電商平臺的旗艦店。JD.COM和小紅書的K-BRIGHT品牌產品也已經下架。雖然淘寶天貓上仍有少量K-BRIGHT產品在售,但多個淘寶店鋪的客服均表示該品牌產品正在低價清倉。
壹家名為“巴黎小井”的淘寶店鋪客服表示,該品牌產品目前正在清倉出售,估計以後就沒了;上海佐佑化妝品專營店客服也表示,目前正在低價清倉該品牌產品。之前K-BRIGHT極光瓶精華的價格都在300元以上,現在的價格只有80元左右。
此外,K-BRIGHT官方微博和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已停止更新。
伴隨著上述情況,近幾天不斷有K-BRIGHT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傳出。消息稱,K-BRIGHT將退出中國市場,目前正在清倉過程中。對此,北京商報今日記者聯系聯合利華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據了解,K-BRIGHT Copley是聯合利華於2018年推出的韓國奢侈護膚品牌。其產品包括“極光瓶”精華、“小冰珠”凍幹粉等明星單品,也涵蓋了清潔粉、爽膚水、乳液、面霜等細分品類,擁有* * * 11 SKU和產品價格。
K-BRIGHT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是從微信商店開始的,但第壹次沒有入駐天貓和JD.COM。對於線下渠道布局,雖然成立了專門的運營團隊,但CS渠道的拓展計劃壹直被擱置,沒有真正實施,所以產品主要在線上銷售。在產品體驗方面,淘寶、小紅書以及微博中很多網友反映產品體驗效果不佳,產品包裝設計“不合理”。在銷售層面,K-BRIGHT之前銷售潔廁靈的營銷方式被網友們“贊不絕口”。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表示,聯合利華品牌在消費者層面的定位更多的是日化護理產品,但在美妝領域,聯合利華並沒有非常突出的品牌和消費者基礎。基於此,即使像K-BRIGHT這樣的奢侈品品牌獨立開發,由於前期沒有壹定的市場用戶基礎,也很難發展。
靠“收購”稱霸世界
隨著國內化妝品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已經成為各品牌競爭的主戰場之壹,聯合利華也不斷推動其收購的品牌進入中國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3月到2019年3月,聯合利華在美容和個人護理領域完成了17筆收購,其收購的品牌全部引入中國市場。
2017,聯合利華推動新收購的高端彩妝沙漏進入中國市場;同年9月,聯合利華以22.7億歐元從貝恩資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和高盛手中收購科帕雅集團,將AHC收入囊中,推動該品牌2018在中國的市場布局。2019,聯合利華引入好萊塢高端護膚品牌KateSomerville;2020年推出34億收購的高端護膚Tatcha。
在不斷收購的過程中,聯合利華也在逐步調整自身結構,進行高端布局。據了解,在眾多被收購的品牌中,涉及四個高端產品,包括REN、Kate Somerville、Hourglass和Tatcha。與此同時,聯合利華也在銷售壹些低端和小型個人護理品牌。早些時候,聯合利華表示,將出售壹些小型個人護理品牌,以整理其投資組合,並轉向增長更快的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聯合利華通過收購壹些奢侈美妝品牌,在中國市場不斷打造自己的美妝金字塔,同時不斷縮減效率業務。
2021年初,聯合利華與杭州高朗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合資公司高尼(高友宜)。聯合利華表示,將與杭州高朗* * *共同打造中國本土團隊,運營新銳高端美妝品牌,專註於海外新銳高端品牌的引進和孵化。據了解,杭州高朗曾幫助寶潔和強生成功將多個品牌引入中國市場。顯然,引入收購仍然是聯合利華的主題。
萊陽表示,收購策略的優勢在於可以直接整合現有資源,無需過多投入研發,快速形成市場推廣。但它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這些品牌參差不齊,R&D水平不同,產品質量也不同。品牌和企業整體發展之間很難形成統壹規劃,就像壹團亂麻。甚至有些產品會因為質量設計等問題面臨壹定的風險。
競爭加劇
作為聯合利華近年來唯壹的自主研發品牌,K-BRIGHT壹直被寄予厚望。聯合利華中國區負責人曾表示,該品牌主要是為了進壹步提升聯合利華在亞洲美妝市場和全球個人護理品類的專業地位。然而,隨著K-BRIGHT中國市場的發展受阻,這壹希望也落空了。
自主研發品牌未能獲得良好發展,聯合利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買來的品牌”上。目前,聯合利華收購的美妝品牌大部分已入駐天貓國際,除AHC外,其他產品銷售持平。淘寶銷售數據顯示,高端護膚Tatcha品牌天貓海外旗艦店店鋪中,為銷量最高的產品付費的人數為493人。彩妝品牌沙漏的海外旗艦店中,有578人購買了銷量最高的產品。
另壹方面,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寶潔公司的sk-ll旗艦店,為銷量最高的產品支付了2.7萬人。玉蘭油官方旗艦店銷量最高,達4.5萬人。相比之下,聯合利華更有優勢。
除了外資品牌的挑戰,國產品牌的崛起也對其構成了壹定的挑戰。在彩妝領域,完美日記位列2020年雙十壹彩妝榜單第壹,華緊隨其後。護膚品牌方面,珀萊雅推出的美白產品月銷量基本在1000左右,聯合利華的產品平均銷量不到1000+,同樣不占優勢。此外,日化產品老品牌上海家化、丸美也在不斷布局高端產品體系,新的網絡名人品牌也在不斷崛起。聯合利華采取“買中買”的戰略布局並不容易。
同時,賴陽表示,聯合利華在護理領域的認知度太高,很難過渡到高端美妝領域。自身企業發展的定位性質限制了聯合利華在美妝領域的發展。另外,由於沒有自主研發,自主研發不足,企業很難形成自己的壁壘,也很難在長期發展中形成強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