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最大的p2p公司倒閉了。

最大的p2p公司倒閉了。

曾經如日中天的P2P,如今已經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165438+10月27日,中國銀行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互聯網金融風險大幅下降,國內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數量從高峰期的5000家左右,到今年10月中旬的165438+已經完全歸零。

這意味著,在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野蠻生長的P2P借貸行業,在短短十幾年內轟然倒塌,直到最後走到了盡頭。回顧它的興衰之路,可悲的是它從被很多人追捧到現在的“歸零”,所有的瘋狂和爭議都給世人留下了對這種金融現象的壹些反思。

漲落

滿眼繁華,終於塵埃落定。從勢頭到最後,P2P網貸行業來得太快了。

國內P2P業務起步於2007年,早期運營模式非常簡單。其本質是通過互聯網工具發布資金供求信息,撮合資金提供者和需求者達成貸款交易。P2P作為傳統金融的補充和民間小額信貸的壹種形式,理論上有利於被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忽視的長尾客戶,具有滿足投資者資金需求、解決中小微融資難的功能作用。

當時,在金融自由化和監管層忽視金融創新的時代,P2P憑借互聯網技術普及的紅利,壹躍成為時代的焦點,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由於投資門檻低、收益可觀、操作方便等優勢,從2013年到2015年,網貸平臺數量和行業貸款金額開始快速飆升,大量民間借貸、小貸公司、融資擔保公司湧入P2P行業。壹時間,網貸平臺的營銷廣告布滿了大城市的地鐵和各種交通平臺。

相關數據顯示,高峰時全國經營P2P業務的平臺超過5000家,行業放貸規模超過萬億。2012年末,上述數字只有200左右,在500億-600億元之間。

風口之上,泥沙俱下,到2015年底,第壹波行業大規模雷雨正式開啟,期間有近千家P2P平臺倒閉跑路。該行業的戲劇性地震損害了資本貸款人的利益,使得監管當局不得不專註於處理混亂。

2065438+2005年8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綱領性文件出臺。指導意見明確了P2P信息中介的定位,指出了中介服務的內容,明確了P2P屬於民間借貸範疇,不得提供增信服務,確認了銀監會的監管責任。

2016年8月4日,《個人對個人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發布,被稱為史上“最嚴”監管文件。同年6月5438+10月,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重點整治P2P點對點借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資產管理、跨境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領域廣告等重點領域。

即使在重拳整治之後,在遊資效應的驅動下,日益嚴格的監管政策似乎也沒有對行業規模產生嚴重影響。據張介紹,那段時間很多P2P平臺還急於接入第三方資金存管,積極操作備案事宜,並以納入監管為宣傳口號,推出利率更高的自動競價工具或債轉股產品,不惜犧牲生命追求絕對利益。

2017年,P2P行業發展再次攀上巔峰。BDR發布的《中國P2P市場研究報告2017》顯示,到2017年末,P2P平臺數量達到峰值5970家。全年網貸行業交易額也達到28048.49億元,同比增長35.9%,助力歷史累計交易額突破6萬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問題平臺的數量也在上升。2065438+2008年,P2P行業迎來了黑暗時刻。截至當年7月24日,全國P2P網貸及問題平臺超過850家,涉案金額超過8000億元,影響用戶超過15萬,大規模地雷爆炸期再次來襲。

第二波雷霆之後,P2P網貸行業再次全面整頓,監管更趨嚴厲的兇猛之勢即將到來。各平臺都在經歷備案制延期、偽P2P平臺清理、不吸儲高回報擠壓、合規去杠桿等內外密集考驗。

張表示,頻繁的礦爆和政策逆轉讓P2P行業陷入泥潭,極大打擊了出借人的信心。當投資人和出借人不繼續投資,借款人回船逃債不還錢,平臺信用面臨崩潰,資金鏈斷裂。之前接手的貸款人最終血本無歸。產業鏈上的所有參與者都在循環中煎熬。

2065438+2009年6月初,監管部門發布了《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其中“主要工作方向是堅持機構退出。除了部分運營機構嚴格合規外,其他機構可以退出,要全部關店,加大整改工作的力度和速度”,明確了監管部門的態度。

剩下的P2P平臺沒有等到合規備案的“剩者為王”。當時全行業清退政策非常明確,但各地、各平臺退出節奏有序。2019 165438+10月27日,《關於點對點借貸中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發布,奠定了全行業進入倒計時階段的主基調。

進入2020年後,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未能減緩P2P退出的步伐,仍在運營的P2P平臺數量仍在減少,直到10月中旬的165438+為止。這個曾經高調而瘋狂的行業終於走到了盡頭。

變質繁榮

回過頭來看,P2P行業的變質源於信息中介向信用中介的轉型。

海輝基金分析師李彥認為,最初的P2P,作為金融中介,撮合了出借人和借款人。如果發生逾期,平臺會先通知出借人,並找第三方公司收回債權。為出借人支付預期的高回報,承擔相應的風險,其實大家都可以接受,行業會慢慢發展。

P2P失敗背後最大的原因是,很多P2P公司為了完成更多的信貸和吸儲,不惜把自己變成信用中介,承諾剛性兌付,不僅充當影子銀行承擔所有信用風險,而且不受資本金、杠桿率、投資者適當性等監管約束,不在乎風控和合規,使得整個行業良莠不齊。

但是很多P2P平臺的借款人大多是銀行無法覆蓋的高風險客戶群體,所以網貸平臺需要有很強的風控水平,否則壹旦很多借款人逾期,壞賬風險會突然增大。在支付高額利息的壓力下,很多平臺只能采用通包的方式吸引資金,以更高的利息來覆蓋相應的風險成本,進而導致資金池的短缺,最終陷入無力支付的漩渦,雷聲大雨點小。

李彥表示,此舉完全背離了P2P行業“普惠金融”和“科技創新”的初衷。再加上準入門檻低,缺乏監管,逐漸演變成資金池、期限錯配、自負盈虧、詐騙的金融騙局。各種人“魚龍混雜”,大量投機者盲目跟風,無視市場發展規律,只為湧入P2P行業“圈錢”。所以,行業看似高速發展的背後,其實充斥著有意無意對金融風險的漠視,最終導致問題的畸形繁榮,成為國內金融市場的“灰犀牛”,讓很多投資者血本無歸。

從...吸取教訓...

雖然行業不復存在,但是P2P業務留下的清理工作並沒有結束。今年8月,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公開表示,截至今年6月,超過8000億元的網貸平臺和出借人資金尚未收回。只要有壹線希望,就配合公安部門追查催收,最大限度償還出資。以處置存量風險為核心工作,提高資金的變現率和回流效率。

165438+10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與發展委員會表示,將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查處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行為,嚴懲各類逃廢債務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秩序。

李偉認為,隨著平臺的良性退出策略,下壹步可能會以司法途徑為主,加大不良資產的清收力度。未來,投資者有望收回部分本金。但他指出,對於P2P受害者的賠償,國家和地方政府會堅決督促相關平臺支付本金,但不應該出臺相關政策兜底。

對於廣大貸款人來說,經過這次投資經歷後,應逐步改變原有的風險偏好和資產配置策略,強化法治意識和契約精神,選擇正規途徑進行合理投資。李彥建議,投資沒有捷徑,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這類市場動蕩,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需要非常精準的市場把握能力,才能保證自己的本金不會被侵蝕。作為投資者,要謹慎,盡量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和收益目標的品種,對於需要壹定專業知識的市場行情,最好避免盲目跟風。

此外,在銀行和互聯網的潛移默化下,借錢門檻越來越低,消費金融增速大幅上升。在“消費升級”、“普惠金融”等概念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超前消費”,種類繁多的消費信貸產品正在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過去不諫,未來可追。P2P雖然清了,但留下的教訓值得認真吸取。李彥表示,與現金貸、P2P相比,雖然在借款對象、資金來源、風險控制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需要指出的是,現金貸主要針對收入較低的年輕人,他們償還高息貸款的能力相對較低,也更容易導致壞賬。

現金貸作為壹種金融創新,有其可取之處,但仍需戴上監管的“緊箍咒”。展望未來,劉福壽日前已公開表示,如何加強行業全面風險管理,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培育更加穩健的金融風險文化。壹是積極應對銀行不良資產反彈,督促金融和銀行機構對實物資產進行分類,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二是有序推進中小銀行改革和風險化解,做好高風險非銀行金融機構處置工作,繼續拆除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積極配合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三是堅持推進市場亂象整治常態化,嚴厲打擊金融腐敗和違法犯罪,堅持全鏈條治理非法集資,把防範和打擊非關聯犯罪與化解風險、維護穩定相協調,切實消除社會安全風險隱患。第四,對外部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做好前瞻性準備,引導涉外金融機構做好風險預案,提升應對國際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劉福壽還表示,要加快建設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壹是正確處理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系,提升監管能力,加強制度建設,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原則,提高監管透明度。二是完善全風險覆蓋的監管框架,增強監管的穿透性、統壹性和權威性,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壹視同仁。三是對各類違法行為“零容忍”,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四是大力推進金融監管科技化建設,提高識別、防範和化解跨地區、跨市場、跨行業金融風險的能力,提高監管數字化水平。

  • 上一篇:員工意外險怎麽報銷?
  • 下一篇:東方融資網借錢靠譜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