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teglo在美國的售價高達2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54.38+0908萬元),超過了諾華(NVS,股價84.92美元,市值654.38+0853.62億美元)脊髓性肌萎縮癥基因療法Zolgensma的價格,成為“史上最貴藥物”。
這種療法是壹次性基因療法,也稱為“beti-cel”,用於治療所有需要定期輸血的β地中海貧血基因型。這是FDA首次批準對β-地中海貧血患者進行基因治療。彭博說,對於這樣的病人,這種療法“改變了遊戲規則”。在此之前,這種疾病唯壹可用的治療方法是依賴患者親屬的骨髓移植。
藍鳥在基因治療的浪潮中誕生。曾經,作為生物技術的“寵兒”,華爾街投資者對其趨之若鶩,而現在,它已經淪落到資本枯竭的邊緣。
受Zynteglo獲批上市的消息刺激,藍鳥生物股價在當地時間8月17日上漲24%,第二天收市前壹度上漲17%,但收盤於14.31%,收盤於5.865438美元+0。截至19收盤,股價小幅反彈,上漲2.75%,收於5.97美元。
如今,有了這種“史上最貴藥”,藍鳥還能再次騰飛嗎?
“改變遊戲規則”
今年6月,FDA顧問小組壹致投票批準Zynteglo上市,稱這種治療方法利大於弊。FDA稱,在後來的試驗中,接受Zynteglo基因治療的患者中有89%不需要輸血,也沒有明顯的安全問題。
費城兒童醫院血液科負責人AlexisThompson表示,雖然基因療法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但大多數患者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費城兒童醫院在臨床試驗中使用了這種療法。湯普森透露,在此之前,需要輸血的β-地中海貧血患者每2-4周就要在醫院待4-6個小時,有時甚至需要過夜。
據悉,β-地中海貧血是最常見的單基因疾病之壹。由於編碼β-珠蛋白的基因發生突變,患者的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下降,甚至消失。為了生存,患者不得不終身接受輸血治療。雖然輸血可以暫時緩解與嚴重貧血相關的癥狀,包括疲勞、虛弱和氣短,但不能治愈癥狀,並可能引起鐵超載和多器官損傷等嚴重並發癥。
在過去十年中,美國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齡為37歲。
Zynteglo屬於壹次性基因治療,通過慢病毒載體將β-珠蛋白基因導入患者自身造血幹細胞,產生正常血紅蛋白,恢復紅細胞功能,從而顯著減少患者的輸血需求。在理想情況下,患者甚至不需要輸血治療。
據彭博新聞報道,對於大多數時間需要定期輸血的β-地中海貧血患者來說,這種療法“改變了遊戲規則”。
然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也提出,這種治療有導致血液腫瘤的潛在風險。雖然在ZNTEGLO的研究中沒有發現任何病例,但接受ZNTEGLO治療的患者應該對其血液進行至少65,438+05年的監測。在服用Zynteglo期間,還應監測患者的過敏、血小板減少和出血情況。
史上最貴
沒有療效可以報銷80%的費用。
據悉,在美國,按照目前的護理標準,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終身醫療費用高達640萬美元,平均每位患者每年的醫療費用總額是普通人群的23倍。據藍鳥生物估計,美國約有1300~1500人患有β-地中海貧血。
Zynteglo在美國的售價為280萬美元,但在2065438+2009年5月獲準在歐盟上市時,這種療法的價格為654.38+0.575萬歐元(按當時匯率約合654.38+0.8萬美元)。雖然當時在歐盟的價格比現在便宜很多,但是Zynteglo在歐洲的商業化也面臨很多阻礙。2021年4月,由於未能與德國政府達成價格協議,藍鳥決定暫時將基因療法Zynteglo撤出德國市場,隨後該公司逐漸退出歐洲市場。
關於Zynteglo在美國市場的定價,FDA認為其價格在獨立審查小組認為的性價比範圍內。
據介紹,美國藍鳥生物推出的支付模式是壹次性預付款加高達80%的風險分擔。如果患者在輸血後兩年內未能維持輸血豁免,患者或保險等商業機構將獲得80%的報銷。
藍鳥生物表示,美國約70%-75%依賴輸血的β-地中海貧血患者享有商業保險,公司正處於與各大商業機構談判的後期,包括藥物福利管理機構,也在與壹些州醫療補助機構合作。
Zynteglo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在美國正式上市。由於采集細胞進行靜脈註射需要70~90天,預計正式治療將於2023年第壹季度開始。
藍鳥生物有望“重生”?
20世紀70年代,基因治療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到了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基因治療臨床試驗如火如荼。從65438年到0995年,美國出現了第壹個基因治療的臨床成功案例,基因治療開始備受關註。
藍鳥就是在這壹波中誕生的。1992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研究人員創立了GenetixPharmaceuticals,也就是藍鳥的前身。
隨後幾十年,基因技術發展逐漸成熟,生物技術公司越來越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藍鳥乘勝追擊,於2013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前定價為每股17美元,上市當天上漲50%,逼近每股26美元。到2018,公司股價沖到最高點——231美元/股,而當時藍鳥生物還沒有正式推出產品。
直到2019年,藍鳥的基因療法Zynteglo才獲準在歐盟有條件上市,但在遭遇重大挫折後於2021年退出該地區。隨後,另壹種治療腦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的基因療法Skysona也退出了歐洲市場。
禍不單行。2020年5月,藍鳥生物與BMS聯合研發的針對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CAR-T療法bb2121因數據不足被FDA延遲上市。同年6月165438+10月,鐮狀細胞性貧血(SCD)基因療法——豆紅蛋白的上市申請也推遲了整整壹年。
經過多次挫折,藍鳥開始走下坡路,股價也壹路走低。截至周四美股收盤,其股價較2018峰值暴跌97.5%。
記者查閱藍鳥生物近年來的財務報告發現,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公司凈虧損分別達到7.9億美元、6.2億美元和8.2億美元。藍鳥生物2021財報顯示,公司僅有約4.42億美元的可用現金和相關流動資產。
Zynteglo在美國獲得批準可能有助於重振藍鳥生物的業務。彭博的分析師MarcEngelsgjerd在壹份報告中寫道,“在歐洲的失敗和美國監管的延遲之後,許可證提供了壹種賺取可觀收入的方式”。
根據藍鳥生物2021的財報,藍鳥生物的三大基因療法——ZNTEGLO、Skysona和LentiGlobin都將達到新的裏程碑,有望為其帶來新的營收增長。目前,Zynteglo已經向市場邁出了重要的壹步。該公司認為,Skysona也有望在2022年獲得批準並獲得優先審查,LentiGlobin有望在明年第壹季度提交牌照申請。
中國企業也在開發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療法。
β-地中海貧血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同樣,在中國,地中海貧血患者的數量也在增加。
2021年5月發布的《中國地中海貧血藍皮書(2020)》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45億人有地中海貧血基因,而我國約有3000萬人有地中海貧血基因,中重度地中海貧血患者約30萬人,並以每年約10%的速度遞增。
由於血液資源有限,鐵螯合劑成本高,我國只有壹部分地中海貧血患者能維持規範輸血和規範除鐵治療,地中海貧血患者存活率明顯低於發達國家。
目前國內也有企業在研發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療法。
據第壹財經報道,今年8月16日,上海邦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耀生物”)宣布,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治療產品“BRL-101自體造血幹細胞註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於當日獲得中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正式批準。
邦耀生物的BRL-101和藍鳥生物的Zynteglo雖然都屬於基因治療產品,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前者屬於基因編輯治療產品,後者屬於慢病毒基因治療產品。
邦耀生物表示,在地中海貧血的傳統治療方法中,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愈β-地中海貧血的唯壹方法,但價格昂貴,配型難度極大。只有壹小部分病人可以接受移植。如果能對自體造血幹細胞進行基因修正並回輸給患者,就可以解決造血幹細胞來源不足、配型困難等問題,而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進步為這種治療策略提供了可能。BRL-101是基於公司自主研發的造血幹細胞平臺開發的基因治療產品。該平臺主要是利用基因編輯系統對患者的造血幹細胞進行改造,改造後的造血幹細胞通過自我更新和分化重建回到患者體內對細胞群體進行改造,從而達到治療血液系統疾病的目的。
邦耀生物還表示,與其他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相比,公司的造血幹細胞基因療法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具有靶向性好、安全性高、作用範圍廣、治療效果顯著等優點。可終身壹次治愈,費用可大幅降低,有望成為惠及大眾的療法。
在邦耀生物BRL-101宣布獲得臨床批準之前,在2021年,博雅尹姬的研究產品ET-01也獲得了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的批準。同樣,ET-01也屬於基因編輯療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