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冰淇淋事件是對寶馬品牌形象的打擊,也是品牌危機的壹次公開失敗。本來只是幾塊錢的雪糕,卻花了寶馬幾百億,被貼上區別對待中外用戶的標簽,無疑會給寶馬的全球發展蒙上陰影,也會讓寶馬失去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機會。
與危機並存的是寶馬的野心。
眾所周知,寶馬是壹個世界知名的汽車品牌,有著悠久的品牌形象積累,在中國擁有大量的忠實粉絲。與此同時,中國市場在寶馬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根據2022年的銷售數據,寶馬在華銷量超過79萬輛,占寶馬全球銷量的33%。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寶馬在全球銷量已經超過奔馳,成為最暢銷的豪華品牌。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寶馬在中國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2022年,雖然寶馬新能源汽車在華實現了965,438+0.6%的同比大幅增長,但總銷量僅為46,5438+0.9萬輛,甚至比不上壹線新動力品牌。
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的轉型,寶馬今年也把重點放在了新能源汽車領域。根據寶馬的規劃,2023年寶馬將推出11款純電動汽車,包括寶馬iX1、i7、i5。從今年的上海車展,寶馬攜全電動車型參展,可以看出寶馬轉型的決心。
此外,寶馬原本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借助中國的電動車生產線實現寶馬MINI純電動系列的量產。而這次上海車展本來是寶馬展示純電動汽車實力和品牌形象的好機會,結果卻成了品牌危機。
即使後續網絡負面效應減弱,寶馬純電動產品想要發展,重新樹立品牌形象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成本。其在上海車展上放出的豪言壯語,受冰淇淋事件影響,勢必讓寶馬的轉型更加艱難。
事實上,寶馬已經走下坡路了。
別看寶馬去年是豪華車市場銷量冠軍的位置,但是隱藏的危機也不小。比如銷量方面,寶馬去年全球銷量下滑4.8%,國內銷量同比下滑6.4%,結束了在華17的正增長。
對於銷量下滑的原因,很多人都歸咎於疫情,但疫情之下,很多汽車品牌都實現了銷量的大幅增長,其中比亞迪和廣汽豐田就是代表。將銷量下滑簡單歸咎於疫情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在車輪看來,寶馬銷量下滑的問題還是在於市場環境和自身的短視。寶馬銷量的主要來源仍然是燃油車,但是隨著國內高端新能源車的崛起,寶馬在高端市場的份額被稀釋,二線豪華品牌壹直在降價求生存,導致寶馬的競爭力大不如前。
從自身策略上來說,是轉型新能源汽車慢造成的。特斯拉進入中國時,寶馬已經推出了i3和i8兩款新能源產品,但消費者很難看到寶馬的誠意。以寶馬i3為例。售價高達34.99萬元的2022款寶馬i3,從上市之初就被質疑“油改電”。不僅內飾和外觀與寶馬3系壹模壹樣,而且沒有獨立的造車平臺。用“油改電”忽悠消費者自然不會成功。
由此看來,寶馬雖然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較早,但並沒有投身於新能源革命,仍在通過生產燃油車來打造純電動汽車。這可能是因為寶馬對新能源還是有所保留,也可能是因為技術儲備不夠。但無論如何,壹個不合格的產品永遠無法得到市場的認可。
當然,寶馬的老對手奔馳和奧迪現在也好不到哪裏去。在過去很長壹段時間裏,BBA是壹線豪車的代名詞,是實力和地位的象征。然而,和寶馬壹樣,奔馳和奧迪沒能抓住新能源轉型的窗口期,在壹批造車新勢力和本土車企的夾擊中日漸迷失。
寫在最後:
通過今年的上海車展,我們看到寶馬終於正視了新能源汽車,但雪糕事件也讓國人看到了寶馬“雙標”的醜惡嘴臉。在寶馬轉型的關鍵時期發生這樣壹個讓國人反感的事件,勢必會讓寶馬的轉型不會太順利,甚至會導致更大的蝴蝶效應。
本文來自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請以任何形式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車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