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壹次不流血的收購——香港置地收購牛奶公司就是壹個案例。投行的互聯網上沒有答案。幫幫我!!!

壹次不流血的收購——香港置地收購牛奶公司就是壹個案例。投行的互聯網上沒有答案。幫幫我!!!

不流血的收購

10月30日星期壹1972,10,港股市場爆發了土地有限對牛奶公司的收購大戰。這是香港股市發展史上第壹次也是最廣為人知的收購戰,影響非常深遠。

接管當天,香港恒生指數上漲43.67點,收於626.66點,漲幅為7.4%。也正是受此次收購的刺激,恒生指數在1973年2月達到了65,438+0,700點的歷史高點。

說到收購,不能不介紹壹下兩家公司的背景。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英國獨資公司怡和的子公司。號稱全球最大的地產公司,當年的港股大王,占據了香港中環最繁華地段的大部分地產,是香港中環的地產大亨。然而,隨著中心區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減少,土地收購公司渴望開發香港東部的廣大新興地段。這家牛奶公司由香港著名大亨周家族所有。其董事長周希年是英國授予的華人騎士,是當時香港政商界的名人。由於乳業公司的牛廠在銅鑼灣薄扶林道占用了大片土地,置地有限覬覦已久,壹直在等待時機將控股權握在自己手中,並於65438+10月30日正式攤牌。

10月30日上午,65438土地公司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建議在10月27日165438+10月29日收市時,以94元土地每2股換取牛奶公司股東手中135元牛奶股票1股。土地公司稱牛奶股東手中的股票將升值至94× 2 = 188元,升值幅度約40%,被收購的牛奶公司將得到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快速發展等等。

當天股市壹開盤,牛奶股價就報出了188元的高價,以196元的高價收盤,比27日收盤價135元上漲了45%。土地的股價也上漲至104元,上漲10元,漲幅約為11%。整個股市壹下子沸騰了,讓沒有經歷過收購戰的投資者目瞪口呆,很快轉為瘋狂。

然而,牛奶公司反應遲緩。周希年只是對征地公司挑起的收購戰嗤之以鼻。在牛奶公司的反應下,牛奶股價回落至191元。

相比之下,土地收購異常活躍。為了提高股票價值,土地收購公司對其資產進行了重估,將重估的盈余6543.8+0.75億元作為資本,並派發了“大量”股息。還聲稱654.38+0.972分紅不低於654.38+0.2元,漲幅26%,654.38+0.973。漲幅25%,1974分紅2.02元,漲幅高達35%,以此拉高股價,顯示不達收購目的不罷休的決心。

165438+10月3日,牛奶公司聘請羅父子(倫敦)研究土地的收購建議。並呼籲牛奶股東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等待董事會的進壹步通知。

由於牛奶公司的拒絕,土地公司壹定會提高收購價,使牛奶股價創出新高。7日,牛奶股價再次漲到22元,收於228元。置地股價也由前壹日的重挫,升至104元,股市恒生指數創下700點的歷史紀錄。

165438+10月9日,牛奶公司董事長周希年出席新聞發布會,羅公司提出三點反對收購的理由:1。如果收購提議被接受,牛奶的股票股息將減少。因為1972計算的牛奶每股分紅是3元,而土地2股分紅是2.4元,這對牛奶股東不公平。

2.1972年,每股牛奶利潤3.65元,兩股地利潤只有2.58元。牛奶合並後,土地的利潤增加到2.79元,而牛奶減少了0.81元,這對乳業股東來說當然是不合理的。

拿地的目的是利用牛奶的優勢擴大自己的生意。作為牛奶公司,各方面口碑都不錯,優勢明顯,沒必要靠並購。

所以Milk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周希年自信收購不會成功。而且為了吸引股東,打擊擬收購土地的計劃,牛奶公司提出將股份拆分為5股,然後每1股新股送紅股。也就是說,現在股東每股10新股,實際增長9倍。同時公告1972年度利潤比上年增長35%。

1972年度分紅預計每股增長67%。受此消息刺激,牛奶股價在6月5438+00漲到290元的最高位,最終收於268元,壹天漲到50元,漲幅23%,幾乎比10月27日收盤價65438高出1倍。與此同時,置地股價也在當天上漲至127元的歷史新高,最高漲幅達154元,恒生指數也創下759點的歷史新高。當時牛奶的市盈率高達73.4倍,土地高達98.5倍!可見股市的瘋狂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雖然此時收購大戰已經到了白熱化,但雙方都沒有用現金收購或反收購,甚至沒有提高收購價來吸引投資者。除了用換股、拆分、分紅的優惠條件吸引投資者,雙方只是互相指責,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擡高自己。從10,11,蘭德第壹次發起廣告攻勢,壹直到收購截止日的前壹天,雙方劍拔弩張。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話很多其實是在誤導投資者,涉嫌違規。但當時香港股市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沒有人追究。這與那些數十億港幣套現的收購戰相比,是很少見的景象。

相互的指責、質詢和曝光造成了雙方股東的心理恐慌。此外,匯豐銀行董事長警告投資者:“股市已經變成純粹的投機,許多股票價格已經超過合理水平。”周壹13出現壹輪暴跌,牛奶股價壹度跌至202元,最終收於212元,跌幅20%。土地大幅下跌,在33元,下降。好在第二天大盤反彈,沒有演變成股災。

因為當時房地產行業正處於繁榮上升階段,置地公司是世界聞名的大公司,其提出的條件和描述的前景確實讓所有乳業股東都心向往之。由於牛奶公司實力相對較弱,單獨開發房地產的前途顯然不如聯手土地光明。所以大部分乳業股東還是傾向於拿地的提議。對於牛奶公司來說,收購戰可能從壹開始就註定要輸。

為了挽回局面,牛奶公司於6月24日165438+發布公告稱,將與華茂置業有限公司組建新的合資公司,新公司將向原牛奶股東分配25%的股份。然而,距離10月29日的收購截止日期只有5天,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更何況華懋的氣勢形象不如置地,置地聲稱其控制的牛奶股權足以否決牛奶宣布的與華懋的協議。所以牛奶和華懋的合作顯然不如和土地的合作對房地產的發展有利。結果牛奶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它不但沒有扭轉局勢,反而宣布了自己的最終失敗。

27日,牛奶做了最後的掙紮,向股東解釋家裏萬事順遂,並刊登廣告稱“夫妻婚前經常吵架,婚後怎麽能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生意興隆靠的是精誠合作,鬥嘴絕不是賺錢之道。請各位股東註意”,這則廣告就像是對壹個月來“口角”廣告戰的總結。但是這個時候,潮水已經退了。蘭德也趁機做了最後壹擊,兌現了紅股傳聞,更是大方宣布免費贈送5股紅股。現在壹般牛奶可以換成12股地。突然,土地前排起了長隊,牛奶股東爭相換股。

28日,牛奶再次刊登整版廣告,分析雙方的商業前景,敦促股東懸崖勒馬,卻無能為力。同日,置地稱已控制牛奶51%股權。至此,買牛大戰已經面臨謝幕,擁有土地的壹方已經穩操勝券。

30日,也就是收購截止日的第二天,置地刊登了最後壹個贏得收購的整版廣告,聲稱已持有該牛奶公司80%的股份。至此,歷時整整壹個月的“買牛”收購戰,以土地有限的徹底勝利而告終。

地公司不動壹分錢就把大奶公司吞了,確實是傑作,創下了香港戰後股票史上的空前紀錄。宣告了英資財團敵意收購中資家族的勝利,牛奶公司換上了英資旗幟。經此壹役,周家和周希年元氣大傷,開始走下坡路。

評論:1。股市就像壹個戰場。收購方是有準備的,如果收購方束手無策,就只能束手無策。所以,對付這種惡意收購的最好辦法只能是未雨綢繆。舉個例子,如果牛奶之前在自己的公司裏持有較多股份,或者故意將股份分散給多個友好企業。這樣,土地被收購後,就不會壹觸即潰。所以,雖然壹個在暗處,壹個在明處,壹個強壹個弱,但不應該是壹面倒的博弈。

對於弱者來說,最好的防禦就是把自己變成刺猬,渾身是刺,敵人無處下手。至少牛奶公司沒有在沒有希望打贏收購戰的時候,學會外國公司反對收購的“毒丸”戰術——或者大規模兼並破產公司;或者讓自己負債累累..這樣的奶企可能會嚇到大地,讓大地覺得無趣。

3.搭首班車做生意,做成石破天驚,股市也是。遠的如“買牛”大戰是第壹次,近的如國內寶安收購鐘燕也是第壹次,哪壹次不是勝利?在股市裏,敢吃螃蟹的人總是贏家,這似乎是壹條鐵律。

  • 上一篇:長期股權投資如何估值?
  • 下一篇:東莞豪普特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線。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