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定價理論起源於Harry Markowtitz對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研究。65438-0952年,馬科維茨在《金融》雜誌上發表了題為《投資組合的選擇》的博士論文,這是現代金融學的第壹次突破。在這篇論文中,他定義了最小方差投資組合集合的思想和方法,開創了投資的全面管理,為投資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壹理論標誌著現代投資分析理論的誕生。在隨後的幾年中,經濟學家們運用數量化的方法不斷豐富和完善投資組合管理理論和實用的投資管理方法,並使之成為投資的主流理論。
20世紀60年代初,金融經濟學家開始研究Markowitz模型是如何影響證券估值的,這導致了CAPM(資本資產價格模型)的出現。現代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由William Sharpe (1964)、lintner (1965)和Mossin (1966)根據Markowitz的最優投資組合選擇思想提出的,因此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也被稱為SLM模型。
由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在投資組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它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建立以來,迅速被工業界接受並付諸實踐,也成為學術研究的焦點和熱點問題。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理論描述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在Markowitz的均值方差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繼承了其假設,如,資本市場是有效率的,資產是無限可分的,投資者可以購買股票的任何部分,投資者根據均值方差選擇投資組合,投資者是風險厭惡的,永不滿足的,存在無風險資產,投資者可以以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同時,由於Markowitz的投資組合理論的復雜性,不具有實用性。夏普繼承了它,並增加了新的假設來簡化模型。是的,資本市場是完善的,沒有交易成本,信息是免費的,即時可用的,所有投資者的利率都是壹樣的,投資期限是壹期的,或者說投資者的投資期限是壹樣的,投資者的預期是壹樣的,也就是對證券之間的預期收益率、標準差和協方差的理解是壹樣的,等等。
該模型可以表示為:
E(R)= Rf+ [E(Rm)- Rf] ×β
其中,E(R)是股票或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Rf是無風險收益率,投資者可以在這個利率下無風險借貸,E(Rm)是市場投資組合的收益率,β是股票或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度量。
從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出,壹項資產或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取決於三個因素:(1)無風險收益率Rf。壹般以壹年期國債利率或銀行三個月定期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投資者可以按此利率借款;(2)風險價格,即[E (RM)-RF],是風險收益與風險的比率,也是市場投資組合的收益率與無風險利率之差;(3)風險系數β是衡量壹項資產或投資組合系統風險大小的指標,它是風險資產的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的協方差與市場組合收益的方差之比,因此市場組合的風險系數β等於1。
三,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意義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第壹個關於金融資產定價的均衡模型,也是第壹個可以用計量來檢驗的金融資產定價模型。模型的首要意義在於建立了資本風險與收益的關系,明確指出證券的預期收益是無風險收益和風險補償之和,揭示了證券收益的內在結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另壹個重要意義在於,它將風險分為非系統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是特定公司或行業特有的壹種風險,可以通過資產分散化來分散。系統性風險是指影響整個市場的風險因素,是股票市場本身固有的,無法通過分散化消除。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作用是通過投資組合分散非系統風險,只留下系統風險。模型中引入了β系數來表示系統風險。
第四,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應用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之所以壹經推出就受到整個業界和投資界的熱捧,不僅僅是因為其形式簡潔、理論通俗易懂,還因為其具有多種應用。
1.計算資產的預期收益率。
這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最基本的應用,根據公式可以得到。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其他應用通過這個基本應用得到擴展。
2.有助於資產分類和資源配置。
我們可以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對資產進行分類。資產定價用各種風險因子來解釋平均收益率,所以不同風險因子的資產收益不同,根據因子變量不同範圍劃分的資產類型收益特征也不同。我們使用資產定價模型中的風險因子β對股票進行分類。當β>時;1,如β=2,則當市場收益率增加1%時,股票收益率預計平均增加2%;但當市場收益率下降1%時,這只股票的收益率預計下降2%。所以可以知道這種股票比市場投資組合風險更大,所以這種股票叫進取型股票。當β=1時,則該股票會隨市場組合而變化,稱為中性股票;當β
3.對資產進行定價,以引導投資者的投資行為。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基於風險資產的預期收益均衡的預測模型,根據它計算出的預期收益就是資產的均衡價格,與資產的內在價值壹致。但均衡畢竟是相對的。在競爭因素的驅動下,市場總是處於由不平衡向平衡、由平衡向不平衡轉化的過程中。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假設所有投資都使用Markowitz的投資組合理論在有效集中尋找投資組合。這時,證券的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為:
E(Ri)= Rf+ [E(Rm)- Rf] ×βi
這個模型就是均衡狀態下風險資產的預期收益模型。
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組合的估計收益率和證券β的估計值,計算出證券在市場均衡狀態下的預期收益率,然後根據這個均衡狀態下的預期收益率計算出均衡開盤價:
平衡開盤價=E(收盤價+利息)/[E(Ri)+1]
將當前實際市場價格與平衡開盤價進行比較。如果不相等,說明市場價格定錯了,定錯的價格應該要求回歸。利用這壹點,我們可以決定投資什麽樣的股票。當實際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時,意味著證券的價值被低估,應該買入。相反,如果實際市場價格高於均衡價格,則應賣出該證券,並將資金轉移到其他被低估的證券。
4、投資組合績效衡量
投資組合管理的績效評價不同於傳統的績效評價,它不僅要考慮投資的回報,還要考慮投資的風險。投資者可以事先約定可觀的風險和收益,並在期末比較風險和收益的實際關系,然後我們就可以得到投資組合的業績,從而對投資組合經理的業績進行考核獎懲。當然,這壹過程中風險與收益關系的確定離不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發展。
5.用來給人力資本定價。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主要用於分析證券等風險資產的價值,為風險資產的定價提供方法,從而指導投資者的投資行為。
隨著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可以被確認為壹項待計量的資產,人力資源會計應將人力資源視為人力資源所有者的壹項投資,人力資源所有者擁有企業人力資本的產權。任何投資都會由於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而存在壹定的風險,人力資產投資也不例外。因為人力資本依附於人本身,而人的身體可能會受到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意外侵害,從而降低人力資本的獲利能力和相應的人力資本價值;人力資本的價值取決於未來的預期收入。期限越長,收益的不確定性越大,風險也越大。再者,隨著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人力資本所承擔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因此,人力資本投資者也因為承擔風險而要求相應的超額收益,人力資本投資的預期收益率也應該由無風險收益和無風險收益組成。相應地,我們有理由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為人力資產定價。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盡管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在實際投資生活中有如此多美好的應用,但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缺陷的來源之壹是模型建立時的假設,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要求投資者的投資期限單壹,投資者對價格的預期壹致,市場有效等。顯然,這些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另壹個來源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造成的局限性,如信息披露程度低、信息披露機制不完善、投資者結構不合理、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等。,這些都降低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實用性。因此,為了提高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實用性,我們可以放寬模型的假設條件,致力於提高市場的效率。(限於篇幅,接下來分析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改進。)
當然,筆者在這裏無意反駁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當今世界證券市場的運行規律越來越復雜。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需要更多的理論來指導現實中的投資生活。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證券市場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近年來,市場進壹步擴大,投資基金發展得到大力支持,規章制度進壹步完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與世界經濟接軌。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發展適合自身情況的投資理論,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資料:
1,鄭,,孫亮,等.資本資產定價理論綜述,系統工程J,1997 1 .
2.張寶春:資產定價模型與套利定價模型的應用比較,湖北財經學院學報J,2005年2月。
3.劉晶: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及其在中國證券市場的應用,現代金融J,2003年第8期。
4.朱,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局限性分析,《甘肅金融》,2005年第5期。
5.威廉?夏普,戈登?j?亞歷山大,傑弗裏?v?貝利:投資學,第五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