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網易雲音樂的財務數據看起來亮眼,但收入與領先的騰訊音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騰訊音樂第二季度營收為58.98億元,這意味著雖然擁有8億用戶,幾乎是目前網絡音樂所有用戶的總和,但網易雲音樂的營收還不到騰訊音樂的四分之壹。
對此,音樂行業觀察人士範誌輝對第壹財經表示,雖然用戶數量是盈利的基礎,但業績需要落實到盈利上。畢竟8億用戶是累積數據,不是MAU(月活躍用戶)。在變現方面,騰訊音樂做得比網易雲音樂好。
兩極分化加劇
騰訊音樂二季報顯示,騰訊音樂壹直保持著營收和付費用戶規模的增長。2019第二季度,騰訊音樂實現營收58.98億元,同比增長31%;營業利潤654.38+0.85億元,同比增長7%。
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用戶數達到31萬,同比增長33%;社交娛樂服務付費用戶規模達到1165438+萬,同比增長16.8%。
網易雲音樂雖然沒有獨立上市,但是通過網易的財報也透露了壹些業績。據網易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顯示,網易雲音樂總用戶數已超過8億,同比增長50%。同時,網易雲音樂付費有效會員數同比上漲135%。
在線音樂的高歌猛進也將第二梯隊甩在了後面,蝦米音樂、咪咕音樂、小米音樂等在線音樂平臺與頭部在線音樂平臺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根據QuestMobile的在線音樂行業報告,截至去年7月,在線音樂整體人口滲透率超過70%,在整個泛娛樂領域僅次於視頻。用戶的整體付費意願也接近60%,其中25-35歲用戶的付費意願較強。去年7月,騰訊音樂旗下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的MAU分別為3.5億、2.9億、654.38+0.3億,網易雲音樂分別為654.38+0.2億,然後蝦米音樂只有2277萬,和頭部差距明顯。
音樂行業分析師趙越指出,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前兩大音樂集團與其他公司的差距會進壹步拉大,但前兩大巨頭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網易雲音樂和騰訊的差距很大,第壹梯隊的兩極分化也很嚴重。如何進壹步擴大用戶規模,提高MAU,是網易雲音樂下壹步的重點。
收入困境
“目前從全球範圍來看,在線音樂平臺的盈利困境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範誌輝感嘆。
的確,同樣在本月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的全球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第二季度盈利6543.8+0.67億歐元,凈虧損7600萬歐元。
然而,作為全球唯壹盈利的在線音樂平臺,騰訊音樂依靠的是社交娛樂業務。騰訊音樂充分發揮社交基因,構建了以音樂為核心的社交娛樂生態。目前,騰訊的音樂社交娛樂服務主要包括在線卡拉ok服務和現場音樂服務。在線音樂與社交娛樂相結合的服務模式,不僅突破了音樂僅限於聽的傳統思維,也豐富了音樂的內涵,讓用戶的音樂生活更加有趣。可見騰訊音樂創新下的多元化服務已經成熟,正在持續創造利潤。
相比之下,網易雲音樂還是苦不堪言。不僅營收落後於騰訊音樂,盈利還遙遙無期。根據網易雲音樂發給第壹財經的數字,第二季度,創新等業務板塊成為網易財報的壹大亮點,凈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23.2%,毛利率轉正至1.4%。據悉,這主要得益於網易雲音樂、CC直播和有道在線教育的收入增加,以及更好的成本控制。照此推斷,網易雲音樂的營收不會高於151億元,遠遠落後於騰訊音樂的58.98億元,不到騰訊音樂的四分之壹。
“可見,實現盈利的兩個主要途徑是社交。具體來說,網易雲音樂更註重音樂社交,騰訊音樂更註重社交娛樂。目前就看誰的團隊能執行業務,提高盈利能力。”範誌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