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梅田那輛不怕死的車

梅田那輛不怕死的車

對於汽車行業來說,現在是壹個沒有任何確定數字的時代。

潮起潮落之間,妳可以成為萬人追捧的英雄,也可以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曾經站在聚光燈下痛斥方遒的新車創始人現在已經半沈默了。經過1.0時代的洗牌,目前的局面日趨穩定。以蔚來、小鵬、理想、威馬、何忠、零跑為首的6家新車企,也正式進入了更為殘酷的2.0大戰。

當然,偶爾也會有壹些不怕死的勇者。對他們來說,資本、商業、造車,依然充滿著無限的期待和誘惑。

還有誰不怕死?

今天早上的郵箱裏,莫名其妙的出現了壹封郵件,標題是“TA來了,TA來了,TA帶著“健康車生活”來了”!雖然定位是廣告郵件,但《TA來了》還是吸引我打開了郵件。

" 7月18日,壹場汽車行業獨壹無二的"健康盛宴"將上演!這次的重量級主角當然是——它!”

" 7月18日,梅田ET5將在國內首次亮相,並公布價格區間."

如果不是郵件提醒,梅田汽車這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差點被我後悔到墻角。

自4月份梅田的首款車型正式命名為ET5以來,這支所謂的造車新軍幾乎沒有取得什麽進展。然而,這種不痛不癢的老式交流方式似乎並沒有引起人們對這種模式的興趣。

相反,創維創始人黃鴻升的故事更加精彩。

就像我上面說的,這種所謂的造車新勢力,其實並不新鮮。因為在梅田汽車誕生之前,黃鴻升已經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奮戰了十年。

黃鴻升曾在2010、12成立凱沃新能源汽車;如今的凱沃新能源基本涵蓋了從電動公交車、物流車、環衛車在內的各類城市商用車。

相比格力董明珠、恒大許家印,創維的黃鴻升可能是第壹批嚴格意義上進入新能源汽車的跨界商人。

2016,黃鴻升註冊了“SKYWELL”商標,中文翻譯為Kaiwo。成立於20119年6月的梅田汽車,英文名正好是“SKYWELL”,和創維的“創維”差不多。黃鴻升故意讓沃爾沃和梅田都拿走所有?是嗎?井的美好含義。

但對於外界來說,這位在家電行業奮鬥了半輩子的彩電“王者”卻跨界進入了汽車領域。除了想要更多的資本,這位已步入花甲的“60後”造車新人似乎也沒有更多的理由堅持這場“無止境的馬拉松”。

被外界質疑也成為梅田汽車起步前的標簽。

但其實這樣的質疑是有根據的。

創維作為國產彩電的龍頭企業,在我們的想象中應該是壹個賺得盆滿缽滿的形象。然而,自2016年創維以994萬臺的出貨量位列國產彩電品牌第壹,市場份額接近20%以來,創維的營銷數據壹直“下線”。

2017年,創維在國內僅銷售了7810000臺彩電,國內市場份額下降到16.44%。2018年,創維迎來了上市以來最大的業績潰敗,2017-2018財年凈利潤同比下降超過60%。

近日(15年6月),創維集團股價跌破2港元,6月17日停牌並發布公告,首次大批量回購股票。創維擬斥資65,438+0,099.84萬港元,以每股2.8港元的價格回購及註銷最多3.928億股股份,約占總股份的65,438+02.83%,將以現金支付。

節節敗退的創維,完全反映了產品力不足,品牌力不被市場認可的現狀。

但在這種困境下,黃鴻升決心走新能源汽車之路,梅田汽車必然誕生。

如果預測正確,梅田汽車是黃鴻升第二次創業的核心。

以凱沃的商用車為前提保障,梅田汽車的到來無疑將使黃鴻升的新能源布局實現商用車和乘用車的“兩條腿”走路。

但是問題來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加速了優勝劣汰,進入了競爭拉動的2.0時代。黃鴻升的梅田汽車並沒有占據太多優勢。這樣的“後來者”勝算有多大?

新勢力的2.0之戰

經過壹輪洗牌,造車新勢力近年來迎來壹帆風順的時期。

蔚來前腳和6家銀行談了6543.8+004億的綜合授信,後腳又被騰訊再次加碼。

13年7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文件顯示,蔚來汽車獲得騰訊控股普通股增持,從15.1%增至16.3%,騰訊成為蔚來第二大股東。

不僅僅是騰訊,李、Xpeng Motors也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美團和小米的頻頻出手,讓造車新勢力的市場繁榮起來。

新的電力市場似乎已經到了別人說的“優勝劣汰之後,能留下的都是王道”的時代。

先來看看蔚來早期發布的財報。

5月28日晚間,蔚來發布的2020年第壹季度財報顯示,蔚來汽車總收入同比下降15.9%,至1.372億元。凈虧損同比下降35.5%至65,438+0,696,5438+0.8億元,為蔚來上市以來最低季度虧損。

6月65438-6月,蔚來銷量為14,169輛,同比增長87.9%,其中6月銷售3740輛,同比增長179.1%。在大型純電動SUV市場,蔚來已經成為破萬輛的品牌。肉眼可見的主導力量正在倒向蔚來,李斌不會是今年最差的人。

另壹方面,李肯定會提交IPO招股說明書,在美國上市。上半年李ONE銷售9500輛,其中6月份銷售1834輛。

作為2065438+2009年底正式批量交付的車型,李ONE取得了行業內不可復制的好成績,自主新車制造企業半年銷量第二。有了這樣的李,也難怪王興總是不遺余力地表達他對李的好感。“如果沒有嚴重的事情發生,李ONE應該會成為新勢力中第壹款交付超過65438萬+輛的車型”。

目前,造車新勢力的上升趨勢,甚至連行業分析師的態度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例如,摩根大通銀行和美國銀行不僅提高了蔚來的目標股價,還預測到2022年蔚來的月銷量將達到65,438+00,000輛,實現營業利潤平衡,占中國高端電動車市場的65,438+09%。

理想情況下,除了正常的資本運作,更重要的是看L4自動駕駛如何從出行服務和物流服務切入市場,這與王興的觀點不謀而合。

如果李成功上市,承諾“三年內不會有其他產品叠代”的李,必將在無人駕駛智能領域取得更多突破。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新造車企業中,智能出行、智能車機、5G服務成為造車新勢力進入2.0時代後最直觀、最根本的生存方式。

黃鴻升的冒險之路。

或許正是因為現在的第壹步車企都在不斷做好事,所以梅田此時的入局略顯尷尬。

無論凱沃在新能源商用車行業的銷量和布局有什麽優勢,在乘用車市場,梅田汽車還是壹個新人,會面臨壹系列的用戶問題:人們如何認識妳,感受妳,體驗妳,願意花近654.38+0.5萬元買妳,這是商用車行業和家電行業完全無法相比的。

但是,已經在凱沃商用車上占得先機的黃鴻升,顯然不會因為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而放棄進軍乘用車的機會。

對於梅田汽車,黃鴻升曾經有過這樣的解讀,“我的血液裏還流著壹些冒險的基因,追求新的職業版圖是我冒險的壹種方式。新能源乘用車被稱為百年壹遇的汽車工業的喜馬拉雅山。到那壹天,美國汽車壹定是振興民族工業的充分投資。”

但即使黃鴻升慷慨激昂地為梅田汽車註入美好願景,對於行業來說,梅田汽車仍然需要回到最初打造新生力量的道路上來。需要產品力,需要渠道,需要營銷,需要資金。

當然,這壹切在黃鴻升眼裏都不是問題。

創維的渠道布局覆蓋全中國,從家電行業的復制粘貼到汽車行業,似乎都很熟悉。

我希望這樣的熟悉能為梅田汽車開壹個好頭。

在黃鴻升2019披露的時間表中,有壹系列驚人的數字。“到2025年,凱沃汽車收入將超過6543.8+020億元,其中客車、輕型客車、乘用車年產銷量分別為3萬輛、7萬輛、50萬輛,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00億、200億、500億。此外,梅田汽車預計乘用車產銷50萬輛。2065,438+09年到2025年,要完成50萬產銷,500億營收。”

有人說,黃鴻升應該是瘋了;有人說黃鴻升真的對汽車壹竅不通。

但對於壹個64歲的企業家來說,瘋狂又如何?

與其他需要不斷融資補充的新生力量相比,黃鴻升梅田汽車似乎可以把資金放在第二位。畢竟人家要做的是振興民族工業。這個夢想和決心,沒有瘋狂是無法實現的。

文/詹姆斯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重組蛋白龍頭上市公司
  • 下一篇:傳播中醫文化傳承千年瑰寶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