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柴溝鎮簡介

柴溝鎮簡介

柴溝鎮位於高密市西南部,有124個村,人口8.5萬,面積210.73平方公裏,耕地20萬畝。位於高密、諸城、安丘、膠州四市交界處。面積209.83平方公裏,有124個村,1個林場,人口8.5萬。是山東省“中心鎮”,國家計委命名的“小城鎮經濟綜合發展示範工程建設試點鎮”。先後榮獲“濰坊市文明鎮”、“濰坊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濰坊建設先進鄉鎮”等稱號。2006年被中國縣域經濟研究會和山東財富論壇組委會聯合評為“最具成長性鄉鎮”。交通便利,風景優美。平(都)日(趙)公路、焦(周)王(村)公路、宜(山)焦(周)公路貫穿全鎮,夏(英)海(青)公路縱貫南北,焦(周)新(宜)鐵路縱貫東西。

1991-1994,投資220萬元建設教學樓,基礎教育設施實現“六配套”;投資165438+萬元建設醫院門診大樓,改善了醫療保健條件;投資65438+20萬元安裝512部程控自動電話,加入全國電話網;投資1萬元建設了占地120畝的農資綜合市場,是高密市西南地區最大的農副產品聚集地;投資520萬元對秀平日公路鎮路段進行拓寬,使其硬化、綠化、美化。全面規劃城鎮建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重點建設商貿小城鎮。鎮規劃面積6.8平方公裏,設有工業、商業、生活、房地產開發、娛樂和旅遊六大片區。鄉道形成“八縱八橫”的路網。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促進了第三產業的振興。全鄉有1100個餐飲、商業、維修等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8000人。1994年,第三產業總收入達到9653萬元,比1993年增長60.4%,比1991年增長63.2%。1992,柴溝鎮榮獲山東省“村鎮新鎮建設”稱號;1994年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型小城鎮”。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計劃生育工作嚴格,鎮上沒有超生和違紀現象。黨員包產到戶工作正在深入開展。根據柴溝鎮黨員包產到戶工作改編的強茂歌劇《根的呼喚》由廣西電影制片廠1994改編成電影《別忘了那份愛》,在全國上映。4年內獲得山東省“體育先進鄉鎮”、“農村衛生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先進單位”、“濰坊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等稱號。

柴溝鎮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農村經濟總收入125272萬元,比上年增長22.8%;花生總產量654.38+0.8萬公斤;糧食總產量231.2萬公斤,比上年減少3.2%;大牲畜3900頭,比上年增長65438±0.3%;生豬2.5萬頭,比上年增長3.6%;肉類產量995.6萬公斤,比上年增長32.3%;果蔬總產量654.38+0.8萬公斤,比上年增長6%;鄉鎮企業總產值32675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775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6%和13.8%。到1996年末,農村機械總動力達到128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9%;農村用電量達到266543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1996年末,全鎮總人口29880人,比上年增加51人,其中農業人口28782人,非農業人口1098人。出生率為14.17‰,自然增長率為7.34‰。柴溝鎮被建設部列為“全國5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被國家統計局列為“中國十億鄉鎮”,被省政府列為“百信工程試點鎮”,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列為“新型小城鎮”。立足本地優勢,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柴溝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立足全鎮實際,充分發揮地緣和資源優勢,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先導,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截止1996年底,鎮辦企業從業人員達到9000人,固定資產凈值達到65438+2000萬元。

從1986到1996,* *投資9600萬元新建、擴建、改造企業,新建項目30個,承包外資3500萬元建設了濰坊華達機繡有限公司、濰坊泰聯包裝有限公司等6家中外合資企業,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西歐,創匯654多億美元1993期間,柴溝鎮在香港註冊成為濰坊市成立的第壹家鄉鎮公司。1995,經省體改委批準成立的山東龍躍集團,現已發展成為國家大型二類企業。柴溝村邱經營的濰坊華安集團公司躍居全國民營企業第87位,李家莊村發展成為擁有運輸車輛49輛的專業運輸村,袁家村組織運輸專業人員成立運輸協會,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克服了單家獨戶進入市場的弊端,任路家莊村發展成為年產值近2000萬元的木材銷售加工專業村。1996年,全鎮各級企業* * *完成產值6.06億元,實現利稅1712萬元,比1995分別增長9.58%和25%,比1986分別增長49.3%和50%。工業產值占全鎮總產值的74%。柴溝鎮從1992獲得濰坊市“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稱號,從1987到1992連續六年獲得高密縣“企業發展明星鄉鎮”稱號。堅持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鎮環境。從1986到1996,柴溝鎮投資50萬元建設了老年活動中心、養老院、療養院。投資200萬元建設了壹座具有現代化醫療設施的醫院門診大樓;投資400萬元建設鎮壹中教學樓,建設微機室、語音室、階梯教室,實現基礎教育設施“六配套”;投資500多萬元,安裝了800部程控電話,並加入了國際電話網;投資1萬元,建成了占地1.20畝,固定攤位3萬多個的綜合農貿市場,成為高密市西南地區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投資520萬元,對平日的公路鎮段進行拓寬鋪裝,使其硬化、綠化、美化;投資654.38+0.2萬元,鋪通了全鄉通往三個村的柏油路,邁出了“村村通柏油路”的第壹步;投資30萬元安裝有線電視和無線調頻廣播;投資500萬元完成了烏龍河島的屍體保護工程,修建了烏龍潭島和臥龍島,並在島上修建了亭臺樓閣和長廊;投資5萬元購買馬尼拉草坪,綠化市場前三角;投資14萬元建設110千伏無人值班變電站。柴溝鎮被濰坊市委市政府1992命名為“小城鎮建設新鄉鎮”;1995,被建設部命名為“全國5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被省政府命名為“百信工程試點鎮”。

全面規劃城鎮建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柴溝鎮堅持壹張圖規劃、壹支筆審批、壹盤棋建設的原則,合理布局、配套建設,使壹個功能齊全、地方特色突出的現代化小城鎮初具規模。鎮規劃面積6.8平方公裏,設有工業、商業、生活、房地產開發、娛樂和旅遊六大片區。投資2000萬元拓寬硬化了全鄉主要街道,使全鄉形成了“八縱六橫”的路網。小城鎮建設促進了第三產業的振興。柴溝鎮從用地、水電設施、貸款支持等方面鼓勵發展第三產業。至1996年底,公路鎮段平日兩側建成95棟,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建成率達到85%以上。依托王嬌公路,在小莊村至前西王村之間開辟了3000米長的第三級經濟開發區,發展工商業戶120戶,發展木材經營、餐飲、加油、維修等門類10余個,年創收250余萬元。截止1996年末,全鄉共有餐飲服務、商業、維修、書店等私營企業1600余家,從業人員1000余人。針對該鎮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日益增多的情況,成立了城鎮居民管理委員會,將該鎮340名民辦教師、政府機關、企業合同工和部分工商戶登記為城鎮居民,成為第壹批居民。成立鎮管理中隊,年自裝自卸垃圾1500立方米。1996年,第三產業總收入達到7000萬元,比1995年增加980萬元。1992年榮獲“村鎮新鎮建設”稱號;1994年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型小城鎮”;1995,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第三產業先進單位”。

2003年,柴溝鎮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方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取得了顯著成績。全鎮生產總值達到2.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地方財政收入811億元,比上年增長13%;工業銷售收入3.84億元,利稅0.5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和12.7%。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7611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30元。被濰坊市評為“文明鎮”、“先進基層黨組織”。小城鎮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管理。被建設部命名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山東省中心鎮”、“濰坊市新型小城鎮”。有國家計委批準的大型綜合商場龍門商城,活牛、花生、木材等6個專業市場,建設用地1500畝,鄉村旅遊景點烏龍江,酒店100多家,個體私營企業2000多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3000人。工業側重於擴張和吸引投資。先後引進建設了霄雲木業、嘉誠服裝、連雲港鄭達集團公司,形成了橡膠輪胎、機繡服裝、建材鞋帽、化工木材等十大類400多種產品的支柱產業體系。是農業部命名的“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農業“三化三帶動”戰略基礎牢固。蘆筍、桑蠶、黃煙、速生林四大重點產業穩步發展。文化、教育和衛生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醫療教學設施先進,教育戰略地位凸顯。高密三中的高考和鎮上的中考上線率最高。

經濟快速健康發展2011年,全鎮財政總收入6144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639.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78元。工業經濟全面提升,先後引進項目4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19個;44家企業增資擴產,增資6543.8+0.25億元。現代農業培育了黃煙、蔬菜、木耳、花生、林業、水產養殖等六大產業,建成了全程機械化黃煙示範方、李家堡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園、有機蘆筍“福來”種植基地等3個市級千畝示範園;建設冬暖式蔬菜大棚600多個,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黃煙1.5萬畝,黑木耳500畝,花生3.6萬畝;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7家,標準化養殖場659個。現代服務業、物流運輸、餐飲、商貿等行業蓬勃發展,擁有大型運輸車輛800多輛,形成了強大的物流運輸能力;餐飲業發展到83家,新增店鋪140多家。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立足村莊條件,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道路、水利設施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近年來,投資51萬元,建設“村村通”公路92.7萬平方米,基本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投資6500萬元,實施水利工程70項,農田水利設施進壹步完善,防洪灌溉能力進壹步增強。爭取上級投資1562萬元,完成莊社區和村8000畝土地整理項目。建成柴溝、柴北、李家堡等21個文明生態村,新農村“五化”示範村28個。

各項社會事業和諧發展。科學規劃建設14個社區,努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把服務送到人民家門口;積極推進舊村改造和集中居住區建設,實施五龍河集中居住區、青龍花園社區、傅僉街改造、塗莊社區綜合改造等9個項目,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有效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鎮123個村用上了安全飲用水,村村通覆蓋率達99.2%;穩步推進校安工程,* * *投資5000萬元建設維護校舍4萬平方米,投資12萬元建設馬王小學教學樓、竹溝中學公寓樓等9棟校舍,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積極推進文化建設,建設完善鎮綜合文化站、12社區文化活動中心、93個農村文化綜合體、113農家書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有線數字電視村村通工程進展良好;著力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到83%,新農保參保率達到96%,農民參保率達到100%;狠抓計劃生育工作,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目標,大力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確保計劃生育工作健康有序運行。

  • 上一篇:波特營PTW將參加2021ChinaJoyBTOB,為海外廠商提供本地化、測試、美工、配音、客服等全方位解決方案!
  • 下一篇:成都金銀島科技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