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量方面,雙壹科技(300690。SZ)對財聯社表示,第四季度行業出貨量好於第三季度,但由於刀片等關鍵零部件供應緊張,全年仍不及預期。“目前公司國內出貨正常;在海外,得益於航運成本的降低和產能約束的緩解,公司的出貨更加順暢。”
165438+10月風電競價“量價雙升”
據財聯記者統計,6月5438+065438+10月風電招標規模達到7.35GW,環比上漲129%,其中海風招標規模為2.50GW,環比上漲125%。
據行業統計,2022年6月(1-11)共邀請97.38GW風電項目(含框架競爭)進行招標。“今年風電競價保持了較高的景氣度,我預計全年有望超過110GW。”CRRC風電資深人士李彩秋告訴財聯記者。
國電新統計,中標價格漲至11725元/KW.1-10月,平均中標價格(不含鐵塔400元/KW)分別為2007元/KW、1996元/KW、65438。千瓦,1785元/千瓦,1823元/千瓦,1848元/千瓦,1749元/千瓦,1677元/千瓦。
可以看出,自5月份陸風價格降至最低點後,6-9月份陸風價格穩定在1700-1900元/KW區間,165438+10月份中標價格環比上漲2.85%。
對此,李彩秋表示,風機均價的回升是壹方面,最重要的是在機型增加的前提下實現回升。“現在招標基本都是6-7 MW的機型,整機廠商成本壓力不斷降低。疊加產品價格穩中有升,後續整機廠商利潤空間較為樂觀。”
據CWEA統計,2021年中國新增陸地風電機組平均單機容量為3.1MW。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單機容量5MW及以上陸風機組招標比例逐漸上升。截止11,單機容量5MW及以上陸風機組招標比例為64%,其中165438。
陸風集中度提高,海風玩家增多。
近年來,陸豐企業不斷卷入價格戰。2022年,機組中標集中度將提高,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優化。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9到2021,國產風扇龍頭CR3濃度持續下降,2021達到47.4%。根據陸風科技2022年6月1-11的中標規模統計,金風科技(002202。SZ)、袁晶能源和楊明智能(300739。SZ)排名前三,分別為11970MW和65438。
海風方面,由於市場的快速增長和玩家數量的不斷增加,海風機組的價格持續呈現下降趨勢。
對此,李彩秋表示,海風市場是壹個增量市場。今年海風競價量遠高於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海上風電競價多點開花。海南本月開始“放大招”,啟動首個海上風機招標。海南預計6月5438+2月繼續大規模招標。“海風的利潤比較高,很多公司都想進來分壹杯羹。”
截止到11,2021以來全國已有21個平價海風項目,其中塔吊投標/標底均價為4140元/KW,塔吊投標/標底均價為3643元/KW。
至於公司,三壹重工(688349。SH)海上風機公司正在進行試生產和測試,目前進展順利。預計明年可以正式推出該機型,並可以逐步參與海上風機的投標。三壹重工表示,對於海風機型,公司將進行全方位的研發儲備,未來將根據市場需求推出相應機型。海上綜合工程成本處於持續下降過程中,預計未來還有壹定下降空間。“公司的募投項目包括海上產品6~10MW大MW風機產品的研發,力爭推出有競爭力的海上風機產品。”
大雲股份有限公司(300772。SZ)在機構投資者最近的壹項調查中表示,該公司非常重視海上風電。“十三五”時期以來,公司布局海上風電,開展海上風電技術研究,投產海上產品。鑒於2022年開始的海上平價市場,公司於2021年9月在9MW平臺上推出WD225-9000反平臺海上機組。目前該機組已具備批量交付能力,公司自主研發的110 m海上葉片已於近日通過靜力試驗。目前公司有少量海風項目儲備訂單,未來公司將積極布局沿海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