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炒作概念,不計價值。壹只只有重組概念的業績垃圾股,但股價卻壹路飆升。不用說,公司業績不堪。考慮到今年三季度末公司長期負債3092.07萬元,還是壹個比較幹凈的殼。難免會讓投資者白日夢很久。
今年9月,因為符合要求,被納入“兩融”對象,延長了資金杠桿,增加了風險。重組概念失敗,股票壹字跌,融資者難逃,面臨空倉風險。截至165438+10月19日,昌九生化融資余額為285449.35萬元,還款金額僅為1625422元。
第二,作為國有控股公司,昌九生化的國有股布局很難從壹般市場角度看待,也很難從公共利益角度分析。所謂的國有資產整體布局,有時會成為投資者胡亂猜測的毒藥。
昌九生化的母公司江西昌九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目前隸屬於贛州工業投資集團,贛州工業投資和贛州稀土集團均為贛州市國資委下屬企業。贛州稀土不願意高價借昌九生化,這是市場炒作的壹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低價借貸的力度不夠,現金奇高,稀土的整體布局,說明這些國企除了市場上看到的邏輯,還有壹套自成體系的布局邏輯。
165438+10月15日,上證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與投資者溝通。昌九生化、贛州市國資委新聞發言人謝濱強調,贛州市國資委(包括贛州市工業投資公司)在贛州不給昌九生化註入稀土的問題上,態度是明確的、壹貫的。
江西日報官方報道強調原因有二:贛州工投2011165438+2月2日,披露贛州工投已將其所持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15.08%股權、贛州稀土開發控股有限公司25%股權全部轉讓,並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2012年2月28日,針對昌九生化前期股價大幅上漲、稀土資產註入市場的傳聞,贛州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信息披露義務人,通過昌九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臺發布《重要事項公告》,轉發贛州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關於稀土資產註入的澄清請求及贛州市SASAC關於稀土資產註入的回復。該條內容為:“鑒於組建國家級大型南方稀土企業集團的方向、方式和模式尚未確定,稀土產業整合尚未到位,市屬國有稀土企業的產業結構和資產質量尚不具備整合上市條件,暫不考慮將市屬國有稀土資源和資產註入昌九生化”。
言下之意似乎是,稀土是壹項獨立的資產,是國有資產重組大框架中涵蓋的重要資產。稀土和工業投資,國有資產和昌九不算,必須請示。間接控股股東贛州工投,實際控制人贛州國資委,看起來是最高上級。真的是最高的嗎?考慮到稀土的整體布局,恐怕不是。
第三,憤怒的投資者發現,當他們賠得壹文不名時,大股東卻賺了大錢,到處套現。
《證券時報》報道稱,從2009年至今,昌九集團在昌九生化套現8.77億元,賺得盆滿缽滿。截至2013年9月30日,昌九生化賬面資產總額僅為8.46億元,凈資產僅為5230.98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空殼”。雖然券商融資對昌九生化的股票可能虧損,但融資收益普遍較大,只有昌九的中小投資者血本無歸,負債累累。蒸發的市值找到了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