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年的實踐,成都正在形成壹個城鄉互動繁榮的局面。五年來,成都GDP增長91%,地方財政收入增長705%,農業增加值增長3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7%,城鎮化率增長10%。自2003年以來,成都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壹直在縮小。從2003年到2007年,成都城鄉居民收入比始終保持在2.5-2.6的範圍內。今年上半年,盡管遭受地震重創,全市生產總值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仍保持11%以上的增長。
以城鄉規劃壹體化為導向,確立成都整體發展格局,用規劃圖紙介紹情況,是記者在成都基層采訪時最常見的場景,從壹個側面反映出規劃意識正在基層幹部頭腦中生根發芽,“按規劃辦事”正在成為壹種新的行政習慣。
2003年,成都在推進城鄉壹體化之初,就明確提出“規劃為龍頭、為基礎”,並將其作為“科學發展、依法行政的基礎”。當年,成都開始新壹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經建設部同意,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同時啟動。成都的產業布局規劃也開始從零開始編制,各區(市)縣的規劃陸續修訂,交通、教育、醫療、物流、文化等壹系列指導城鄉發展的重要專項規劃相繼完成。根據修改後的城市總體規劃,成都分為三圈:5城區和高新區為中心城市;新都、青白江、龍泉驛、華陽、雙流、溫江、郫縣等7個城市劃為郊區,與中心城區同構為主城區。遠郊包括都江堰、邛崍、彭州、崇州、金堂、大邑、浦江、新津。
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產業布局規劃等規劃有機銜接,高度壹致。城鄉壹體化的目標已被納入成都市城鄉空間規劃管理的公共政策。城鄉規劃體系徹底重構,城市的城鎮體系規劃進壹步完善,整個城市的規劃和新農村建設從無到有,而且是對比壹致的。成都的城鄉規劃,從市到區(市)縣,到鄉鎮,到村、社區和農民集中居住區,實現了城鄉規劃全覆蓋。
成都市規劃局局長張喬說,我們現在的工作量是過去的幾倍,我們的成績受到的尊重是無與倫比的。
2008年6月65438+10月1實施的《城鄉規劃法》,把城鄉建設作為壹個整體的系統工程。現在回想起來,成都將“城市規劃”改為“城鄉規劃”的舉措,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順應城鄉發展規律的及時之舉。
2007年7月,成都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的概念,將1.21.000平方公裏的區域作為統籌發展的現代化都市圈,並以此為基礎初步規劃了“壹區兩帶六廊”的“全域成都發展格局”。
以“三個集中”為核心,共同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
“三集中”是指產業向集中發展地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是成都城鄉壹體化的核心。
邛崍市羊安鎮位於成都遠郊。前幾年,其經濟實力在邛崍24個鎮中僅排在中遊。在成都推進城鄉壹體化進程中,羊安鎮先後實施了大慶高宇磷酸壹銨項目、中冶美利萊山紙業項目、四川品牌家具產業園項目等壹批重點項目,集中53家企業在羊安工業集中區發展。2007年,全鎮工業增加值達到315萬元,比2004年增加195萬元,增長1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25億元,比2004年增加15萬元,增長218%。
依托工業的集中集約發展,帶動了城鎮和二三產業的發展,為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有效解決城鄉居民就業、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創造了條件。三年來,羊安鎮投入5.5億元,全面推進羊安新城、2個二級鎮、4個新型農村社區、5個弱勢群體集中救助中心建設。目前,羊安新城居住著2500多戶近萬人,其中165,438+065,438+06戶3900人。
同時,農民向城鎮集中,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為農村騰出土地進行規模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創造了條件。在羊安鎮唐穎村,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成立了唐穎農業有限公司,由農民以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村集體以新增耕地入股,國有獨資農業開發公司以風險投資654.38+0萬元,集中耕地由公司統壹規模種植,股東自願轉為公司員工。
目前,唐穎農資公司已經精耕了全村80%的耕地,經營土地規模從1.060畝增加到2070畝,入股農戶增加到總戶數的77%。土地產出效益從平均每畝500元提高到1 . 6萬元。今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有望超過7000元,比公司成立前增加壹倍。
土地規模經營帶來了農民生產和收入模式的變化。村民閆樹清算了壹筆賬。作為公司的股東,壹畝地壹年有400斤大米的保底收入,他在公司上班每個月有550元的工資。年底了,每畝還有分紅。他說,“現在我有三份收入,壹年能掙65438+10萬多,是三年前的兩倍多。”
羊安鎮是成都實施“三個集中”的縮影。五年來,成都大力實施產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化經營集中,促進了城鄉資源空間整合和產業發展。壹是加快了工業的集中化發展。通過產業布局規劃調整和產業政策引導,將原116規模較小、布局分散的工業開發區優化調整為21工業集中開發區。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9家,工業增加值集中度達到63.5%。二是引導農民向城鎮轉移。五年來,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和新型農村社區22491萬平方米,改善了37.8萬農民的居住條件。城市化率從2002年的55.7%提高到2007年的63%,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三是推進土地規模經營。五年流轉耕地235.6萬畝,其中耕地654.38+0.70.8萬畝,全市2000畝以上糧食集中經營面積達到2.6萬畝。建成標準化特色農產品基地152個,建立新型農村專業組織11個,培育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15家,聯動帶動農戶135.2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