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38+10月25日10,威礦業54.2857%股權第三場拍賣正式開始,起拍價2億元。第壹財經記者了解到,斯諾維維礦業的拍賣熱度不亞於今年5月的拍賣。僅用了22分鐘,26次出價就達到了首輪拍賣的最高價,觸發了熔斷機制。
從競價記錄來看,只有兩個人參與了今天的拍賣。投標號為“J9682”的投標人先投標,每次投標只增加654.38+0萬元,而“V8629”想“速戰速決”。今天最後壹次出價直接加價5400萬元達到最高價,從而獲得了先機。
目前威礦業的股價為4億元,較起拍價翻了壹倍。第二輪競價預計在第壹輪競價結束後48小時內開啟,每輪競價增加2億元,達到本輪最高限價。
獵鋰礦的五個人是誰?
魏礦業股權拍賣吸引了三家上市公司公開競爭。
第壹個“官方公告”的是GCL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015。SZ,以下簡稱“GCL能源”)。GCL能源事業部165438+10月14發布《關於參與斯諾威公司破產重整的公告》,宣布參與斯諾威礦業重整的投資者遴選工作,以取得斯諾威礦業的控股權。
第壹財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GCL GCL系已經完成對斯諾威礦業99%的債權和43%的股權的收購,希望進壹步拿下後者近54.3%的股權,以獲得斯諾威礦業的控股權。
壹周後,聖鑫鋰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240。深圳,以下簡稱“盛鑫鋰能”)也發布了《關於擬參與衛公司股權拍賣的公告》。公告顯示,盛鑫鋰能擬授權公司管理層在不超過公司上年末經審計凈資產(50.98億元)的範圍內,參與威礦業的股權拍賣。
鑒於盛鑫鋰業可以如此大手筆地競購某鋰礦的探礦權,深交所迅速發出關註函,要求其說明確定競購價格上限的合理性和公允性。截至記者發稿時,盛鑫鋰能並未對此進行回復。
在威礦業正式出手前夕,蘇州天華超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390。SZ,以下簡稱“天華超晶”)發布《關於子公司擬參與威公司股權拍賣的公告》,同意子公司宜賓天壹鋰業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威礦業股權拍賣。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出示的“中獎號碼”,融捷和川能電力也被曝參與競拍。這些公司願意爭取威礦業的股權,都是為了鋰業。
近年來,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鋰產品的市場需求旺盛。相應的,被稱為“白油”的鋰資源價格也持續飆升,吸引了新能源行業上下遊企業的布局。2021年初,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約5萬元/噸。自今年11以來,價格上漲至60萬元/噸左右,累計上漲11倍。
深陷破產重整危機的威礦業,背後有壹個“熱點”——德拉農八裏礦探礦權。該鋰礦屬於四川甲基卡鋰輝石礦區,面積1.14平方公裏,資源儲量2492.4萬噸,規劃生產能力1萬噸/年,屬於中大型鋰礦。
在談及競購威礦業股權的原因時,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的公告均強調鋰資源儲備的重要性。盛鑫鋰能在公告中表示,作為鋰鹽生產商,公司產能不斷擴大,對鋰礦資源的需求逐漸增加。此次威礦業的成功出手,可為公司鋰鹽產能的擴大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有利於提升公司在鋰電池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力。
熱炒下隱藏的風險
毫無疑問,上述公司搶“鋰”是出於資源戰略考慮,但值得註意的是,被搶的鋰礦其實是壹個“次品”礦。
公開資料顯示,威礦業成立於2008年,2009年6月正式取得德茶邦壩石英巖礦探礦權。2013年6月,威礦業公司申請將勘探礦種變更為鋰礦石和石英巖礦石。時隔多年,公司多次申請保留探礦權,但該礦的開發成果壹直未公布。
此外,目前威礦業擁有的鋰礦探礦權尚未確定。根據威礦業破產管理人發布的公告,斯諾威礦業擁有的德茶邦壩鋰礦探礦權於2021年6月30日到期,此前已三次保留探礦權,第四次仍在保留探礦權。因探礦權未第四次預留,管理人不承諾為意向投資人辦理出讓手續。
此外,由於威礦業在取得探礦權證和補充礦種階段涉嫌違法違規,相關管理部門正在組織調查,保留探礦權工作進展緩慢,存在喪失探礦權的風險。
記者曾從威礦業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第四次鋰礦探礦權保留能否及何時能成功,尚不得而知。
另外,目前威礦業公司經營風險較大,處於破產重整階段。截至2021年6月30日,威礦業擁有的鋰礦和石英巖礦詳細探礦權評估值為9.74億元。但公司初審債權(含已確認)超過6543.8+06億元,最終所有股東收益市值評估為-9.3億元。
2020年2月,威礦業54.3%的股權在平臺上拍賣。當時起拍價8.49億元,資產評估價1.21.3億元。但最終拍賣被迫中止,原因是“外人反對扣押標的物”。今年5月,威礦業股權以335萬元起拍價重新上架,被多方哄搶。最後被壹個叫譚薇的自然人以20億元的天價成功拿下,但最終競買人後悔拍賣。
這是威礦業54.3%的股權第三次被放到拍賣平臺上,此次拍賣能否最終達成交易仍需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