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股份制銀行某支行行長對華夏財富君表示,銀行去渠道化後,要想保持理財規模,仍然面臨挑戰。壹方面,資產管理子公司成立後,雖然風險被隔離,但過去大家都是看著銀行的招牌買理財。現在是子公司,投資人還會繼續買;另壹方面,子公司的資產管理更加強調主動管理能力,對團隊的風險控制和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分析認為,雖然銀行表外理財規模為22.17萬億元,但其息差並不高。按照0.5%的行業經驗,全行業表外理財收入為1108億元,而商業銀行2017年利潤約為1.9萬億元。
2.除了收益性,吸引客戶和調表的功能是銀行理財業務被看重的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原來銀行自持貸款,要提取資本或撥備,把它放到財務管理中,它就節約了資本或撥備;如果壹筆貸款要壞賬,會先投入財務管理,所以不會體現在表內的不良率上;季末,存款還沒取夠,就安排壹個3月30日到期的理財,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