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瞄準增量客戶,迎合他們的基本需求,把壹項特色服務做到極致是他們吸引客戶的主要策略。註重屏幕舒適度和易用性,瀏覽信息時更註重用戶習慣和眼部舒適度。
【券商APP做加法】
【互聯網APP做減法】
以互聯網為工具進行營銷推廣,可以改變效率,提高服務質量,擴大業務範圍。
以互聯網為基礎,從各個方面進行創新,是壹種新的經濟形態。不是為了賺錢,也沒想過商業化。我只是以為客戶有這個需求,通過互聯網來實現。
“互聯網+”是連接的壹種表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其他事物和商業形態之間都有聯系。“互聯網+”代表壹個生態,提供壹切能給客戶帶來便利,讓客戶成本更低的服務,整個信息透明。
《證券互聯網化》03月2013隨著網上開戶的放開,意味著完全可以依靠互聯網實現整個閉環,躺在家裏炒股的時代即將到來。
網上開戶、網上交易、網上服務的全面實現,意味著“證券互聯網化”的完成,這也是證券公司向互聯網轉型的基礎。壹些動作快的證券公司已經嘗試了下壹步——引流。
甚至不是互聯網1.0。引流本身就是壹種營銷行為,證券公司的營銷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無論是從國信證券的銀行還是聯合證券的券商,只是在互聯網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形式和內容。
“專業性”壹直是證券公司在這波互聯網金融浪潮中自身優勢和競爭差異的焦點。不管市場漲跌,“買什麽”這個問題永遠無法回避。互聯網證券2.0應從客戶和證券公司的角度出發,圍繞“導購”展開。
[教資會]
典型代表是國外的Motifinvesting和國內的雪球。它們都依靠顧客自己生成的內容作為導購,來回答顧客關於買什麽的問題。
[ PGC ]
典型代表是新浪理財師和金融專業人士,他們為專業的金融人才搭建平臺,生產專業的內容,從而解決客戶買什麽的問題。
還有壹種導購,可以認為是機器導購。比如百度股通的智能選股,也可以根據搜索指數為用戶篩選股票,解決導購問題。類似的軟件還有很多,APPSTORE可以說是琳瑯滿目。金融導購的這些創新不僅在壹定程度上解決了用戶“買什麽”的問題,
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商業模式,比如新浪理財師的“計劃”。客戶如果想知道理財師在模擬盤裏買了什麽股票,必須按照約定向平臺付費,有的計劃單價已經逼近萬元。
從互聯網行業發展的經驗來看,抓住用戶的某個痛點,根據用戶需求持續運營,產生流量後會沈澱出大量的用戶數據,然後對用戶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最終產生新的商業模式。這幾乎是互聯網的同壹規律。
無論是阿裏還是騰訊,都不再是簡單的電商或即時通訊公司,而是名副其實的數據公司。
用戶數據是互聯網的金礦。因此,在互聯網證券發展的後期,通過對用戶數據的深度挖掘,才能真正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也不排除根據分析用戶數據向其上遊收費。
當時互聯證券的主要收入來源應該不是目前的任何壹種收入結構。幾年後,當互聯網證券也自稱是壹家數據公司的時候,意味著這家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標準定義* *
* *商業模式* *
由具有強大投資和研究能力的公司總部牽頭,開發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系統,供分支機構進行盈利性推廣(發布研究報告)。
在充分調研小群體或單個投資者需求的基礎上,針對高凈值客戶,定制符合個性化需求的投資咨詢產品和服務。投資建議包括具體的投資質量選擇、投資組合構建和完整的理財規劃建議。
* *盈利模式* *
* *傳統問題* *
內容基本相同,多以推薦個股為主,輔以標準化信息產品。
短期內難以被投資者大規模接受,缺乏議價能力。
與壹線營銷密切相關,利潤分成並不明確,他們往往被直接定義為產品營銷人員。
* *互聯網解決方案(PGC)**
平臺機制方面,壹是選擇廣發英雄帖,批量引進專業合格的理財師,從B端開始,但留存和活躍度有待觀察。其次,多渠道引入C端用戶,包括新浪的不同產品。再次,平臺建立了生態機制,包括評價反饋、透明閱讀數據、實際效果後續投入等。,以期營造健康的投資環境,優勝劣汰。
此外,不同的產品以錯位為輔,包括以投資咨詢為主的理財師,以資金配置為主的微商,以資訊為主的微銀行、微財富,此外還有新浪支付、交易寶,互相開戶,互相引導。只是不知道新浪還有沒有這麽大的流量來盤活這些金融業務。
聯合券商打造愛投資平臺,推廣線上投資資源,提升用戶粘性和壹站式用戶體驗。合作機構包括中信證券、中山證券、長城證券、正興金融(香港券商)。
很有意思的是投資的評價體系,包括新銳排名、最具影響力排名、咨詢專家、熱門直播排名等。此外,還可以根據技術、基本面、波段、個股分析等擅長的領域進行篩選和區分。
壹個全功能的服務平臺,投資者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觀點,回答客戶的問題,與客戶進行互動直播,分享有價值的投資策略。而且中山證券會對投資者進行分層,不同層次的投資者會享受到不同的服務和產品。
* *程序缺陷* *
市場上現有的模式,即* *觀點發布、咨詢與問答、組合與投資* *三大模塊,是否涉及不同的交易平臺並不相同。
* *焦點問題-有能力的投資顧問缺乏參與的動力* *
專業投資人數量有限,時間有限。即使移動互聯網讓他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工作,標準化的投資組合可以以產品的形式廣泛銷售,但每個投資者都會算自己的賬。花大量時間上網劃算嗎?
大量較好的投資顧問仍然花時間線下服務他們的高凈值客戶,而不是沖進線上投資的懷抱。
如果不對投資者進行分層和針對性,就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循環。
**互聯網解決方案(教資會)* *
* *焦點問題——魚龍混雜缺乏有效監管* *
灰色盈利模式使得投資人利益得不到保護,服務質量缺乏有效監管挫傷平臺信譽,用戶粘性快速下降。需要投入大量的營銷推廣資源來彌補用戶流失缺口。
* *互聯網解決方案(理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