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季報出爐,37家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100%。
其中,*ST益達(600610。SH),21個月無營業收入,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2000多萬元,資產負債率1901%,位列a股第壹。
此前,因審計機構連續兩年出具非標準意見,*ST益達已被暫停上市。
165438+10月5日,*ST益達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預案,*ST益達即將以借款方式購買資產,公司主營業務即將由園林綠化變更為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但即使未來重組順利完成,*ST益達2019年末凈資產仍為-2710萬元,被終止上市的風險並未消除。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ST益達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仍在努力避免退市,但自身難以避免退市。結果現在無法預測,風險依然存在。該人士還表示,如果公司有下壹步計劃,會及時公布。
營收為零的最差公司。
2014,10年6月,連續兩年虧損的S*ST中紡完成股改,沈達集團成為上市公司第壹大股東。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沈達集團將廈門中毅達100%股權無償捐贈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由紡織機械變更為園林綠化,證券簡稱也變更為後來的中毅達。
廈門中毅達於2014年4月被沈達集團從他人處購買。2012和2013也連續兩年分別虧損250萬元和350萬元。為了表明對資產重組的信心,沈達集團做出了2014年度凈利潤不低於2.6億元的業績承諾。
但事實並不像沈達集團承諾的那樣好。2014年報出爐,*ST鐘毅僅主要依靠重組出售資產所得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僅完成38.5%的業績承諾。同時,在年報發布當天,沈達集團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94%的股份質押給信達證券,也為日後的退出埋下了伏筆。2015年,剛剛扭虧的中毅達因為園林綠化業務收入不足以覆蓋管理費用,又虧損了700萬元;2016年,由於收購福建商河51%股權,中毅達實現凈利潤近7000萬元,資產負債率保持在31.81%的健康水平。
但這是中毅達最後的輝煌。2065438+2007年7月,中毅達甚至上演了因上市公司原實際控制人何曉陽將沈達集團股權轉讓給三方機構而無法確定實際控制人的鬧劇。
到當年6月65438+10月,由於在壹起訴訟中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中毅達金融機構貸款增續全面受阻,現有融資面臨提前收貸。從當年6月165438+10月開始,公司及下屬公司處於資金鏈斷裂、無錢支付員工工資、員工離職爆發等癱瘓狀態。
最終,中毅達交出了壹份2017的年報卡,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虧損11多億元。在2018年報中,以年營業收入0元、員工人數2人、凈利潤虧損5億元為標準,中毅達被稱為“最差a股上市公司”。
新股東上任後“被迫”重組。
種種危機背後,中毅達的內部管理也是壹塌糊塗。2017至今,中毅達被上交所公開譴責或公開表彰5次,通報批評2次。
與此同時,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到2018年,中毅達* * *更換了至少7人擔任董事長/代理董事長,每位董事長平均任職時間僅半年多。
2019,1年6月,沈達集團持有的中毅達股份被劃轉至信達證券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信達證券“被迫”成為中毅達第壹大股東。
此外,由於當時管理層徹底失守,公司治理完全癱瘓,印章、證照、財務資料也不見了。直到2019年5月底,信達證券派駐中毅達的新管理層終於支持了公司的運營。
到了7月,連續兩年披星戴帽的*ST益達被上交所決定暫停上市。此時,*ST益達半年報顯示,上市公司半年營收仍為0元。為了避免被摘牌,信達證券開始籌劃資產重組。10 10月21日,*ST益達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購買江蘇林鍇瑞陽化工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赤峰瑞陽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赤峰瑞陽”)100%股權,交易價格為7.6億元。壹家早已資不抵債的公司如何拿出7.6億元巨款,引起了上交所的關註。*ST益達隨後披露,上市公司用於收購的主要資金來自甕福集團的借款,同時甕福集團與信達證券、赤峰瑞陽存在關聯。
165438+10月5日,*ST益達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關於收購赤峰瑞陽的相關議案,標誌著本次重組的審批程序已完全完成。但此前的壹份審核報告顯示,即使重組順利完成,*ST益達2019年末凈資產仍為-2710萬元,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37家破產公司
數據顯示,2019三季報中,* * *有37家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100%,資不抵債。相比2065,438+08同期的65,438+06和2065,438+07同期的65,438+00,增速非常明顯。
在這37家資不抵債的公司中,有25家*ST股,2家ST股,占比近73%。除*ST益達以1901%的資產負債率排名第壹外,*ST錢寶、*ST客車、*ST歐珀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65%、662%、457%。樂視網排名第七,資產負債率273%。
*ST益達1901%的資產負債率並不是a股歷史最高。*ST新壹曾在2015三季報中創下4309%的資產負債率紀錄。*ST新壹2015年底被法院強制重組,後續依然混亂。現在休學即將滿4年。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合理的資產負債率有利於企業健康成長,但為盲目擴張而負債並不可取。如果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5倍,就要特別註意了。
同時,他建議,對於已經負債累累的企業,壹方面企業自身要誠信還錢,在對賭中認輸,另壹方面銀行或其他債權人也不要耗盡資源,把企業逼上絕路,而是要努力探索雙贏的解決方案,克服困難,這對企業發展和債權保護都是有利的。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鄭重聲明:發布本信息的目的是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