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這個消息,4-6月份,業內壹直在傳言吉利要收購力帆。這是壹個神話還是時機未到?如果客觀分析,這個消息很可能是假的!為什麽這麽說?大家都知道吉利是國內汽車行業的“收購狂人”,所以每當有車企走不下去了,就會有吉利要收購“某家車企”的消息。其實今年除了吉利收購力帆,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蘭博基尼、捷豹路虎、賓利、阿斯頓馬丁都在等吉利收購。可以說吉利從2019開始就太忙了。但只有阿斯頓馬丁可靠性高,其他消息都被證明是假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新聞本身的可靠性不高!
其次,吉利收購力帆的動機是什麽?妳想成為民族英雄,拯救兄弟企業嗎?吉利確實成功收購了沃爾沃,盤活了沃爾沃的汽車業務,但吉利的初衷其實是沃爾沃的技術,盤活沃爾沃只是順便做了壹件好事。那麽吉利收購力帆後能得到什麽呢?技術還是利益?顯然兩者都沒有,力帆已經是嚴重資不抵債的車企了。吉利不需要買空殼就能獲得整車制造資質。沒有理由買力帆!所以吉利收購力帆確實不可能,但出於某些原因,吉利幫助力帆也不是不可能。
9月14日,重慶兩江控股和吉利重大投資有限公司作為聯合體,提交了有意重組的投資者登記材料,這意味著吉利將參與力帆汽車未來的重組,也將註入資金成為投資者。雖然和收購有很大不同,但是吉利作為投資方,利益是壹致的,那麽吉利有沒有可能向力帆輸出技術支持?
其實在此之前,我們都知道吉利汽車已經和長沙獵豹簽訂了托管協議,利用獵豹的工廠生產吉利的新能源汽車,兩者各有所需,算是同壹個利益體。但此時的獵豹其實已經名存實亡,這對吉利的設計絕對有利。不需要建廠,車企分擔風險。為什麽不呢?但是力帆的這次重組其實是不壹樣的。當然,從目前的消息來看,這只是提交的申請材料,具體的實施細則和最終結果還沒有定論。或許力帆因為條件苛刻而放棄吉利參與重組也不是不可能。那麽力帆這次有望東山再起嗎?
拋開力帆目前的經營狀況,從力帆的技術和整車制造水平來看,確實處於自主品牌的中下遊,幾乎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所以,即使繼續註資,未來力帆也難逃倒下的命運,這是現階段核心技術缺失的必然結果。
其次,就算吉利給力帆註入技術,力帆的市場口碑在自主品牌中墊底。現階段國內車市處於下行狀態,更何況國產品牌的銷售壓力很大。即使是今天的法韓美車也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而隨著競爭的加劇,這些合資品牌也會進壹步壓縮國產品牌的生存空間。屆時,吉利、長安、長城等壹線國產品牌的處境可能會變得非常艱難,所以力帆的處境可想而知。所以,力帆可能註定是中國汽車工業車輪下的“炮灰”。這樣的結局,對於80歲的尹來說,或許有些殘酷,但這就是現實!這次力帆的隕落,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