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曾經輝煌
峨眉電影制片廠出品了《焦》《鴉片戰爭》等30多部電影,80多次獲得國內外各種獎項。
Xi電影制片廠是張藝謀、陳凱歌和顧長衛的搖籃。制作了《天地英雄》、《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壹系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作品。
常穎被稱為中國電影的搖籃,有著深厚的電影制作積澱。在70年的歷史中,拍攝了《上甘嶺》、《英雄兒女》、《金花五朵》等多部經典影片。
第二,轉型之路漫長
除了中影和上影靠近政治中心或經濟腹地,其他國有電影集團包括E影業、常穎影業、朱穎影業基本都在苦苦掙紮。
1,中影集團兩大壟斷業務足以徹底擺脫同行行列,讓人難以企及。
首先是引進和發行外國電影的權利。中國電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壹擁有電影進口權的公司。而且目前國內只有中影集團和華夏電影有進口分賬發行權,中影集團還持有華夏11%的股份,僅次於中廣影視集團持有的20%。
第二,中影集團旗下電影頻道(CCTV-6)的平均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多年來壹直保持央視頻道第二。
2.上市前,上影集團已經擁有聯合院線、上海影城、永華院線等院線公司。其中,聯合院線2016年實現票房365438+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14%。?
在發行渠道上,上海電影集團去年聯合浙江時代影業、江蘇幸福藍海院線、河南奧斯卡院線、四川電影公司,組建了“四海電影發行聯盟”。據上影集團總裁任介紹,發行擁有的影院資源占全國近20%。
3.其他國有電影集團
1)沈珂
未上市,融資難,資金不足,國有電影公司錯過了中影與資本聯姻的第壹次黃金機會。
管理體制陳舊僵化,高層人員老化嚴重,行政色彩濃厚,創新活力低下。
人才流失嚴重,不僅表現在內容制作上,還表現在公司治理和符合現代標準的電影項目管理上。
工資和退休補貼的負擔很重。
2)比較優勢
感謝政府和相關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中國的背景下。“八大”國企每年都能從中央和地方政府獲得巨額補貼。
由於歷史原因,很多國企有先天的院線資源。鄂影還參股太平洋電影院線、峨眉電影院線、新天地數字電影院線,合計超過100家影院。朱穎的傳奇電影院線和星光電影院線也有400多家影院。
CR:制片方內參《深度分析:歷史悠久的八大國有電影公司與好萊塢“六大”相比應該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