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大眾(安徽)正式上市,江淮大眾退役。

大眾(安徽)正式上市,江淮大眾退役。

65438年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正式啟動,這是目前大眾汽車在華三家汽車合資企業中,奧迪ag唯壹獲得企業經營權的合資企業,標誌著德國大眾在華電動車戰略進入新階段,也宣告跨國汽車企業在華投資的時代壹去不復返。

實力對比懸殊,“江淮大眾”死了?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前身為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大眾”),成立於2065438+2007年6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見證下,大眾汽車和安徽江淮在德國柏林簽署合資協議,共同生產新能源汽車。新合資企業的期限為25年,雙方持股比例為50%。當時奧迪股份公司有120家工廠,員工超過61000人。2016年全球交付1030000輛,而江淮汽車2016年銷量僅為643000輛。無論從企業規模還是自身實力來看,兩個合作方顯然不在壹個層次上,實力對比極其懸殊,這也成為了德國大眾日後企圖主導合資公司的根本原因。

2065438+2008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解除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為德國大眾控股江淮大眾掃清了政策障礙。今年5月,雙方簽署了新的合作意向書。大眾汽車將出資654.38+0億歐元收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權,同時將其在電動車合資公司江淮大眾的股權增至75%,以獲得合資公司的經營權。隨著投資交割的完成,合資公司正式更名為“大眾?(安徽)有限公司”,江淮大眾也因此成為迄今為止命名最短命的合資企業。

R&D核心能力成為制約,江淮未來可能成為代工廠。

大眾(安徽)揭牌當天,新制造基地同步開工,2021將啟動二期擴建,包括建立電池車間和整車及零部件檢測車間。純電動汽車工廠規模完整,最高年產35萬輛,預計2022年底建成。

根據大眾的計劃,制造基地未來的車型將基於大眾的純電動MEB平臺打造,首款車型將於2023年投產。據媒體猜測,MEB平臺的高端車型陸續入駐上汽大眾和壹汽大眾後,第壹款車型很可能是大眾ID家族的低端車型,比如ID.1。在大眾的官方發布中,稱新車型將充分考慮年輕用戶的喜好,設計前衛獨特,視覺沖擊力強。作為壹款入門級電動車,ID.1的產品賣點與官方對新車特點的描述頗為吻合。因此,受制於核心研發能力,未來江淮將成為大眾新能源汽車代工廠。雖然大眾宣布,預計到2025年,大眾(安徽)R&D團隊的員工人數將達到500人左右。在此之前,JAC只能做好代工。

早起趕個晚集,思豪品牌轉戰燃油車市場。

江淮大眾從成立到更名的三年時間裏,只推出了壹款產品——思豪。E20X,也可以看出德國大眾在控制江淮大眾之前的心不在焉。在2018北京車展上,JAC大眾發布了全新的思豪品牌及其首款車型E20X。五月,?E20X在合肥工廠正式下線。據JAC大眾官網,斯豪?E20X定位純電動A0 SUV,座椅設計,大眾品控,江淮先進新能源技術。言下之意,從R&D和設計到這款車的制造,大眾並沒有過多參與,只是檢查和測試質量控制。由於缺乏公眾的參與和支持,思豪?幾經波折,E20X直到2065438+2009年9月才正式上線,可謂早起晚趕。但12.8萬元的補貼價格和402公裏的標定續航裏程並沒有實質性的競爭力,並沒有給細分市場帶來什麽漣漪。我身邊的大部分消費者都不知道這款車型。

現在隨著德國大眾在合資企業中的持股,以及企業名稱的變更,思豪?E20X面臨著被遺棄的孩子的尷尬處境。思豪品牌將回歸JAC,成為JAC乘用車品牌。未來,包括佳悅A5、佳悅X4、佳悅X7在內的車型都將轉入帶有思豪標識的思豪品牌。從江淮大眾的誕生到江淮乘用車的使用,從專註新能源市場到轉戰傳統燃油車市場,思豪品牌體現了德系大眾和江淮汽車雙方話語權的悄然變化,也凸顯了江淮汽車的失落和無奈。

結論:

隨著汽車股比放開,2022年汽車行業全面解禁臨近,曾經“傍大款”的車企合資模式已經終結。如果缺乏核心競爭力,就很難在市場上立足。對於自主汽車品牌來說,眼前沒有捷徑可走。只有紮紮實實提高R&D能力和制造質量,才能贏得機會。JAC大眾退出江湖,再壹次說明給予弱勢自主品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導遊證持有人不帶團可以免景點門票嗎?
  • 下一篇:十大電視機品牌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