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食品工業百強縣
曹縣是農業大縣,也是全國食品百強縣。食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該縣工業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抓住“突破菏澤”的機遇,突出加快發展主題,突出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主線,實現食品加工業健康發展,打造具有曹縣特色的現代食品加工業新格局。目前主要產品有蘆筍罐頭、蔬菜罐頭、蘆筍酒、軟包裝烤牛肉、鮮奶、鴨肉、植物油、等級面粉、泡菜、冰淇淋、雪糕。聚鑫源食品、中糧大寶、紫山罐頭、三鼎食品、王光集團、永明制粉、強達食品、六和食品、郭盛食品等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全國同行業中占有壹定地位,在全省占有絕對優勢。
2.中國人力資源第壹縣。
曹縣是壹個人口眾多的國家。2020年《菏澤市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曹縣戶籍總人口為1704198,其中常住人口為1422900,為菏澤市人口最多的縣。曹西安縣人才總數為50135,其中專業人才24117,企業家16903,農村實用人才4965438,高技能人才1545。農村勞動力總數(男16-60歲,女16-55歲)為877514人,其中男488356人,女38965438人。16-30歲,301207人,31-45歲,293817人,45歲以上282490人。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為120302,占勞動力資源總量的7.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有109966人,占32.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58593人,占67.4%。
3.中國木工之都
曹西安縣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土地肥沃,陽光充足,水資源豐富,天然適宜樹木生長。據考證,曹西安縣木制品加工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已初步形成苗圃、泡桐、楊樹、七條四大基地。是“中國泡桐加工之鄉”、“中國楊樹加工之鄉”、“中國柳編之鄉”。是中國最大的泡桐加工生產基地、出口創匯基地和集散地,是全國知名的人造板生產基地。2017被評為“中國林產工業協會”。
4.中國蘆筍之鄉
曹西安是中國蘆筍的故鄉。曹西安產的蘆筍是山東菏澤曹西安著名的地方特產,是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具有竹筍持久、表面光滑、肉質白嫩的特點。2003年,曹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蘆筍之鄉”。曹西安縣蘆筍種植面積654.38+20萬畝,年加工能力654.38+50萬噸。主要產品有蘆筍罐頭、鮮蘆筍、蘆筍茶、蘆筍醋、蘆筍汁、蘆筍粉、蘆筍糖漿、蘆筍酒、蘆筍保健品等20余種。產品遠銷美、德、荷、法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蘆筍產業已成為曹西安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壹。從2007年到2010,中國(曹西安)國際蘆筍節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
5.中國柳編之鄉
曹西安縣的柳編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具有“皮薄、柔韌、潔白、堅實、著色力強”的特點。籃子、洗衣籃、簸箕等農具美觀耐用,深受人們喜愛,其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世紀60年代以前,曹西安縣古營集馬莊有種植枸杞的習慣。到2003年,枸杞種植專業鎮增加到5個,枸杞面積增加到5333.3公頃。2004年,曹西安縣被中國林業學會命名為“中國柳編之鄉”。曹西安縣也成為了享譽中外的枸杞生產加工基地。
6.中國戲曲之鄉
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素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民族舞蹈之鄉的美譽。曹縣的戲曲種類繁多,被稱為戲曲之鄉。出現了梆子、劉孜、黑仔、二夾弦、古畫定陵、皮影戲、京劇、評劇、豫劇等10多個劇種,湧現出壹批優秀的戲曲人才和作品。國家壹級演員馬金鳳、崔蘭田、王東紅、李新華是曹縣主要的戲曲名人。
7.中國是書法和繪畫的故鄉。
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素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民族舞蹈之鄉的美譽。全縣有4個書法協會,書法愛好者2000多人。其中,中國書法家協會現有會員8人,包括張建平、、侯玉林、侯希成、樓、劉、、、許,出版書法作品集35部。培養了1000多名書法人才。
8.中國是舉重的故鄉。
馬文廣是亞洲舉重冠軍。2001至今,任國家體育總局舉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舉重協會主席、亞洲舉重聯合會副主席。
馬文輝是舉重比賽中心主任馬文廣的三弟。早年也是舉重運動員,最好成績是1988全國錦標賽第三名。可以說,當運動員的時候,他是壹個很普通的球員,但是在教練的位置上做得非常出色,壹鳴驚人,成績斐然。
9.中國是泡桐加工之鄉。
曹縣是中國最適宜植樹的地區之壹。被國家命名為平原綠化達標縣、京九綠化示範縣、淮臺河流域造林工程示範縣、荒漠化治理先進縣。其主要產品有桐木馬賽克、木制家具、木制工藝品等。2004年,曹縣被中國林業學會命名為“中國泡桐加工之鄉”,2008年,曹縣被省經貿委命名為“山東省泡桐制品產業基地”。
10,中國楊樹加工之鄉
曹西安縣是中國最適宜植樹造林的地區之壹,被國家命名為平原綠化標準縣、京九綠化示範縣、淮臺河流域造林工程示範縣、防沙治沙先進縣。全縣林地面積發展到85萬畝,農田林網654.38+0.76萬畝,農桐間作40萬畝,七條8萬畝,名優果園7萬畝,森林蓄積量28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8.8%。年育苗654.38+0.5萬畝,年采伐泡桐4萬立方米,速生楊5萬立方米,年產枸杞654.38+0.2萬噸,水果654.38+0.5億公斤。2004年6月,被中國林業學會授予“中國楊樹加工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