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妳對證券行業了解有多深?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是某行業人士總結的對證券行業的理解,僅供大家參考!更多具體信息請繼續關註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1,與銀行業相比?平均工資的差距
最後,用比較的方法討論了證券銀行的收入差距。很多人可能覺得證券的收益高,其實不然。妳認為妳被壹些特殊情況蒙蔽了雙眼。
任何行業都有工資特別高的人,這並不奇怪。問題是這個行業的平均水平是多少。銀行收入有很多種,因為銀行收入有很多種。我統計過壹個典型銀行的收益類型,包括34種收益,每壹種可能都不多,但總和永遠是壹個可觀的數字。同時妳也要考慮在工作環境,穩定性,社會地位上給他加分。
如果妳覺得券商654.38+0萬人的收入很高,我想告訴妳,在銀行,收入654.38+0萬並穩定在654.38+0萬的人的比例遠高於券商。可靠的說,五大行加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所有員工(包括合同工)的平均收入,是全國所有證券公司總部和營業部所有員工的兩倍左右。如果妳不相信這個數字,那我無話可說。如果妳真的停留在這兩個行業的底層,妳會認同我的。
2、證券行業盈利的本質。
如果想進入壹個行業,審慎的選擇是先了解這個行業的盈利模式和未來趨勢。這是必要的作業。當妳看到所謂的證券行業?牛人?出局?驚艷?工資單之後,在大潮洶湧的時候,妳最好先搞清楚證券行業是靠什麽給這些牛b發這麽高的工資的,為什麽發這麽高的工資?如果妳不理解也不相信,那只能說明妳很傻。
證券行業靠什麽盈利?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經過壹百多年的發展,美國的證券業主要有三大利潤來源:壹是全球投資銀行業務,包括股權投資和股票上市;二是股票票、期貨、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盈利能力,包括資產管理;三是提供投資渠道和投資咨詢服務。國內證券業的盈利模式基本參照美國模式,即投行、投資、券商。
3.證券行業投行?多數人的平庸,少數人的輝煌。
投行的主要收入來自公司上市的承銷收入。壹個公司壹旦完成上市過程,證券公司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國外投行的遊戲規則我沒怎麽研究過,但是國內投行的遊戲規則妳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壹定要清楚。
投資銀行業務有點像壹錘子買賣。如果公司能上市,那大家都高興。如果不能上市,那麽幾乎沒有收入。應該說風險很大。在中國,投資銀行業務要想盈利,必須實現三步走。
第壹步:找到有可能上市的公司,或者拿到壹份肯定會上市的名單(後面詳細解釋)。有很多公司可能會上市,但也有很多投行。大家都在想盡辦法找這樣的公司。而所謂能上市的單子,比如農行上市,是妳不可能拿到的,需要有巨大的關系。
第二步:找到公司後的材料準備和公司重組(即輔導上市流程)。這是大多數人平庸的地方,後面分析原因。
第三步:壹切都準備好了,但還是要和證監會的大爺們打交道。如果妳處理不了,就等著吧。最後幾年,妳辛辛苦苦搞來的公司就要破產了,壹切都白費了。
那麽,在這個細分行業妳能做什麽呢?
能不能找到那些好公司,把那些好公司的老板趕走,同時把所有競爭對手都趕走?如果沒有,能否聯系證監會,列出所有SB垃圾公司?
如果沒有,妳能在艱苦的競爭環境中擊敗無數競爭對手,拿到保薦人證書嗎?
如果不能,就只能做投行民工。妳永遠活的最多,收入永遠漲不起來。如果是熊市,妳只能勉強過自己。
可靠的說,如果妳在投行打工者階層,基本沒什麽前途。除了CICC、中信等壹些特殊的券商,加入大項目團隊可以混點獎金。基本上大多數券商的稅前收入都在654.38+0.5萬以下。萬壹熊市,收入極低(壹個月兩三千是常有的事),最先被裁的就是投行的民工。
4.證券行業的投資與研究?即將面臨市場化的殘酷
投研這個子行業最近的瘋狂,真的有點過分了。為什麽瘋狂?原因很簡單。貌似?收入高?貌似?地位高,?貌似?工作很容易。
這個細分行業的遊戲規則是什麽?簡單來說,就兩個字:排名。什麽排名?新財富分析師排名。妳不需要知道這個排名是什麽。簡而言之,行業前三的分析師年薪是654.38+0萬(稅前)。
然後問,這個排名怎麽才能更靠前?投票主要是機構投票。如果所有大的機構資金都投妳,妳就了不起了。問題是,壹個行業有幾千個分析師。別人憑什麽投妳?也許妳會說,因為我隨時可以推出大牛股票!如果妳真的能壹直推出牛股,那我勸妳還是回家炒股吧。為什麽來上班?真正在市場上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只剩下壹條路了,那就是把那些基金經理市場化。更何況,如果妳營銷得好,那些基金經理不僅會投妳,還會用基金的錢去買妳推廣的股票,為妳造勢。不會營銷就沒有出路,就等著伯樂找妳吧。
收入方面,壹般券商這個細分行業(券商排名前20)的員工平均稅前654.38+0.5萬,比投行穩定。這就是為什麽那麽多人想去這個細分行業的原因。
覺得好嗎?等壹下!這個細分行業存在壹個巨大的問題,如何盈利?目前國內券商投研盈利只有壹條路,就是和大機構合作,大機構會和券商的壹些分析團隊簽約,同時拿到報告,咨詢策略,給錢。在這種模式下,國內只有少數券商能夠養活自己的投研人員(5人左右),其他的根本養活不了自己,還得靠其他業務來支撐。
所以國內的投研子行業可以分為兩種,壹種叫賣方研究所,就是通過和大機構合作來養活自己;另壹個叫買方研究所,主要通過其他業務養活自己。問題是現在投行業務本身難以保障,經紀業務利潤率在下降。以後怎麽支持?妳想過嗎?
券商研究所的市場化轉型是必然的。轉型後,這些投研團隊如何生存?我還沒想明白。想了解請告訴我。
5.證券行業的經紀人?標的證券公司的辛酸
經紀業務是以客戶經理為中心的營銷業務。簡單來說就是拉人,挖人,搶人開戶。如果妳只能在這個行業做這份工作,那我只能佩服妳的勇氣。
這個細分行業的生存殘酷程度不亞於保險營銷員。現在滿大街都是證券公司。很難找到人開戶。難以想象。妳可以在以上兩個細分行業過白領生活,但在這個行業只能過黑領生活,高淘汰率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我認識壹家知名券商營業部,壹年內離職的客戶經理比例是76%,壹年內入職的。
家庭經理人平均月收入稅前不到4000元,還要承受開戶數、有效戶數、有效資產數、傭金率等多項指標的考核壓力。如果他們達不到,就會被扣分。
另外,這個細分行業的利潤率下降速度非常離譜。目前傭金率的毛成本率約為萬分之二,凈成本率約為萬分之四點五。要知道,現在華泰證券傭金壹萬五!妳想想,這點微薄的利潤有多少能到達妳的口袋?
這個細分行業有沒有收入很高的人?是的,有。我認識的客戶經理年薪200萬!但妳不能再像他們壹樣了。他們經歷了大牛市,客戶資產上億,客戶名單很長。在那個年代,接客戶跟撿錢壹樣容易,利潤率跟賣藥壹樣高。但是這些妳都不能碰。
除了客戶經理,與這個行業相關的另外兩個崗位是理財師和分析師。理財師主要負責銷售各類券商集合資產計劃產品。他吃飯很費勁,完不成任務。想想該怎麽辦。分析師主要負責維護客戶,聽起來很帥,但實際上他是客戶的保姆,目的只有壹個,提高客戶滿意度,滿足客戶需求,盡量不讓他降傭金,更別說換賬戶了。反正妳只要想辦法穩住就行了。這兩個子行業平均收入在稅前654.38+萬以下,壓力不亞於客戶經理,但門檻比客戶經理高。如果妳想去,想想妳自己。
6.證券行業投資?通往高壓的光明之路
券商投資部是我認為最有前途的部門。廣義的投資部門有三個。壹種是個體戶,就是用自己公司的錢炒股;二是資產管理,用客戶的錢來炒股;第三種是固定收益,玩債券掙錢。這個部門壓力很大。(據我所知,09年有壹家知名券商自我管理做得不好。10年,其自辦團隊全部被開除。但未來是理想的,因為市場機構化是大勢所趨,大的基金管理人才永遠是短缺的。如果妳是為了金子而來,我支持妳。
問題是壓力是壹方面,另壹方面這個部門的入職門檻很高。如果妳沒有壹些硬實力,最好放棄希望。
7.銷售部和總部?不可逾越的鴻溝
說到這裏,有人會問:好像總部比較好,那麽如果我在銷售部,有沒有可能調到總部?告訴妳五個殘酷的字:絕對不可能。(當然,如果有什麽關系,就算了。)
券商總部到營業部的距離,不亞於火星到地球的距離。券商總部營業部分別與員工簽約,基本屬於兩個世界,內部不流通。妳想想就明白了,總部銷售部工資那麽差,怎麽會有流通機會?這是我反復強調的。券商營業部招人的話,基礎投資就不用投了,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營業部是個沒前途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