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淡馬錫模式的啟示

淡馬錫模式的啟示

在強大的行政權力控制下,國企要麽扭曲經營,要麽茍延殘喘,最終成為追求自由的犧牲品。然而,走向國際資本市場的淡馬錫,不僅以驕人的業績向世界傳遞了新加坡國力的強音,也成為許多國家爭相學習的準公共投資的標本。它成功的秘密在於:

(壹)政府不幹預企業決策。

淡馬錫企業之所以能茁壯成長,是因為政府刻意執行無為而治的政策,不幹預這些公司在經營或業務上的決策。新加坡財政部作為淡馬錫的主管部門,雖然是100%的“股東”,但其在淡馬錫治理框架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任命淡馬錫控股的董事長、董事和總經理;審閱淡馬錫控股提交的年度財務報告;召集淡馬錫控股或其附屬公司開會,討論公司的業績和計劃。此外,財政部只有在出現影響淡馬錫收購和出售關聯公司股份的問題時才會介入。雖然在10的董事會成員中,仍有4位政府官員(另外6位是私營企業人士),但作為政府公務員的董事兼職,沒有兼職工資,工資仍由政府支付。在投資決策中,政府公務員代表政府投資的利益,更註重國家宏觀公正因素,而其他六位民營企業家則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運營效率。

(二)不作為的持有模式。

在公司治理層面,淡馬錫控股壹直以“積極股東”的身份與其政治聯盟公司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壹方面,淡馬錫通過持股或售股來體現其經營方向。另壹方面,淡馬錫作為股東,積極參與其全資和控股企業的治理,即派其高管進入旗下公司董事會參與決策。淡馬錫刻意避免參與各公司的日常經營和商業決策,讓淡馬錫的企業完全按照正確的商業原則開展業務。淡馬錫將工作重點放在建立企業價值觀、核心業務、培養人才、制定戰略發展目標和爭取持久利潤增長的宏觀工作上。自律和無為,保證了淡馬錫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了保證股東利益的實現和擴大,淡馬錫在項目選擇和資本投資決策中以盈利能力為標準。所以任何投資項目都要事先評估,如果不能盈利,就不考慮。如果真的是國家需要,政府有關部門提出要求,政府必須在不賠錢的前提下對公司進行補償,公司才會接受。

(三)健全的經理人市場

淡馬錫的經理人選拔不僅完全脫離政府,而且有完善的經理人市場,其需要的投資和管理團隊可以通過國際搜索獲得。對於這些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淡馬錫建立了“使管理層的利益與為股東創造價值相壹致”的薪酬福利計劃,從而激勵每年只有35歲左右的200多個淡馬錫投資團隊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和捕捉可能的巨大財富機會。

  • 上一篇:輸液龍頭企業科倫藥業的家史是怎樣的?
  • 下一篇:電纜廠的高質量庫存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