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最終答案?

“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最終答案?

文/微笑

今天早上打車,師傅突然指給我看:“妳看那輛車,肯定是自動駕駛的。”不止壹看,果然。可以說現有的量產車自動駕駛系統還是“不人道”的,也就是說壹眼就能看出是機器在駕駛,而不是人。

近年來,關於自動駕駛的討論層出不窮。現在大部分量產車都配備了L2,以及標榜為L2+、L2.5等的自動駕駛系統。,但實際上,我們現在可以體驗到更高層次的自動駕駛技術。比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已經可以在沒有安全員的情況下實現Robotaxi操作。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將“車路協同”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將這個詞推到了風口浪尖。

事實上,在5G和新基礎設施的支持下,中國最有可能實現車路協調。

汽車的互聯網化、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是汽車發展的既定方向,能夠實現自動駕駛的汽車被認為具有人工智能(AI)的功能,能夠自動駕駛、感知其周圍環境、識別附近物體並執行推理和決策的功能。

車路協同是指車輛需要通過5G-V2X網絡使用物聯網服務,可以與道路上的其他車輛,甚至行人和非機動車進行交互。

簡單來說,車路協調不僅需要“智能汽車”,還需要“智能道路”。

智能汽車

“在基於自行車智能的無人駕駛方面,我們比美國技術落後兩年。”

上海中之星科技副總裁陳寅子認為,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大量的測試超越別人積累的技術,但我們在國內仍然可以采用最適合的方式彎道超車。其實車路協同可以大大降低汽車本身的計算能力需求,但是自行車還是需要有壹定的感知能力。

無人駕駛技術主要利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高清攝像頭和傳感器捕捉車輛周圍的場景信息,通過AI人工智能的算法向計算機輸出指令,控制車輛的轉向、制動和速度,使車輛安全行駛。

當大部分廠商還在投入自行車智能化的研究時,中之星去年已經有了成熟的L4級自動駕駛,轉向車路協同方向。

現在的汽車行業,很多人都希望自動駕駛可以改善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事實上,自行車攜帶的傳感器探測範圍有限,近距離被障礙物遮擋的車輛和行人無法識別。自行車智能的實現,更多的是解放司機。在惡劣天氣和突發事故的情況下,整體的車路協調變得更加重要。

豎立在道路兩側傳感器可以使車輛提前預知前方幾公裏的路況,以及被障礙物包圍的車輛和行人,從而獲得更高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下,路邊傳感器還可以填補自行車傳感器在探測能力上的局限,進壹步提高安全性。

同時,在車路協同系統中,車輛和路側設備還可以與城市交通系統的“雲大腦”實時交互,城市雲統壹調度交通流量,大大提高交通效率。比如遇到紅綠燈時,等待的車輛可以同時啟動,緩解甚至消除潮汐現象。而且城市雲還可以更合理的規劃車道,大大減少擁堵。

舉個極端的例子,壹輛無人駕駛的智能車在路上行走。就在它經過壹座橋下的時候,壹盞路燈從橋上掉了下來。如果是自行車smart,它能在路燈倒下後認出來並繞過,但如果碰巧撞上妳的車,再聰明的車也不行;如果是車路協同,路側感應單元會在路燈掉落時通知周圍車輛,妳的車輛和後面的車會自動停在橋下,路燈落地,妳只需要安全繞行即可。

智慧之路

為了實現環境感知的車路協調,開發路側設備非常重要:目前大陸集團在智能交通領域推廣的產品包括傳感系統、處理系統和網絡連接的整套解決方案,以支持智能交通的三大要素:感知、決策和互聯。

感知鏈接:大陸集團的高性能全天候77Hz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結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I智能圖像融合算法交通攝像頭,就像在路上安裝了眼睛,圖像和雷達傳感器相得益彰。利用多普勒效應,可以全天候、不間斷、高效、準確地獲取路邊信息。

決策過程:需要有強大的大腦“邊緣計算單元MEC”提供計算能力,從而建立多個傳感器獲取數據的環境模型並完成傳感器間數據的無縫對接,最終輸出支持決策的結果,為傳感器間信號和數據的互通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聯網互通鏈路:我們的路側通信單元在獲取路側信息後,會通過4G/5G無線網絡與車端的車載通信單元進行交互,從而通過後臺系統服務架構實現車側信號與路側信號的完全融合與對接,具有低時延、高覆蓋的特點。

大陸集團擁有的環境傳感硬件系統可以全天候監控路況。同時,處理系統會將傳感系統采集的各種環境信息和信號進行融合,轉化為交通流量信息、交通信息、路況等關鍵運行因素。網絡連接系統將汽車與道路連接起來,將道路和交通信息從道路端傳輸給汽車,將車輛信息從汽車端傳輸給道路。

大陸集團中國區商用車及服務事業部負責人谷瑋透露:“大陸集團已經在中國交通的主要應用場景部署了環境感知解決方案,還有壹些重點試點城市希望合作或洽談。之後將進壹步加大智能交通領域新產品和項目的研發,為中國智慧交通建設提供助力。”

在初步實現車路協同中,大陸建立了商用車和汽車的本地化生態系統,以安全、成本和效率為核心關註點。

保養模塊幫助車手養成節油駕駛習慣,為車隊提供最及時、最準確、最經濟的保養方案;智能調度和自動駕駛模塊為車隊提供最合理的運輸路線、最高效的調度方案和最智能的管理方案;在全天候的車輛檢測中,駕駛教練和在線工程師模塊可以改善車輛檢測流程,監督和規範駕駛員的駕駛行為習慣,在線檢測車輛故障,並提出解決方案,提高車隊在運營過程中的安全性。

車路協同

現在,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在真正的國標統壹之前,百花齊放的狀態可以極大的促進這種發展。

我們應該抓住中國5G技術的全球領先機遇,將AI支持的自行車智能與5G結合起來,為單點智能汽車增加壹個全天候、全場景、360度的“千裏眼”和“智能大腦”。實現車、路、人、基礎設施之間的萬物互聯互控。

未來每輛車都將成為信息的接收方、中繼方、處理方、發送方,整體部署運行在壹個城市智能網絡上。

據中之星介紹,2020年7月11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創新中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之星(上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智能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應用”三方合作協議。

為了推動V2X的大規模實施,大陸集團也在積極與行業標準制定者和國家相關部委溝通,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出臺。

在國家的積極推動下,或許上面說的美好壹幕很快就會發生,未來值得期待。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貸款機構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天津新金融投資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天津新金融投資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