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末,中國保險業開始復蘇,安聯董事會代表團於1979訪問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部,與中國保險業建立了聯系。此次訪問後不久,安聯集團與PICC正式簽署了再保險和保險技術傳輸合作協議,成為首家與中國保險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的國際保險公司。後來,安聯還與太平洋保險公司和平安保險公司簽署了技術傳輸合作協議,為改革開放後中國保險業的起步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安聯集團於2月在北京開設了首家代表處,1993。1994在上海和廣州設立代表處。在安聯上海代表處,來自總部位於歐洲的安聯風險咨詢和顧問公司的技術專家提供技術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建議。在同濟大學,安聯出資成立中德學院安聯保險教研室,提供保險管理研究生課程;德累斯頓銀行的子公司德累斯頓銀行也設立了教研室,提供金融專業研究課程。
1998年底,安聯在中國的壽險業務機構——安聯大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獲準開業,這是歐洲保險公司在中國的第壹家企業。安聯擁有合資公司51%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2002年,安聯集團與知名的國泰君安證券在上海合資成立了國聯安基金管理公司,這是第壹家獲準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2003年,安聯集團在中國的第壹家財產保險管理機構——安聯廣州分公司成立。
2003年,安聯集團旗下的蒙迪亞爾救援集團在北京開設全資公司,正式進入中國。
2006年,安聯集團作為中國工商銀行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以6543.8+0億美元的資本認購了該行發行的64.32億股h股。目前,中國工商銀行已成為安聯銀行保險業務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2006年,安聯大眾人壽保險公司變更為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安聯仍持有565,438+0%的股份,繼續保持控股地位;同時,引入國務院國資委直屬公司中信集團的子公司中信信托作為合資夥伴後,安聯在華分支機構的社會認知度得到提升,有利於進壹步拓展壽險業務。目前,安聯已經在上海、廣東、深圳、江蘇、浙江、四川、山東、北京開設了分支機構,未來幾年還將拓展到湖北和福建。
2006年,安聯集團旗下的安聯環球投資公司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成為全國社保基金10家境外投資機構之壹,負責社保基金境外投資的具體運作。
2007年,安聯集團與上海財經大學合作成立安聯銀行保險學院,* * *培養銀行保險方面的管理人才和銷售人才。
2008年5月65438+2月汶川地震後,安聯集團積極幫助災區恢復重建,先後在四川德陽綿竹捐資建設安聯啟福小學、安聯啟福幼兒園、安聯孝德小學、安聯孝德幼兒園。
2009年,安聯集團作為太平洋保險公司引入的基礎投資者,以65,438+0.5億美元的資金認購了太平洋保險公司在香港發行的h股。
2010 1安聯保險廣州分公司經中國保監會批準,變更為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並於7月正式開業。該公司是安聯集團全資擁有的法人保險公司,標誌著安聯集團今後可以在全國各地開設分支機構拓展財產保險業務,而之前的廣州分公司只能在廣東省內開展業務。
2012 10年10月30日,匯豐人壽(國際)臺灣省分公司的資產和負債以18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安聯臺灣省人壽。安聯保險在中國的年保費收入如下:年保費收入(萬元)2005 36047 2006 152889 2007 318240 2008 262796 2009 20220 2010184778 206543。8+01140854 2012195325長期以來,安聯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與中國金融、保險領域保持著密切合作,有力保障了大亞灣核電站、二灘水電站、小浪底水利樞紐、上海大眾汽車工廠等壹批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同時,安聯集團還積極發展中國其他領域的重要客戶,包括聯想、海爾、康佳、美的等國內知名企業。此外,許多在中國投資的德國公司也為員工購買安聯集團的保險產品。在海外投資發展的中國企業也將安聯的產品帶入了他們的視線。如2009年,中鋼印尼礦業為安聯印尼分公司員工購買了意外、健康等五類保障產品。
如今,安聯保險集團在中國擁有所有核心業務,包括壽險、非壽險、信用保險和基金管理。是唯壹壹家在中國獲得壽險和非壽險業務經營許可的歐洲保險公司。安聯在中國的公司有: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經營型壽險)、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經營型財產保險)、安益信用保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