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國外已經推出了第四代產品。
從簡單的組裝和仿制制造到自主開發設計,中國低壓電器行業已發展到近1,000個系列,約有1,500家廠商,年產值約200億人民幣。
預計2010年,第壹代產品將被淘汰,第二代產品將成為低檔產品,第三代產品將逐漸成為中檔產品。
在我們加快開發第三代產品並推向市場的同時,國外壹些著名的低壓電器制造商從90年代末到20世紀初相繼推出了新壹代產品,其中框架斷路器包括施耐德MT系列、西門子3WL系列、ABB E系列、GE M-PACT系列、馬可Magnum系列。有施耐德公司的NS系列,西門子公司的3VL系列,ABB公司的Tmax系列,GE公司的Record plus系列,默勒公司的NZM系列,馬可公司的G系列,三菱公司的WS系列。新壹代產品除了高性能、電子化、智能化、模塊化、組合化和小型化之外,還具有通信、高可靠性、良好的維護性能和環保要求等特點。特別是新壹代產品可以與現場總線系統連接,實現了系統的網絡化,使低壓電器產品的功能有了質的飛躍。高性能、高可靠性、智能化、模塊化、環保。
高性能。額定短路分斷能力和額定短時耐受電流進壹步提高,實現了Icu=Ics。比如施耐德公司的MT系列產品,運行短路分斷能力最高,極限短路分斷能力150kA。
可靠性高。產品不僅要求性能指標高,而且使用時不減容,長期滿負荷使用不會過熱,實現安全運行。
聰明。隨著ASIC和高性能微處理器的出現,斷路器實現了脫扣器的智能化,大大加強了斷路器的保護功能,可以實現過載長延時、短路短延時、短路瞬時、接地、欠壓保護等功能。,還能在斷路器上顯示電壓、電流、頻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等系統運行參數,並能避免高次諧波影響下的誤動作。
現場總線技術。新壹代低壓電器實現了通信和聯網,可與各種開放式現場總線連接進行雙向通信,從而實現電器的遙控、遙信、遙測、遙調功能。現場總線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監控配電質量,還可以降低損耗。而且現場總線技術可以實現同壹區域電網中多個斷路器的區域聯鎖,實現配電保護的自動化,進壹步提高配電系統的可靠性。工業現場總線領域使用的總線有Profibus、Modbus和DeviceNet,其中Modbus和Profibus影響較大。
模塊化和組合。根據不同需求,將不同功能的模塊組合成模塊化產品,是新壹代產品的發展方向。比如ABB推出的Tmax系列,熱磁脫扣器,電子脫扣器,電子脫扣器可以互換。附件均為模塊化結構,無需開蓋即可安裝。
使用綠色材料。產品材料的選擇、制造工藝和使用過程不汙染環境,符合歐盟環保指令。旨在提高各種職業的技術水平。
低壓電器產品的制造涉及許多專業工藝,如冷沖壓、塑料成型、線圈纏繞、接觸焊接、模具加工、SMT貼片技術等。所以低壓電器產品制造技術的提高,離不開這些專業工藝的提高。
零件加工的高速化、自動化和專業化
沖壓件在低壓電器零件中占有很大比重,約為70%,因此沖壓件加工在低壓電器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了提高沖壓件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采用高速自動沖床和多工位級進模勢在必行。
塑料件是低壓電器的重要部件。采用全自動或半自動熱塑性或熱固性註塑機,采用集中進料方式。
自動焊接機械應用廣泛,焊接電流、壓力、脈沖周期可調,溫度可控,焊接強度有保證。手工布線時(不得靠模型或模具),應滿足平直、整潔、緊貼敷設面、布線合理、觸點無松動的要求,便於維修。
1.布線通道應盡可能少。同壹通道內的潛水導體應按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分類集中,單層平行緊密排列或捆紮,並應緊貼敷設面。
2.導體的長度盡量短,可以水平架空交叉,如兩個元件的線圈之間的連接,主觸頭之間的連接等。如果留有壹定的余量,它可能不會靠近鋪設表面。
3.同壹平面內的導線應高度壹致或壹致,不能交叉。需要跨越*時,可以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須屬於合理路線。
4.布線要橫平豎直,變換方向要90°垂直。
5.如果上下觸頭不在同壹垂直線上,則不應采用對角線連接。
6.當電線連接到端子或接線柱上時,絕緣層不得受壓,回路不得反接,銅外露不得大於1 mm..同壹元件、同壹回路的不同觸點的導線間距應壹致。
7.壹個電氣元件的端子上不應有兩條以上的連接線,每個端子板上壹般只允許有壹條連接線。
8.接線時,嚴禁損壞線芯和導線的絕緣。
9.當導線的橫截面積不同時,這將把大橫截面積放在下層,小橫截面積放在上層。
10.當連接多條電線(主電路)時,整條電線應在同壹水平面或
同壹個垂直面。11.如果線條簡單,則不需要編碼套。1.保護導線(PE)必須是黃色和綠色的:
2.電源電路的中間線(N)和中間線(M)必須是淺藍色:
3.交流或DC電源電路應為黑色:
4.交流控制電路為紅色:
5.DC控制電路是藍色的:
6.如果用於聯鎖控制電路的導線與外部控制電路相連,且電源開關仍帶電,則應為橙色或黃色:
7.與保護線相連的電路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