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1.人類很早就知道,低溫保存食物不容易腐爛。公元前2000多年,西亞古巴比倫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流域的古代居民開始在坑中建造冰塊來冷藏肉類。在商朝(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中國也懂得用冰塊冷藏保存食物。中世紀的時候,很多國家都有原始的冰箱,把冰塊放在專門的水櫃或者石櫃裏保存食物。直到65438+50年代,這種冰箱還在美國銷售。
2.1822、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碳氧化物、氨、氯等氣體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會變成液體,壓力降低時會變成氣體。在從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周圍溫度迅速下降。法拉第的發現為後人發明壓縮機等人工制冷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
3.1834,美國工程師雅各布?珀金斯發明了世界上第壹臺壓縮制冷裝置,這是現代壓縮制冷系統的雛形。同年,珀金斯獲得了英國頒發的第壹個冷櫃專利。
第壹臺人工制冷壓縮機是哈裏森在1851年發明的。澳大利亞報紙《基朗廣告》的老板Harrison曾經用乙醚清洗鉛字,發現金屬上的乙醚塗層有很強的冷卻作用。乙醚是壹種沸點很低的液體,很容易蒸發吸熱。哈裏森通過研究開發了壹種利用乙醚和冰箱壓力泵的冰箱,並將其應用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壹家啤酒廠,用於釀造過程中的制冷降溫。
5.1873,德國化學家、工程師卡爾·馮·林德發明了以氨為制冷劑的冰箱。林德用小型蒸汽機驅動壓縮系統,使氨反復壓縮蒸發,產生制冷。林德首先將他的發明應用於威斯巴登的Sai Doummar啤酒廠,並設計和制造了壹臺工業冰箱。後來,他改進了工業冰箱。將其小型化,世界上第壹臺人工制冷的家用冰箱制造於1879年。這種蒸汽驅動的冰箱很快投入生產,到1891,12000臺已在德國和美國售出。
6.1910世界上第壹臺壓縮制冷家用冰箱在美國問世。
7.1913,美國芝加哥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家用冰箱。這種名為“Dumel”的冰箱是木質的,內部安裝了壓縮制冷系統,但使用效果並不理想。
8.1918,美國KE-LVZNATOR公司的Cobrand工程師設計制造了世界上第壹臺機械制冷自動家用冰箱。這種冰箱體積龐大,外殼是木質的,保溫材料是海藻和鋸末的混合物,壓縮機是水冷的,噪音很大。然而,它的誕生宣告了家用冰箱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
9.第壹臺由電機驅動壓縮機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門德斯在1923年發明的。後來壹家美國公司買了他們的專利,在1925生產了第壹批家用冰箱。
10.1925瑞典Lido公司開發了家用吸收式冰箱。在第壹臺冰箱中,電動壓縮機和冰箱是分開的,後者通常放置在家庭的地窖或儲藏室中,並通過管道與電動壓縮機相連,然後它們合二為壹。
11.20世紀30年代以前,冰箱使用的制冷劑大多不安全,如乙醚、氨水、硫酸等。易燃、有腐蝕性或刺激性。後來我開始尋找更安全的制冷劑,找到了氟利昂。氟利昂是壹種無毒、無腐蝕性、不易燃的氟化合物,很快成為各種制冷設備的制冷劑,使用了50多年。然而,人們發現氟利昂對地球大氣層的臭氧層有破壞作用。於是人們開始尋找新的更好的制冷劑。
氟利昂:又名氟利昂,名字來源於英文中的Freon。是美國杜邦公司註冊的制冷劑商標。我國對氟利昂的定義存在分歧,壹般定義為飽和烴(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的鹵代化合物的總稱。根據這個定義,氟利昂可分為四類:CFC、HCFC和HFC。有學者將氟利昂定義為CFC制冷劑;氟利昂僅指二氯二氟甲烷(CCl?f?,即R12,壹種CFC)。
氟利昂在常溫下為無色氣體或揮發性液體,無味或微臭,無毒或低毒,化學性質穩定。
氯氟烴制冷劑,如二氯二氟甲烷,已經被限制使用,因為它們會破壞大氣臭氧層。地球上的臭氧層已經出現了很多洞,有些洞已經超過了非洲的面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氯氟烴的化學性質。氟利昂的另壹個危害是溫室效應。
來源:百度百科-氟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