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2008年世界十大事件有哪些?

2008年世界十大事件有哪些?

據外媒報道,近日,壹家外國媒體評選出2008年十大綠色事件,中國舉辦“綠色奧運”,美國發起新壹波“本土飲食”運動,潔凈煤技術,……,2008年,有許多綠色事件。不久前,綠色是壹種常見的顏色。但近年來,它已經成為壹個描述優秀環境狀態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好詞。

2008年,綠色事件層出不窮。妳可能在報紙、雜誌和網上了解到壹些故事。這些綠色事件的內容和未來趨勢是什麽?讓我們進壹步了解十大最重要的綠色事件。

1,中國舉辦“綠色奧運”。

2001年,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時,向世界承諾實現“綠色奧運”。2008年,北京兌現了對國際社會的綠色承諾,受到國際輿論的高度評價。可以說,本屆奧運會中國最大的金牌是“綠色金牌”。為了舉辦綠色奧運,中國投入6543.8+08億美元治理由來已久的汙染問題,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限制百萬輛汽車上路,改造數千臺燃煤鍋爐,為奧運打造壹個更清潔、更綠色的北京。

北京申奧成功以來,在“綠色奧運”理念的推動下,圍繞“辦壹屆綠色奧運,建壹座生態城市”的目標,全面推進奧運綠化、城市綠化和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涉及奧運比賽場館31個,訓練場館45個,以及奧運道路連接線、奧運森林公園等奧運綠化工程160余個。其綠化面積1.026公頃,種植喬木37萬株,灌木265438+萬株,地被植物460多公頃,樹木成活率達99%以上。2008年8月13日,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還代表美國綠色建築協會向北京奧運村頒發了“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金獎。在北京奧運村舉行的頒獎儀式上,他稱贊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奧運史上最環保、最綠色的壹屆,北京奧運村功不可沒。

此外,北京還加快建設城市綠化隔離帶、平原和山區三大綠色生態屏障,顯著改善了全市生態環境,呈現出“市內青山環繞、市區森林環繞、郊區碧海田園”的生態景觀。

2.公平貿易促進環境保護健康發展。

妳在店裏買壹杯咖啡,錢會流向哪裏?商品流通的每壹個環節都賺壹點利潤。有多少錢真正到了豆農手裏?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購買力,有些人更喜歡選擇天然產品。

公平貿易是壹項有組織的社會運動。在貼有公平貿易和相關產品標簽的產品中,它倡導全球勞工、環境保護和社會政策的公平標準。其產品範圍從手工藝品到農產品,該運動特別關註這些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出口。公平貿易運動通過與邊緣化生產者和勞動者的密切合作,試圖將他們從弱勢角色轉變為經濟上自給自足的人。它還試圖賦予他們權力,使他們成為自己組織中的利益相關者,並在全球市場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以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平。

公平貿易運動旨在提高低收入農民和咖啡、棉花和大米等農產品生產者的生活水平。通過減少中間商,公平貿易組織可以讓最需要的人受益,同時也負責監督商品的生產和認證。如果消費者付更多的錢,他們通常想要更好的產品。許多公平貿易產品質量好,是綠色產品。

3.洗汙水能解決全球水危機嗎?

妳可能已經註意到,由於全面禁止室外澆水,許多汽車很臟,草坪已經枯萎。但是妳大概看到壹些公示牌上寫著自願灑水不違法。人們正面臨著“水危機”的威脅。

洗汙水指的是妳淋浴、洗菜、洗衣服的汙水,和黑水(黑水指的是廁所、下水道的廢水)不壹樣。洗滌汙水無需過多處理即可重復使用。因為洗滌汙水中有小濃度的洗滌劑、食物顆粒和排泄物,所以不適合用灰水澆灌妳的草坪和觀賞植物。

妳可以使用專業的安裝系統連接到妳的洗衣機和水桶來收集洗滌汙水。洗滌汙水的利用雖然不能阻止全球性“水危機”的發生,但至少可以緩解“水危機”的惡化。

4.潔凈煤技術

有人認為“潔凈煤”是壹個難以理解的復合詞。畢竟黑煤從來沒有和“幹凈”的名聲聯系在壹起,人們也很難把兩者聯系起來。但是工業革命以來,科學家開發的潔凈煤技術越來越先進,可以讓燃煤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汙染越來越少。

潔凈煤技術是在煤炭加工、燃燒、轉化和煙氣凈化方面發展起來的新技術的總稱。潔凈煤技術包括:新型選煤技術、水煤漿、流化床燃燒、煙氣凈化、新型煤氣化液化技術、煤基燃料電池、新型煤氣化技術、直接煉鐵、型煤普及等。采用潔凈煤技術的目的是減少煤炭燃燒和轉化對環境的汙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清潔煤技術可以減少導致全球變暖的有害成分二氧化碳的排放。這種技術當然可以使煤炭變得清潔,這就是為什麽人們把錢花在這項技術上來清潔骯臟的燃料,而不是把錢投資在替代能源上。我們建立了強大的世界電力市場,為美國提供50%的電力,中國和印度是領先的大型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其他燃料像煤壹樣廉價和豐富之前,它將有助於建造和改造發電廠和工廠。

5、電器的吸血鬼力量

當妳不用電腦的時候,關掉它無疑是壹個節約能源的好方法。但是妳知道嗎?壹些設備和電器(包括電腦)在關閉後仍在耗電。這是壹種被稱為待機功耗的現象,有時被稱為吸血鬼電源、待機電源、待機電源或能量泄漏。待機功耗是指設備關機後繼續耗電的現象。比如VCD、DVD、手機充電器等電器設備插在墻上的插座上,即使這些產品閑置,也還是在耗電。消費者通常以為自己的設備關機了,其實設備只是處於待機狀態,還在耗電。

例如,當您使用遙控器關閉VCD時,VCD在待機或睡眠模式下仍然會消耗電能,因為VCD內部的電源仍然打開,並向遙控接收器供電。雖然遙控接收器消耗的功率很小,大約0.1 W,但是技術低效的電源(比如線性電源)不夠智能,無法降低待機狀態下的功耗,結果往往浪費幾瓦的功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待機功耗。

雖然單個設備的待機損耗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把房子的數量乘以家電的數量和每臺家電的待機消耗,問題很快就會凸顯出來。據國際能源署估計,全球家電消費的5-15%是在待機狀態下產生的。在美國,每瓦特電的成本大約是每年1美元到1.5美元。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估計,美國家庭每年的電費中,待機損耗將超過50億。根據美國能源部的報告,美國每年使用的備用電力相當於26個平均規模電站的發電量!隨著家用電器的普及和具有電子控制和多功能的新設備的增加,這個問題將日益突出。所以為了降低功耗,

高達90%的待機功耗是由低效的電源設計和不需要通電的組件造成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估計,如果采用新的設備,待機功耗可能會降低75%,幾乎所有的待機功能都可以用總待機功耗為1瓦甚至更低的設備來執行。要實現這個目標,可以采用改進的電源技術和設計,即使用更智能的開關模式電源,而不是低效的線性電源。

6.有爭議的海底鉆探問題。

海底鉆井平臺是海底油氣勘探開發的工作基地,標誌著海底油氣開發技術的水平。平臺與陸地之間的人員和物資運輸壹般由直升機完成。海上油氣田壹般離煉油廠較遠,生產出來的油氣要通過裝油站用船運到目的地,或者通過海底管道直接運到海岸。海底鉆井平臺有鉆井、動力、通訊、導航等設備,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員生活設施。

在今年夏秋兩季汽油價格持續飆升的時候,很多開車的人大大減少了開車的次數。他們有的合夥用車,有的坐公交,有的甚至在業務允許的情況下遠程辦公,也就是不出門,通過網絡辦公。壹些美國國會議員將爭論多年的海底鉆探問題擺到桌面上。是應該長期禁止,還是應該廢除聯邦對海底鉆探的禁令,開放更多近海水域供海底鉆探開采油氣?盡管鉆探的支持者認為,擴大海外業務將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但反對者認為,保護區的建立將導致僅生產少量石油,並破壞脆弱的生態系統。美國總統布什於2008年7月解除了強制執行禁令。兩個月後,美國國會宣布26年的禁令已經到期。但在今年的總統選舉期間,海底鉆探仍然是壹個有爭議的話題。

7.乙醇真的比汽油環保嗎?

油價高企,糧價上漲,很容易認為乙醇經濟實惠,可以解決糧食饑荒。

我們都希望控制空氣汙染。乙醇,壹種從玉米或甘蔗中提取的清潔燃料。燃燒過程中只排放少量溫室氣體。使用乙醇作為燃料減少了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但是從乙醇的整體生產過程來看,並不是很環保。

斯坦福大學教授馬克·雅各布森說:“乙醇確實減少了壹些汙染,這是事實,但乙醇也增加了其他東西。”

從玉米中提取乙醇有什麽問題?首先,乙醇比汽油含能量少。這意味著生產和運輸乙醇所消耗的能量大於乙醇所含的能量。此外,種植玉米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耕地。將玉米轉化為乙醇來提取能量,生產產品的過程會向空氣中排放壹氧化碳和其他化學物質,包括甲醛。

乙醇比汽油更易揮發,也就是說,乙醇蒸發得更快,這實際上浪費了能源。

8.環保新名詞“碳足跡”

什麽是碳足跡?碳足跡是壹個人或團體的碳消耗量,“碳”是石油、煤炭、木材等自然資源。“碳”消耗得多,全球變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產生得多,所以碳足跡大,反之亦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跡,碳足跡是指每個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二氧化碳為基礎計算。這個概念以“足跡”這個形象來比喻,說明我們每個人都在天空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壹個人的碳足跡可以分為第壹碳足跡和第二碳足跡。第壹種碳足跡是指使用化石能源直接產生的二氧化碳。例如,壹個經常坐飛機旅行的人會有更多的第壹碳足跡,因為飛機消耗大量的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第二種碳足跡是使用各種產品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費壹件普通商品,由於其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會帶來第二次碳足跡。

雖然碳足跡涉及很多因素。不過,算起來也不難。很多網站都有專門的“碳足跡計算器”。只要輸入相關信息,就可以計算出某項活動的碳足跡,當然也可以計算出壹個月或者壹整年的總碳足跡。碳足跡越大,妳對全球變暖的責任就越大。

無論是個人、組織、商界還是政府,都應該采取措施減少自己的碳足跡,避免不環保的習慣。減少他們的碳足跡應該從每個人做起。氣候變化對壹個國家、壹個公司或壹個社區來說,單獨解決這個問題是壹個巨大的挑戰。國際旅遊組織鼓勵旅行者選擇盡可能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環保方式。據旅遊組織稱,即使是短途旅行,使用空中交通工具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也比使用火車至少高三倍。在城市之間旅行,坐汽車可能比坐高鐵更環保。鼓勵旅行社在給客戶定位時,盡量少聯系客戶;不鼓勵大家坐商務艙;提高飛機上座率,最大限度降低機隊使用壽命。

從自己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註意生活中的細節,我們可以減少“碳足跡”的排放:當我們不使用電腦時,我們應該用待機取代屏保,盡可能選擇公共交通,少買不必要的衣服,用節能燈泡取代白熾燈,使用少用或不用氟利昂的綠色冰箱,用布袋取代塑料袋。

9.“地方飲食”運動

“土食主義者”是壹個新詞。它出現在2005年夏天的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這個詞主要指:只吃離家65,438+000英裏(約65,438+060公裏)範圍內生產的農產品。2008年,“本地餐”在美國許多地方開始流行。

這是壹種新的糧食消費趨勢。它的重點是自我修養,或在家附近生產和加工的食物的消費。這壹趨勢也將焦點從“有機”食品轉移到了“本地”食品。重點關註食品的原產地和農作物的采後處理,如包裝、運輸、冷藏等。與之前的“有機”不同,它更註重如何培育作物。這種趨勢是為了應對能源的浪費和有機生產的困境而跳出來的。但也試圖保護生活外圍的農地和小農,重新建立人與人(生產者與消費者、社區居民)之間的各種關系。

許多人願意參加這場運動。有些人不再相信有機認證標準,不想把石化能源浪費在食品上,於是選擇了新的出路——就地取材。認為當地食物是季節性的,不需要長途運輸和冷藏,但感覺味道和營養更好。能源在當前工業化的糧食系統中被浪費,許多人厭倦了現有的耗能的糧食生產方法。有些人想通過這種方式支持當地的農業。其他人加入是出於政治、經濟或環境原因。

在食品宣傳中,“土產”已經成為現在的流行詞。壹些美國商店,不管他們如何定義“本地”,當他們購買本地商品時,甚至選擇農場。農貿市場也變得流行起來。壹般來說,這些農貿市場通常每周在壹個大的空地上交易壹次。壹些人在自己家裏或社區花園種植食物。壹些餐館也加入了支持本地食物的運動。全國餐館協會報告說,美國人對本地生產的產品有巨大的需求。

10,關於全球石油產量峰值的爭議

早在1953年,美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地質學家哈伯特就大膽預測,美國石油產量將在1969左右達到峰值,達到峰值後將繼續下降。雖然當時很多專家質疑他的預測,但是在1970,他預測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此後,石油專家將這種情況稱為“石油峰值”。

後來經過坎貝爾、西蒙斯等人不遺余力的宣傳,“石油峰值”理論深入人心,很可能成為主流輿論。2008年的壹段時間,隨著當時油價的飆升,石油的“峰值論”再次引發爭議。所謂石油“峰值理論”,是指全球(或某壹地區)石油產量達到最高產能並開始下降,導致預期價格上漲,最終推動實際價格上漲。按照這個理論,只要能找到最高點,就能算出當地還能產的油,按照需求能維持多少年。雖然對於全球石油產量的峰值何時到來還有很多爭議,但大多數人都知道遲早會到來。

但這個看似簡單的理論並沒有被很多石油專家接受。根據這個理論,早在2005年2月的某壹天,地球上的第100億桶原油就被消耗掉了。這只是地球總產量的壹半,也就是說從那天開始,地球的石油產量開始不可逆轉地逐日減少。事實上,除了沙特阿拉伯,許多石油出口國近年來都面臨著減產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油價的不斷上漲,“石油峰值”理論受到了重視。

有些專家並沒有嚴格區分“峰值理論”和“衰竭理論”。在他們眼裏,問題的本質是壹樣的:隨著供應量的減少,價格會越來越高。如果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238萬億桶,日消耗量為8000萬桶,這些石油什麽時候會用完?答案永遠不會用完。因為當油價過高時,人們會轉而使用它的替代品作為燃料。剩下的油不會因為開發成本太高沒人開發而用光。從歷史上看,木柴和煤炭並沒有帶來人類的末日,我相信石油也不會。

《時代》雜誌公布了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

65438年2月9日,《時代》雜誌公布了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今年投入使用和關停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高居榜首,中國神七航天員也榜上有名。

1.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

今年9月,27公裏長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首次啟動。當時有人懷疑世界上最大最強的粒子加速器和對撞機會形成壹個人造黑洞,可以吞噬整個地球。當然,沒有哪個頭腦清醒的科學家會認真對待這種擔憂,但他們確實期待大型強子對撞機能夠像之前宣傳的那樣運行,重現宇宙大爆炸後的場景。

起初壹切順利,但後來氦泄漏導致大型強子對撞機在開啟後不到兩周就關閉了。目前修復還在進行中,估計明年6月粒子會再次快速自旋。

2.鳳凰號登陸火星

過去所有在火星軌道運行或著陸的探測器都沒有到過火星的極地,而極地是儲存冰水最多的地方,所以這裏也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找到生命跡象的地方。今年5月,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鳳凰號探測器在火星北極著陸,並開始挖掘、取樣和分析其周圍環境時,這壹切都發生了變化。雖然鳳凰號探測器還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證明火星上存在生命,但它為火星曾經有水並且富含有機生命的說法增加了更多證據。因為鳳凰號很難在火星上熬過嚴冬,所以在5438年6月+065438+10月停止運行,被埋葬在紅色星球上。

3.科學家創造生命

要說卑微的生物是細菌,基因組只有幾十萬,身體結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但是,還是有人想創造壹個。這就是因參與繪制基因組圖譜而聞名的遺傳學家克雷格·文特爾所做的。文特爾首先將582,000對基因組縫合在壹起,形成了制造壹種新細菌所需的基本遺傳信息。他接下來要做的第二步是將這個DNA片段植入壹個沒有遺傳物質的生物體,看看這個生物體是否能被激活。文特爾毫不懷疑它會成功,因為所有的軟件設計師都知道,如果妳知道如何編寫代碼,妳幾乎可以讓它做任何事情。

4.中國宇航員在太空行走

今年9月,中國將宇航員送入太空軌道,並進行了艙外活動。可能有人不在乎,因為美國人早在1962就把宇航員送上了太空。然而,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步伐是驚人的:2003年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2005年,兩名宇航員被送入太空;三名宇航員今年第三次進入太空進行太空行走。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短短五年取得這樣的成績,都是很了不起的。而且中國的“嫦娥壹號”探測器目前正在繞月飛行,他們也打算在2020年前登陸月球。妳不覺得這是件大事嗎?那妳壹定沒看過奧運會。

5.大猩猩的數量超出了預期

這對瀕臨滅絕的西非低地大猩猩來說絕對是壹個難得的好消息——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今年夏天進行的最新調查發現,野生大猩猩的數量比最初猜測的要多得多。據信剛果* * *北部的森林和沼澤中有125000只大猩猩,是之前估計的兩倍!但是,沒有雙喜臨門。鄰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爭已經蔓延到維龍加國家公園,直接威脅到那裏大約350只山地大猩猩的生存,而世界上山地大猩猩的數量只有700只左右。

6.新發現的系外行星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壹直認為太陽系外有許多行星圍繞其他恒星運行,但直到1995年,他們才開始發現這些所謂的“系外行星”。只是這些行星非常大,離母星很近,不可能有生命。今年6月,瑞士天文學家米歇爾·梅傑(Michel Major)發現了45顆小得多的行星,其中壹顆只有地球的4.2倍大。雖然它們中的大多數也處於熱軌道,但梅傑發現壹些行星的軌道很大,這使得這些行星的表面溫度較低,這意味著這些行星適合居住。今年6月5438+065438+10月,美國和加拿大的兩個研究團隊發現了四顆系外行星,並首次拍攝了系外行星的可見光和紅外照片。

7.隱形鬥篷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兩個研究小組今年分別發明了兩種可以改變光線方向的材料,在人類“隱身衣”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這是兩種納米材料,壹種是用納米金屬網狀結構來反轉光的方向,另壹種是用細長的納米銀線。科學家稱它們為“超材料”,因為它們的合成結構具有自然物體所不具備的特性,比如負折射率。當然,目前的研究還只是實驗性的,要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8.有可能復活猛獁象。

壹團頭發成了國際社會關註的新聞,這樣的事情不多。但是今年6月5438+065438+10月,這樣的新聞真的出現了。美國科學家通過猛獁象的毛發成功破譯了這種史前巨獸80%的基因組。遺傳密碼讓科學家對猛獁象的進化有了新的理解,並表明它們比以前認為的更接近現代大象。這種暗淡的毛發讓科學家在復活猛獁象的道路上又前進了壹步。

9.科學素養有所提升。

妳不覺得美國人比以前聰明了嗎?從1979到2006年,擁有“科學素養”的美國成年人比例翻了壹番,達到17%。密歇根大學政治學教授今年進行的壹項調查發現,這壹數字再次增加,但增幅非常小。目前,25%的美國人被認為具有“科學素養”。

研究人員表示,這壹結果意味著,美國每周只有1/4的成年人能夠閱讀和理解《紐約時報》科學版刊登的故事。要知道,美國對普通選民的要求是了解或精通全球變暖、幹細胞研究等復雜問題。看來,即使公眾的科學素養提高了,但大多數人還是不達標。

10.發現“第壹家庭”

壹組考古學家最近在德國發現了已知最早的“核心家庭”的遺跡。他們是壹對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兒子,生活在4600年前的石器時代。這家人可能死於敵對部落的襲擊。考古學家通過檢測他們骨骼的DNA片段確認了他們的身份。這兩個男孩分別只有8歲和4歲。這壹考古發現表明,現代家庭價值觀在英國巨石陣建立之前就已經繁榮起來了。

布裏斯托大學考古學系主任帕克博士說:“這是壹個特別重要的發現,因為我們可以首次確認壹個合葬的家庭。之前發現的墳墓裏也壹起埋葬了數百具屍骨。這座墳墓可能是家庭重要性上升的分水嶺,因為之前的證據表明,可持續的財富是這壹時期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

  • 上一篇:80後有哪些著名的女作家?
  • 下一篇:有哪些好的房地產評估公司?什麽樣的房子需要評估?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