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2008年的次貸危機對中國有什麽影響?大神們,救命

2008年的次貸危機對中國有什麽影響?大神們,救命

今年,受美國經濟衰退和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趨勢明顯放緩,各種不確定性增加,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在全球化背景下,這些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國經濟,使中國經濟面臨更大的外部風險,給中國宏觀調控帶來新的挑戰。到現在為止,次貸危機對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全球通脹會給我們帶來什麽壓力?應該如何看待國際經貿環境趨緊?從本期開始,本版將連續推出“外部影響到底有多大”系列報道,從多個角度分析外部形勢變化對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和潛在影響,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關註並共同探討。-編者:“持續多年的世界經濟繁榮周期是否即將結束?”著名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的問號代表了人們對2008年全球經濟走勢的擔憂。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美國經濟面臨衰退,影響日益加深。次貸危機對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有多大?我們如何應對這種外部風險和挑戰?“多米諾骨牌”已經波及到中國,外需的力量可能會下降。山東省濟南市股民劉先生最近很郁悶。半年來,股市“跌無止境”,他的賬面縮水50%。“像我買的中金嶺南,去年達到70元,現在跌到30元左右。要說中國沒有壞消息,我覺得跟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恐慌有關。”自去年6月5438+10月以來,壹向封閉良好的中國a股市場壹直震蕩下行,上證綜指至今跌幅超過40%。雖然不能完全歸咎於次貸危機,但這股寒流無疑在增加資本市場的不穩定性,引發全球股市大起大落,嚴重影響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次貸危機引發了“9.11”迄今為止最大的金融市場動蕩。美元貶值,信貸萎縮。據估計,危機將導致超過8000億美元的金融損失。全球多家金融機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部分中資銀行也未能幸免。根據貝爾斯登的估算,在最近的次貸危機中,6家中資銀行損失約49.3億元。隨著次貸問題的進壹步暴露和世界經濟的放緩,這種損失可能會增加,直接影響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中國“走出去”企業的壹系列海外投資收益。值得註意的是,在危機的沖擊波中,作為世界經濟引擎的美國經濟的放緩,將誘發全球經濟和貿易的整體放緩,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的外需動力可能下降。中紡國際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生產最大的問題變成了訂單不足。”受危機影響,美國房市低迷,失業率增加,消費者信心受挫,購買力下降。這個全球最大進口國目前的進口增長乏力。中國經濟高度外向型,美國是我的重要貿易夥伴,對美出口明顯受阻。上海新聯紡織公司今年減少了20%的美國客戶訂單;浙江卡森集團估計,危機使其年出口額減少了2000萬美元。廣東、江蘇等出口大省對美出口均大幅下降。據統計,我對美出口壹季度僅增長5.4%,二月份甚至下降了5.3個百分點;對歐洲和日本的出口也大幅下降。專家指出,如果外需動力下降過快,將影響國內經濟的穩定性。次貸危機給中國宏觀調控帶來了壓力。自去年9月以來,美聯儲已連續6次降息,基準利率已從危機之初的5.25%降至2.25%,還有很大的下調空間。中美利率倒掛,不僅會加速美元貶值,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還會使全球熱錢繼續湧向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認為,大量熱錢會加大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投資,更多外資會加劇流動性過剩,更容易助長投資增長過快的風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丁誌傑教授擔心,這將使中國從緊的貨幣政策面臨兩難境地。影響還是有限的,國民經濟有望穩定增長。目前,次貸危機的影響仍在蔓延,仍難以準確預測其走勢。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經濟很難“獨善其身”,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惕,但也有不少專家指出,不必過於悲觀。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次貸危機的影響何時見底取決於美國的救市措施是否到位,但相信不會出現類似1929大蕭條的情況。由於次級貸款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屬於少數,預計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輕微的。中國工商銀行負責人表示,工行現有次級債券確實存在市值浮虧,但浮虧並不大,工行完全有能力承擔。據專家分析,中國與國際金融體系的隔絕程度高於大多數新興經濟體,因此不會受到外部經濟衰退的太大影響。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也指出,次貸危機是影響中國股市的重要外因,但決定股市走向的內因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本面。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保持約65,438+00%的增長率,奧運經濟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將進壹步刺激內需的增長,並為抵禦外部風險提供緩沖。匯豐銀行最新調查顯示,內地中小企業對年內中國經濟前景仍持樂觀態度,大部分願意增加投資、貿易額和員工。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速每下降壹個百分點,中國對美出口將下降5-6個百分點。但中國對美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不到20%,對美出口依存度在下降。開拓多元化新興市場成果喜人。過去“美國打噴嚏,全球感冒”的連鎖反應正在逐漸減弱。此外,中國商品出口競爭力與日俱增,在發達國家很吃香,市場需求彈性小,對其他國家產品的替代不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羅斯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70%,其中中國的貢獻將首次超過美國,這不僅將擴大中國的發展機遇,也有助於平衡全球經濟增長的來源。只要世界經濟和貿易不大幅放緩,中國出口仍有增長空間。有專家指出,外需動力下降,從積極方面看,意味著中國貿易順差趨於穩定甚至減少,國際市場流動性收縮將逐步減輕中國的輸入性通脹壓力。為了應對危機,我們必須主動減少國際市場波動造成的損失。次貸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災難,形勢緊迫,無法回避。能否將各種風險和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取決於能否及時應對,主動解決危機,化不利為有利。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專家指出,當務之急是采取有針對性的有力對策,包括繼續密切關註事態發展,加強研究分析,盡可能準確地估計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對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影響;在正確判斷世界經濟下壹步走勢及其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基礎上,適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的規劃,統籌考慮貨幣、金融、貿易、匯率等政策內容;註意從危機中吸取教訓,系統分析國內住房抵押貸款的結構,特別是總結長期低利率下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帶來的危害,防止國內出現類似問題;加強對境內企業特別是金融機構投資境外市場的風險預警和監管機制,努力減少國際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次貸危機提醒了我們,國內的金融體系非常脆弱,應該盡快想辦法補救。外部經濟環境趨緊,要求我們切實調整經濟結構,更加註重以內需為主導,多管齊下刺激消費。同時,也把我們推到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十字路口。中國經濟正面臨嚴峻考驗。次貸危機沖擊全球金融市場(延伸閱讀)6月,65438+今年10月,美國花旗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出現1998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該公司宣布第四季度虧損98.3億美元,或每股虧損65,438美元+0.99美元。5438+10月,日本四大證券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2007年4月至5438+2月的三個季度,日本瑞穗證券公司虧損高達1967億日元;三菱UFJ證券公司凈利潤減少33.3%,僅為65,438+0,865,438+0億日元;野村證券公司凈利潤888億日元,同比減少37.7%;大和證券公司凈利潤減少11.3%,為593億日元。5438年6月+10月,瑞士銀行公布2007年第四季度虧損6543.8+04億瑞士法郎,創歷史最高虧損記錄。今年2月,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Korea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表示,截至去年65438+2月末,韓國有7家銀行遭受了與美國次級貸款相關的損失,金額高達5.63億美元。4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將擴大,全球次貸及相關證券的總損失將達到5650億美元。如果加上與商業地產、消費信貸和企業貸款相關的證券,潛在損失總額可能達到9450億美元。
  • 上一篇:德安乳業
  • 下一篇:失去蔚來之星後,北京亦莊國投的精彩投資邏輯令人驚訝。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