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2009年工作回顧2010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2009年工作回顧2010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區經濟發展最困難的壹年,也是取得顯著成就的壹年。壹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在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壹系列政策措施,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據初步統計,全區生產總值9725.8億元,同比增長16.9%。地方財政總收入1,378.1億元,增長24.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9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938元,分別增長9.8%和6.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5%以內;節能減排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

壹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重要著力點。全年完成總投資5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7386543.8億元,增長33.8%,對經濟企穩回升發揮了重要作用。努力優化投資結構,引導資金投向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大唐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中石油500萬噸煉油產能擴能改造等壹批有利於產業升級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進壹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新增公路3400公裏,其中高速公路300公裏。新開工鐵路裏程2600公裏,呼和浩特至北京、通遼、赤峰至北京快速客運通道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二連浩特新機場和通遼、滿洲裏、錫林浩特機場擴建工程竣工。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獲國家批準。農牧業、社會事業、節能減排、生態建設、民生等領域投入大幅增加。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認真落實家電、汽車、農機下鄉等刺激消費的政策,積極培育消費熱點,擴大城鄉消費市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5億元,增長19.2%。

堅持把保護行業和企業作為保增長、保就業的關鍵。12促進工業增長的政策措施已經制定實施,在較短時間內遏制了工業增速的大幅下滑,呈現逐月加快、趨穩的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400.5億元,增長24.2%。電力多邊貿易、大用戶直供、易貨貿易聯動、生產適銷對路產品等針對性措施的及時制定和實施,幫助企業改善了生產經營狀況。逐壹采取聯合重組、幫扶等措施,使停產半停產企業基本恢復生產,符合產業政策,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實施了壹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有效緩解了“融資難”等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2009年末,全區中小企業貸款余額6543.8+0.8億元,增長465.438+0%。取消了壹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緩繳或減免了困難企業的社會保險費,減輕了企業負擔。積極發展現代農牧業。面對多年不遇的幹旱和農產品市場異常波動的不利影響,采取措施確保農業和畜牧業生產獲得好收成。糧食總產量達到396億斤,歷史第二高產年;畜牧業總存欄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億頭以上,牲畜出欄量和肉類產量大幅增長。現代農牧業加快發展,設施蔬菜和設施馬鈴薯種植面積均超過百萬畝。優質高產作物和良種牲畜比重持續提高,新增有效灌溉面積和節水灌溉面積創歷史新高。農牧業產業化穩步推進,奶業產銷基本恢復正常,羊絨臨時收儲政策初見成效。強化惠農牧政策,落實各類補貼資金75.9億元,比上年增加6543.8+0.5.4億元。補貼資金全部實行“壹卡通”發放,受到農牧民歡迎。

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煤炭、電力等傳統產業穩步增長,原煤產量達到6億噸,電力裝機容量達到61萬千瓦,分別增長22.8%和22.7%。送出電量960億千瓦時,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壹。新能源、裝備制造、現代煤化工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風電裝機2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超過500萬千瓦,居全國首位;裝備制造業增長40%以上;壹批技術水平高的煤轉化項目開工,煤化工形成560萬噸甲醇當量的產能。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在制造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等領域取得了壹批國內領先的技術成果。大力淘汰落後產能,關停小火電機組20萬千瓦,淘汰水泥產能360萬噸。煤炭安全生產水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加快服務業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3695.4億元,增長15%。商貿流通業繁榮活躍,交通運輸業穩步回升,旅遊、物流、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新增貸款6543.8+0784億元,是上年的兩倍。小額貸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快速發展,引進區外金融機構取得新進展。生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面積13萬多畝,比常年增加300萬畝。草原建設總規模達到5665438+萬畝,依法劃定基本草原8.4億畝,新壹輪草原普查全面啟動。水土流失治理面積723萬畝。節能減排取得顯著進展,初步核定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7%左右,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0.8%和2.58%,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全區火電機組全部完成脫硫改造,新增汙水日處理能力22.93萬噸,進壹步改善了重點流域和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煤火區、塌陷區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穩步推進。

(四)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引入國電集團註資40億元重組蒙能公司,讓蒙能公司脫胎換骨。呼星電網整體劃轉至國家電網公司,成立內蒙古東部電網公司,擴大了輸電能力,將對自治區輸電通道建設和東部聯盟城市煤電資源開發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資源改革取得新突破。依法征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為合理補償礦區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修復做出了初步探索。煤炭資源配置政策進壹步完善,有力促進了產業優化升級。金融領域的改革得到了顯著推進。內蒙古銀行的成立對當地金融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大興安嶺國有林區剝離和輔業改制取得重大突破。草牧場適度規模經營和農牧民合作組織發展明顯加快。積極推進水利管理體制改革,搭建水利建設投融資平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成立了內蒙古出版集團和影視集團。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展開,自治區政府部門“三定”基本完成。事業單位全員聘用制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實行績效工資制度。積極應對就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制定實施了穩定就業崗位、以創業帶動就業、擴大就業培訓規模、提供就業援助、加強就業服務等壹系列積極的就業政策,有力地促進了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65438+60萬人;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235萬人,其中轉移就業6個月以上的654.38+0.68萬人;培訓65萬城鄉勞動者。組織實施了服務基層、儲備人才、擴大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計劃,使8萬多名高校畢業生就業。積極開展對“零就業家庭”、“零轉移家庭”、“4050人”等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

社會保障工作紮實推進。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增加21.3萬人和1.932萬人,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全部納入城鎮醫療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實現自治區級統籌,國家和自治區新型農村牧區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啟動,參保人數達到1萬人。新農合參合人數達到12萬人。城鄉低保水平進壹步提高,202萬低收入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積極推進醫療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工作,加快社會福利項目建設,進壹步提高優撫對象和農村五保戶生活補助標準。

加快實施民生工程,努力為群眾辦實事。“十項民生工程”總投資377億元,比上年增長1.7倍,惠及15萬余人。其中農村牧區公路投資97億元,新增連接蘇木鄉鎮公路60條,連接嘎查村公路1004。解決了12300農牧民的用電問題;投入各類扶貧資金6543.8+0.44億元,扶持低收入農牧民6543.8+0.5萬人;國有林區、墾區和煤礦棚戶區開工建設401萬平方米。撥付資金6543.8+004億元,比上年增長46%,“十件實事”全面落實。城市低保標準每人每月提高45元;農村牧區低保標準每人每月提高18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25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95萬人;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6.4%;教育資助政策惠及36萬名困難大學生;農牧業保險實際覆蓋面積6041萬畝,增長34%;解決了654.38+0.2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取消地方收費項目108項,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1.6億元;籌集廉租住房5萬套,其中新開工4.2萬套,保障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3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免除義務教育學校寄宿生。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各級各類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進壹步提高,辦學條件持續改善。組織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對牧業旗農村貧困家庭和中職學生實施免費教育。高等教育規模穩步擴大,普通高校在校生達到35萬人。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人才流入地建設取得新進展。初級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開始建設42所縣綜合醫院、110蘇木鄉鎮中心醫院和59所社區衛生機構。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穩步推進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大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力度,穩定低生育水平。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規劃建設了壹批重大文化設施項目。藝術創作繁榮活躍,文化遺產保護得到加強,元大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已經啟動。農村(草原)書店、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紮實推進。體育事業穩步發展,我區運動員在第十壹屆全運會上取得好成績。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進壹步鞏固各民族團結進步、* * *繁榮發展的局面。深入推進平安內蒙古建設,圓滿完成國慶60周年安保維穩任務。國防動員和人民防空工作穩步推進,軍民關系更加和諧。信訪工作得到加強,矛盾糾紛調處機制不斷完善。努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履行職責,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的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政務公開取得積極進展,法制宣傳教育進壹步推進。加強行政監督,確保了中央和自治區擴內需、保增長等重大決策的有效落實。加強預算執行、政府投資和專項資金審計,進壹步規範資金運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自治區又好又快發展註入了強大動力。

各位代表,過去的壹年,我們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和各種不利因素的嚴峻考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這些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各族幹部群眾頑強奮鬥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向壹切關心和支持內蒙古現代化事業的同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壹是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壹些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仍然困難,經濟效益沒有明顯改善。基數比較大,實現投資增長的難度比較大。二是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產業結構單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不協調,非資源型產業發展滯後,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體系尚未建立;產業延伸不足,“原名牌”和初級產品比重高,資源深加工能力弱;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不發達;農牧業基礎還比較薄弱;服務業發展水平有待進壹步提高。三是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不協調,城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在下降,收入水平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部分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許多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亟待解決。第四,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水平有待進壹步提高。城鄉差距擴大,地區間發展差距明顯,社會事業亟待加強;脆弱的生態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壹些地區的生態環境還在惡化,生態保護建設任重道遠。第五,政府需要進壹步加強自身建設。政府工作與形勢要求和人民期待還有很大差距。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對薄弱,還存在虛報浮誇、形式主義、鋪張浪費、以權謀私、消極腐敗等現象。我們壹定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解決好這些問題,決不辜負各族人民的期望和信任!

  • 上一篇:潮汕藥王馬興田:膨脹300億坑慘5萬人,就為了滿足兒子買幾千萬的超跑?
  • 下一篇:2020年招商引資工作計劃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