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轉型的時候到了,東風的“十四五”已經構建了新的藍圖。
開幕式上,東風公司第十四個五年計劃正式發布。作為汽車產業的“國家隊”,東風公司將立足發展新階段,全面、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和服務發展新格局,聚焦高質量發展,聚焦綠色、低碳、數字智能兩大戰略方向,突出自主開發、深化改革、強化協同、創新驅動四大戰略任務,完善整車業務,強化科技板塊,拓展服務生態,不斷通過科技創新為消費者美好汽車生活賦能。
“十四五”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在打贏東風建設優秀仗,實現“三個領先、壹個率先”的前提下,進壹步把東風的發展提升到壹個新的高度,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壹流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就是“六個創新壹個加強”,即管理質量上新臺階,自主事業有新突破,新事業建新優勢,核心能力提升,業務布局優化,共享上新臺階,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其中,綜合市場占有率達到16%以上,主要商用車企業建成優質行業TOP1企業,主要自主乘用車企業位居行業第壹,戰略性新興業務營業收入達到集團總收入的30%以上。
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延峰發布東風公司“十五”計劃。
為此,東風將構建“壹主體兩翼”的業務格局,以“壹主體”為整車業務,“兩翼”為科技板塊和服務生態。“以‘壹主’為載體,引領和推動‘兩翼’發展,用‘兩翼’發展提升‘壹主’發展水平,實現良性循環,夯實企業發展基礎,加快向優秀科技企業轉型。”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延峰強調。
聚焦整車業務,深化商用車業務轉型,進壹步延伸價值鏈,實現提質增效和市場份額同步提升。新布局高端重卡“驍龍”項目等。,打造中重卡、輕卡、廂式車、皮卡四大電氣化平臺;推動自主乘用車業務轉型升級,建設DSMA節能汽車平臺,S1、S2、S3、MORV等四個純電動平臺。藍兔將打造產銷20萬輛的新能源標桿企業,樹立東風新能源品牌高端引領者形象;m企業成為倡導高端電動越野文化的引領者;東風沈峰秉承“科技驅動”的品牌理念,產銷達到40萬輛,成為東風自主乘用車業務電氣化轉型的突破口和主力軍。合資乘用車業務夯實東風日產百萬級產銷規模,推動東風本田高質量跨越百萬級臺階,組建兩個百萬級合資機構,推動神龍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
藍兔免費自動駕駛汽車亮相2021東風汽車品牌秋季發布會。
科技部門,著力提升科技創新戰略水平。打造“龍慶”和“馬赫”綠色低碳動力品牌。加快新能源核心技術和資源掌控,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共享平臺、電子架構、氫能產品。開展動力鋰電池電芯和燃料電池資源合作,研究下壹代動力電池核心技術和前瞻性資源布局,推進產品商業化運營。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網絡產品。車聯網技術使新車裝載率提高到80%以上。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並行采用漸進式和跨越式技術路線。L2-L3新車普及率提升至50%以上,L4智能駕駛汽車實現大規模示範運營。構建車雲網、車內網、車際網三網融合體系,推進“人-車-路-網-雲”信息融合,實現協同智能交通和高水平自動駕駛應用。
服務生態方面,構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東風向“產品+服務”轉型。圍繞“服務人”、“服務車”、“服務車主生活”,構建汽車全生命周期用戶服務生態圈;提升T3旅遊業務規模,力爭成為中國旅遊行業第壹B2C模式。為自動駕駛智慧物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探索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新模式;提供“可充電、可替換、可升級”的能源解決方案,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與戰略合作夥伴共建能源生態系統,構建全棧智慧能源服務生態系統;通過汽車金融、供應鏈金融、公司金融、保險業務的全面布局和協同,構建服務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體系。
朱延峰表示,為確保重點行動的實現,東風將在“十四五”期間繼續加強核心能力建設,加快構建強大的市場洞察和科技創新能力、營銷能力、品牌力、數字化能力、綠色智能制造能力和現代公司治理能力。
在提升市場洞察和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十四五”期間,東風公司在R&D投資1000億元,自主品牌R&D投資力度不低於6%,重點加強新能源智能網聯的建模能力、測試能力、軟件技術和軟件工程能力建設。
朱延峰進壹步指出,“十四五”規劃已經實施,人才的保障尤為關鍵。到“十四五”末,東風公司科技人才比例提高到1/5左右,五大化工行業人才規模翻了壹番,占科技人才的1/3,培養了壹批行業前30名的人才。
開放和共同創造,其潛力已成為,五個戰略合作,爭奪壹個新的軌道。
當前,汽車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深入演進,“五業壹車”、“壹車連四網”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在開幕式上,東風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黃偉宣布了五項戰略合作,以加速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領域的布子。
五項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以電池租賃、運營、大數據分析與管理、技術服務、電池梯級利用為核心,東風公司、中國壹汽、中國三峽、武漢經開區共同出資8億元成立電池管理技術公司。未來五年,累計總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6543.8+0000億元以上。通過電池管理和儲能、充電和換電站,構建新能源管理體系,推動建立全國統壹的電力交換標準。
啟動近壹年的東風自動駕駛試點項目迎來突破。該項目R&D總投資超過1億,由東風公司和武漢開發區牽頭,以武漢開發區為核心,輻射武漢重點區域,打造中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場景最豐富、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示範運營平臺。在壹期項目投入60輛自動駕駛車輛,測試裏程超過654.38+0萬公裏的基礎上,二期項目正式啟動。未來兩年,將逐步投入不少於200輛自動駕駛車輛,並推廣到武漢重點區域進行大規模示範運營。未來五年,智能網聯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6543.8+0000億元,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6543.8+0000億元。
在汽車芯片、智能駕駛等領域,東風公司與中國信科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重點關註汽車芯片、智能駕駛、通信基礎設施和示範運營等四個領域,通過聯網為智能汽車賦能。同時,雙方將發揮央企“鏈長”作用,將以汽車MCU芯片為核心,共同建設汽車芯片聯合實驗室,推進汽車級MCU芯片在武漢的布局。
東風公司與松山湖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建立聯合實驗室。在聯合實驗室框架下開展項目研究、技術合作和推廣。聯合實驗室將提前啟動高強韌性輕合金輕量化技術、多孔陶瓷無焰燃燒技術、磁性功能材料和傳感器開發等研究。
同時,為促進我國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和核心技術的掌控,東風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建立了先進材料聯合實驗室,搭建了先進材料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的技術工作平臺,促進了科研成果的應用、業務發展和技術進步。聯合實驗室首批合作項目聚焦東風高端電動品牌“藍兔”新技術、新材料應用需求,開展七項研究項目,賦能中國自主品牌向上發展。
智慧物流,其局已開,東風商用車生態品牌“坤悅”應運而生。
獨立東風,創新動力。針對物流行業對綠色低碳、智能、安全、高效車輛的需求,東風商用車交付純電動中重卡超過2000輛,累計交付量行業第壹;氫燃料中重卡在雄安、北京、天津等地批量交付;L4級無人駕駛卡車在港口投入示範運營,東風商用車在為用戶打造綠色智慧、高性能、高價值的優秀產品方面打開了局面。
不止如此,新業態帶來新需求,生態品牌“坤悅”應運而生。“我們對當前行業需求的理解是五個‘多’,使用場景、多能路線、多層次智能、多合作夥伴、多需求模式。”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瑋表示,此次發布的“鯤鵬”寓意“鯤鵬飛躍,馳騁萬裏”,寓意創新與超越。秉承“開放、合作、共贏”的生態發展理念,東風商用車將根據不同場景打造壹系列“綠色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包”,並發布首批“換電物流整體解決方案”和“L4智慧港整體解決方案”。
& ltp style="tex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