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都邦財險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公司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8%,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由上季度的B級降至D級..根據償付能力監管要求的相關規定,都邦財險屬於償付能力不達標的保險公司。
另外,從業務結構來看,都邦財險保費收入最高的險種是車險業務。近三年公司車險保費收入占比超過75%。但車險業務占比高也帶來了較大的承保虧損。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辦法(二)》(以下簡稱“償二代”)壹季度正式實施,給很多中小保險公司帶來了很大壓力。此前,銀監會表示,對於受影響較大的保險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過渡政策,允許部分監管規則逐步到位,最遲在2025年前全面實施。
都邦財險是第壹家公開表示已申請過渡性保單的保險公司。今年3月21日,銀監會償付能力監管部正式批準授予都邦財險2023年至2024年三年過渡期保單。
2023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都邦財險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65,438+0.38%,較上季度提升65,438+0.6個百分點。雖然從償付能力充足率的角度來看還是合格的,但是從風險評級的角度來看,都邦財險已經從2021四季度的B級降至2023年壹季度的D級。綜合來看,都邦財險的償付能力還是比較著急的。
針對如何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問題,都邦財險透露,公司在改善經營狀況的同時,正在積極推進資本補充計劃。近期將通過增資擴股,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將大幅提升。
今年5月,都邦財險公布增資方案,表示公司全體股東將以現金方式出資4億元。增資擴股後,公司註冊資本將由目前的27億元增加至365,438+0億元。
但從保險公司的長遠發展來看,增資補血只是實現資本充足、滿足發展的最直接方式。要實現可持續經營,提升核心競爭力,就要提高造血能力。
車險業務轉型之路阻且長。
公開資料顯示,都邦保險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本27億元,註冊地為吉林市,目前在國內擁有32家分公司。
查閱年報數據發現,其經營狀況並不突出。繼2017年微利之後,從2018年到2021年,開始連年虧損,分別實現凈虧損8800萬元、6700萬元、4000萬元和2.43億元。
伴隨著凈利潤的虧損,都邦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不斷下滑。2018至2021,其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38.47億元、38.58億元、37.85億元、35.53億元。
都邦財險非常依賴車險。2018至2021,都邦財險車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2.25億元、365438+98億元、30.49億元、26.7億元,車險占整體業務的比重保持在75%以上。高比例的車險業務也帶來了較大的承保虧損。2018至2021,都邦財險車險承保利潤分別為-2.6億元、-216萬元、-18萬元和-4.05億元。
今年7月,都邦保險召開2023年上半年經營分析會。總裁紀表示,產品方面,車險兩項費率之和(賠付率和傭金率之和)大幅下降,目前經營狀況向好,但下半年仍存在保費和成本雙重壓力。意大利健康保險今年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仍然處於負增長趨勢。
今年上半年,都邦財險意外險和健康險的總簽約保費為654.38+0.44億元,僅占總簽約保費的8.54%。值得註意的是,2021年,都邦財險意外傷害險和短期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分別為2.92億元和0.50億元,承保利潤分別為-0.35億元和-0.02億元,均出現承保虧損。
眾所周知,隨著車險綜合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小保險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由此,保險公司紛紛走上轉型之路。雖然都邦財險也在探索發展非車險業務,但這種轉變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