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海康威視召開業績說明會。近千名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參會,這在其他上市公司中非常罕見,足以說明海康威視的江湖地位。
海康威視4月17日發布的《2020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康威視”)成立於2001 11。成立之初以音視頻壓縮卡為主營業務,逐步發展成為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
截至2020年6月5438+2月31日,海康威視在中國大陸擁有32個省級業務中心,在港澳臺及海外國家/地區擁有66個分支機構。公司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於155個國家和地區,服務於70多個行業。
海康威視表示,近兩年,由於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以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半導體產能不足,多個行業出現明顯的供應短缺。2021外部環境依然復雜,美國制裁繼續對中國企業產生深遠影響。該公司表示,“面對多重制裁,我們必須嚴肅處理,堅持公開、透明、合規的運營原則”。
第壹季度利潤大幅增長。
研發支出占比逐年上升。
4月16日晚間,海康威視發布2020年財報和2021第壹季度財報。報告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35.03億元,同比增長10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4.38+033.86億元,同比增長7.82%。2020年公司分紅方案為每65,438+00股派發現金紅利8元,現金分紅約75億元。
2021壹季度,受益於市場需求增加和銷售規模擴大,海康威視營業收入13988萬元,同比增長48.36%;凈利潤265,438+0.69億元,同比增長44.99%。
現金流方面,公司2020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654.38+060.88億元,是歷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與當年凈利潤的最高比率。
創新業務發展方面,2020年智能家居業務收入291.9億元,同比增長12.60%;機器人業務收入654.38+0.359億元,同比增長66.95438+0%;其他創新業務收入65,438+08.91億元,同比增長83.49%。截至2020年末,創新業務占公司總收入的9.71%,創新業務正在成為公司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值得壹提的是,近三年來,公司研發支出占比逐年上升,分別從2017年的7.62%、8.99%和9.51%上升至2019年,2020年上升至10.04%。“技術創新是海康威視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營手段。
打造AI開放平臺
致力於促進更多制造商的整合。
“我們做的AI開放平臺是壹個開放的算法訓練平臺,為各種用戶場景下的具體應用提供算法訓練工具。海康在不斷打磨這個工具,積累樣本,積累算法。”當被問及AI開放平臺時,海康威視總經理胡揚中表示,人工智能還是壹個智障的時代,算法需要訓練。“我們在相機中開放了HEOP平臺,可以加載我們自己不同的算法,集成其他公司的算法。我們希望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能夠推動行業更加開放,在嵌入式平臺上更加開放,推動廠商更加融合。”胡揚中說,HEOP做成熟平臺很久了,海康做了三年,不是現在才做。
據悉,早在2018,為了幫助實體經濟用戶實現智能化升級,海康威視推出AI開放平臺,幫助零基礎用戶開發行業智能算法,幫助AI從業者擁有智能硬件和解決方案。
談及AI的落地速度,胡揚中表示,海外的AI拓展比國內慢很多,會有很多阻礙市場拓展的問題。海外市場對AI應用的看法不同,AI應用的發展節奏也不同,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發展路徑也不同。相比較而言,國內應用走得更快。AI的應用是大勢所趨,不僅僅是人臉識別。AI是基礎技術,會在很多方面發揮作用,成本會不斷降低。
那麽,海康是不是已經在扮演AI行業標準制定者的角色了?胡揚中說,現在離標準的制定還很遠。海康沒有制定行業標準的能力,標準相關的事項太復雜。中國有很多行政部門來牽頭制定標準,並不是所有的企業聯盟。
分離螢石進行獨立上市
看好它未來的成長。
從2021開始,海康威視動作頻頻。2021 1,公司公告擬將子公司螢石網絡分拆上市於科創板。截至公告日,海康威視持有螢石網絡60%的股份,是螢石網絡的控股股東。
天眼查資料顯示,螢石網成立於2015,主要從事為智能家居及其他相關行業的物聯網設備管理提供開放雲服務,以及智能家居攝像頭、智能家居、智能控制、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家居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
海康威視表示,控股子公司螢石網絡的分拆上市,可以為公司智能家居和雲平臺服務業務的R&D投資和生產經營募集必要的資金,促進螢石網絡技術水平的提升和業務規模的擴大,為公司做強做優註入新的發展活力,持續為公司股東帶來穩定的投資回報。
關於螢石增長放緩的質疑,公司4月17日回應稱,看好未來幾年螢石的增長。2020年螢石的營收增速不能算是正常經營下的正常增速,因為去年面對C的螢石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所以要看2021螢石能否做得更好。“螢石未來五六年的增長還是比較明確的。”
不受“缺芯”影響
對標華為,面向星辰大海?
“海康目前還沒有產生這樣的影響,但是長期的半導體供應鏈(產能不足)會持續多久,壹年,兩年甚至更長?這種影響會有多大還不確定。”4月17日,在被問及“缺芯”現象是否影響產品正常生產和交付時,海康威視總經理胡揚中回應。
海康威視表示,過去幾年、現在和未來幾年,供應鏈都將面臨巨大挑戰。過去幾年的挑戰來自制裁帶來的不確定性,包括對海康威視和華為的制裁。“過去幾年,我們的應對措施壹直不錯,包括利用高庫存來減輕壹些制裁的影響,並獲得更長的過渡時間。現在供應鏈面臨的壓力就是半導體產能不足帶來的問題。例如,汽車電子產品缺乏半導體導致整個汽車工廠停產,這在過去30年——我們這壹代人經歷的時間裏從未發生過。”半導體不僅是先進工藝供應緊張的問題,常規工藝的產品也面臨問題。
當被問及與朋友的競爭合作關系時,海康顯得格外低調——
有意思的是,海康威視前員工@黑龍_杭和華為前員工@傅曉陽的通信投資發生了變化。4月17日晚,在雪球平臺進行了壹場主題為“海康威視的投資價值分享”的直播。直播中,@黑龍_杭認為海康威視是a股最好的科技公司,未來可以對標華為。“海康是14年的華為,未來是星辰大海。”
主要趨勢是不同的
券商看好其長期發展前景。
據權威調研機構IDC早前報告,到2024年,中國物聯網市場支出將達到3000億美元左右,占全球總額的26.7%,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市場。
作為智能安防領域的領軍企業,海康威視受益於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近年來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反映在a股市場,海康威視自2010上市以來,經歷了長達十余年的牛市,在2021年末達到歷史最高價70.48元,目前股價為57.03元。
在股價上漲的情況下,海康威視的逢高套現意願明顯增強。2021壹季度股東人數由上期末的1990300人增加到23408900人,大幅增加171%。尤其是私募基金領域的“老大”柳峰,壹季度減持了海康威視,高壹林山1號管理的王源基金* *減持了3500萬股。按成交均價計算,減持金額達20.5億元,期末持有市值為6543.8+020.85億元。這也是柳峰最近三個季度首次減持海康威視。
主要趨勢也不壹樣。相比之下,公募壹哥張坤壹季度買入了海康威視。16年4月晚間,上市公司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顯示,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壹季度買入海康威視至少10億元,期末市值超過50億元。
申萬宏源表示,作為國內數壹數二的嵌入式軟件公司,海康威視的長期前景可能被低估。公司已於2020年進入新壹輪增長曲線的“超級拐點”,有望從2021繼續實現高增長。預計2021-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1681億元和208.8億元,是PE的28倍和23倍。目標市值約8000億元,維持買入評級。目前其市值為5329億元。
海通證券預計公司2021至2022年EPS分別為1.74和2.07元。由於公司在安防監控領域的核心能力以及未來在AI和創新領域的擴張潛力,未來有望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給予高於同行業公司的估值溢價,維持“優於市場”評級。
審核:余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