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多個薯片品牌被查出含致癌物?我們還能開心的吃薯片嗎?

多個薯片品牌被查出含致癌物?我們還能開心的吃薯片嗎?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選取了國內外知名品牌的15薯片進行比較試驗。其中,鹽津堡子、三只松鼠、董小姐的丙烯酰胺(2A級致癌物)含量超過2000微克/千克,而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為750微克/千克。

其中,延金普和三只松鼠是上市公司。

截至165438+10月2日收盤,演金鋪子股價為132.65元/股,上漲2.88%;三只松鼠的股價為52.16元/股,下跌3.19%。

三款薯片丙烯酰胺含量超標。

兩家上市公司的業績是不壹樣的。

據媒體報道,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從線上線下選取15薯片,委托專業質檢公司進行比較試驗。經檢測,在安全性指標方面,15薯片的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重金屬汙染物、抗氧化劑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較低。

然而,多種薯片中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卻高於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750μg/kg),其中鹽津鋪、三角樹、董小姐的丙烯酰胺含量超過2000μg/kg。

發酵結束後,11.2,#多個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致癌物#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

紅星資本局註意到,鹽津普字(002847。SZ)和三只松鼠(300783。SZ)都是上市公司。

根據演金鋪子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其前三季度營收為654.38+0.43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4.38+0.89億元。

三只松鼠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營收為72.36543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4億元。

深圳市消委會回應

“丙烯酰胺超標”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從線上線下抽取15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進行比較試驗,發現多個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有致癌物,引發熱議。對此,深圳市消委會回應稱,此類話題和內容表述不當,容易誤導消費者。

此前,深圳市消委會發布的薯片比較試驗報告顯示,部分品牌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超過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但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是“性能指標”而非“安全限量指標”。所以“丙烯酰胺超標”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已經偏離了比較試驗報告的初衷。

高澱粉食物經過高溫處理,有可能形成“丙烯酰胺”,但不必過於緊張。請理性對待。

多家薯片品牌回應

“薯片中普遍存在丙烯酰胺。

165438+10月2日,紅星資本局撥打了三只松鼠的客服熱線。客服表示,丙烯酰胺是高澱粉食品在120以上高溫加工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物質,在薯片中普遍存在。

“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處理(薯片),丙烯酰胺的量控制得很好。壹袋薯片的克重壹般不到50g,實際攝入量比較低。”客服說。

當天,董小姐旗艦店客服也告訴紅星資本局,丙烯酰胺是高澱粉食品在120以上高溫加工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物質,存在於很多熟食中,並非人為添加。

“根據調查,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丙烯酰胺對人體有致癌性;另外,沒有劑量就談毒性是不科學的。”客服表示,消費者每天的消費是有限的,不會對健康產生直接影響。

客服還發來了董小姐薯片的生產廠家浙江小王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王子食品”)的說明函。

說明函稱,目前我國尚無丙烯酰胺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其他標準;小王子食品是嚴格執行膨化食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並保證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

董小姐旗艦店提供的說明函

此外,紅星資本局在公開渠道找到了演金店的客服電話,但無人接聽。演金店證券部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資本局,她需要了解壹下這個事情,目前還不清楚。

還能開心的吃薯片嗎?

專家:無需恐慌。

165438+10月2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技部主任阮也向本市解釋,丙烯酰胺是工業上廣泛使用的壹種材料,主要用於合成壹些高分子材料。消費者擔心丙烯酰胺的危害,主要是因為它是壹種潛在的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經過評估後將其列為2A級致癌物。

“不過,妳也不用太擔心,”阮廣豐說道。2A類致癌物實際上意味著它們可能對動物致癌,但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會對人類致癌。其次,人體攝入的丙烯酰胺量並不多——根據目前的調查數據,我國居民每天攝入的丙烯酰胺量僅為18微克左右,總體是安全的,不必過於擔心。

至於為什麽國內外都沒有相關的指定標準,阮說,要對壹種物質指定標準,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它的危害程度,吃了多少,危害可能有多大,控制起來要花多少錢。“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丙烯酰胺攝入的安全風險其實很低,目前不需要制定標準限值。”

阮還澄清,歐盟制定的薯片基準水平是750μg/kg,是用來督促和指導企業降低丙烯酰胺含量的,並不是限定標準。“事實上,目前歐盟並沒有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所以說薯片中丙烯酰胺超標,其實是對這個參考值的誤解。”

阮建議消費者不要過分擔心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其實薯片這類膨化食品最大的健康風險就是油膩和鹹。這對預防肥胖和高血壓是不利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少吃點。

附:阮訪談

1.什麽是丙烯酰胺?食物中含有,如果食用,對人體有哪些風險?為什麽國際國內都沒有食品中丙烯酰胺限量的法規或標準?

丙烯酰胺是工業上應用廣泛的物質,主要用於合成壹些高分子材料。

人們擔心丙烯酰胺的危害,主要是因為它是壹種潛在的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經過評估後將其列為2A類致癌物。

不過,妳也不用太擔心。

首先說壹下這個2a級致癌物的意義。實際上是說可能對動物致癌,但沒有證據表明會對人類致癌。

其次,我們吃的丙烯酰胺量並不多。從目前的調查數據來看,我國居民每天攝入的丙烯酰胺只有18微克左右,總體是安全的,不必過於擔心。

至於很多人說為什麽國內外都沒有標準,其實對壹種物質規定標準需要考慮的方面有很多,比如它的危害程度,我們吃多少,危害可能有多大,控制起來要花多少錢。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丙烯酰胺攝入的安全風險很低,不需要制定標準限量。

事實上,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壹個國家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這次消耗的750的數據是基準水平,是驗證減緩措施有效性的性能指標,而不是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安全限量。

目前,壹些國家和地區,如食品法典委員會、美國和歐盟,都提出了壹些減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操作指南。比如歐盟提出了壹個指示性數值,是用來督促和指導企業降低丙烯酰胺含量的,並不是限定性的標準。事實上,歐盟目前並沒有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歐盟也在自己的報告中說:這個參考值不受法律法規的限制,不具有強制性。如果超過了,沒有罰款。

2.食品中如何產生丙烯酰胺?什麽是美拉德反應?

之所以會出現在食物中,其實是因為食物中的壹些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還有壹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是在油炸、烘焙、燒烤等烹飪過程中,在高溫的作用下,通過美拉德反應產生的。

美拉德反應是指食物中的糖(主要是還原糖)與蛋白質在加熱過程中發生的壹系列復雜反應,產生褐色物質和芳香物質。這種反應在食物中很常見,我們身邊幾乎所有的烹飪食物都有它的貢獻,比如烤肉、面包、薯條、油條、油餅等。為什麽吃起來又香又好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拉德反應的作用。

3.報道中提到“油炸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控制得很好,烘焙薯片的平均丙烯酰胺含量高於油炸薯片”。不同的烹飪方法對丙烯酰胺含量有什麽影響?

不同的烹飪方法仍然對丙烯酰胺的產生有影響。

丙烯酰胺的產生主要與溫度和加熱時間有關。壹般來說,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產生的丙烯酰胺越多。比如油炸、燒烤等高溫烹飪方式會產生丙烯酰胺,而煮、蒸產生的丙烯酰胺較少。

4.公眾在烹飪土豆等含澱粉成分的食物時,是否也會產生丙烯酰胺?

是的,在家裏烹飪土豆和其他食物時,也會產生丙烯酰胺。事實上,在中國,丙烯酰胺攝入的主要來源是在我們自己的家庭烹飪中。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經做過壹項關於丙烯酰胺的調查,結果發現我們攝入的丙烯酰胺中,約有45%來自烹飪,主要是因為我們平時喜歡用爆炒的烹飪方式。比如炒西葫蘆的丙烯酰胺含量可以達到每公斤360微克。

5.薯片等膨化食品有哪些健康風險?

其實對於薯片來說,不用太擔心丙烯酰胺。其實薯片這類膨化食品最大的健康風險就是油膩和鹹。無論是油炸薯片還是非油炸薯片,其實都有很多油。就算不炸,也是用油烤的。而且為了味道鮮美,會加很多鹽。這對預防肥胖和高血壓是不利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少吃點。

本文來自財經早餐。

  • 上一篇: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市場份額最大的調查研究咨詢公司有哪些?
  • 下一篇:房屋抵押是在貸款公司抵押的房產證。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