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俄烏天然氣爭端的影響及啟示

俄烏天然氣爭端的影響及啟示

俄烏“恩怨”危機警示歐洲能源供應安全。

俄羅斯在歐盟天然氣市場上居首位,天然氣在歐盟能源消費結構中處於上升趨勢。雖然歐盟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簽署了能源合作協議,但這壹爭端表明,這種合作的有效性存在很大的危機。現有的天然氣管道布局決定了歐盟對俄羅斯的依賴,這反映了EU-與俄羅斯關系的結構性缺陷。這次危機政治因素占主導,歐洲刻意淡化政治色彩,強調市場因素。表面上看俄羅斯占了上風,但從歐洲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輸家。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可靠性和信任度下降。俄羅斯不是壹個可靠的供應商,烏克蘭也不是壹個可靠的過境商人。普京承認該事件影響了俄羅斯的聲譽,烏克蘭也承認自己是輸家。“‘過期’進壹步暴露了歐洲在俄羅斯管道政治面前的脆弱,也促使歐洲扭轉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此次爭端後,歐洲從緩解外部能源依賴的考慮,進壹步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能源供應來源的多元化等能源安全戰略。最近,歐盟明顯加快了納布科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實施,這意味著歐盟在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方面邁出了重要壹步。

同時,這次俄烏天然氣沖突也對世界能源格局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首先,國際社會將更加重視能源的政治屬性工具,能源的商品屬性將降低,能源將進壹步成為能源出口國的戰略資源。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俄羅斯杜馬保持著很強的利益關系,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也是國有企業。兩國總統和總理也直接介入了兩家能源公司的談判。可以看出,各方都把能源當成了政治談判的工具,這次爭端再次說明,能源的政治屬性在很多時候超過了它的商品屬性。

其次,天然氣在國際能源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正在上升,人類將從“石油時代”進入“天然氣時代”,國際天然氣博弈形勢嚴峻。隨著2008年下半年油價暴跌,依賴石油出口的俄羅斯希望用天然氣彌補損失。俄羅斯警告歐洲廉價天然氣的時代已經結束。近年來,俄羅斯拉攏伊朗和卡塔爾,發起成立世界天然氣出口國論壇。俄羅斯積極推動這壹“天然氣石油輸出國組織”形成的重要戰略意圖在於,試圖憑借其在天然氣儲備、生產和出口方面的獨特優勢,建立壹個由其主導的天然氣生產國和出口國的國際聯盟。既要壟斷國際天然氣價格,又要制衡和對抗由西方經濟合作國家和海灣產油國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組成的國際能源機構,從而影響國際能源市場,甚至在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第三,能源安全的概念已經擴大,從消費國的安全擴大到生產國和過境國的安全。俄羅斯和烏克蘭頻繁的天然氣爭端提醒我們要重視能源儲運的安全以及能源中轉國對能源安全的影響。鑒於國際油氣供應格局與供需區域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能源供應“運輸鏈”上任何壹個國家之間的變化和沖突,都可能對兩端的能源資源國和能源進口國構成實質性威脅。

同樣,對於作為能源消費和進口大國的中國來說,俄烏天然氣沖突也產生了寶貴的啟示:

(1)加快能源來源和供應渠道多元化,充分做好天然氣管道建設規劃。歐洲和俄羅斯都在追求能源品種和進出口渠道的多元化,否則對國際政治的博弈就沒有信心。目前天然氣的運輸方式仍以管道為主,這必然會受到地緣政治進步的影響。天然氣管道建設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管道壹旦建成,具有很大的連續性和固定性。20世紀80年代初,歐洲與蘇聯達成“天然氣管道”協議,開始修建管道將西伯利亞天然氣輸送到歐洲。然後歐洲逐漸陷入了俄羅斯的天然氣陷阱,甚至在這次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能源沖突中,歐盟成了“無辜而悲慘的人質”。隨著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逐步增加。在能源消費多元化的過程中,也要註意這個問題。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天然氣沖突促使俄羅斯更加重視天然氣出口的亞洲市場。這顯然有利於中國和其他亞洲能源消費國。俄羅斯正在修建壹條通往太平洋的石油管道,還將修建壹條通往中國和亞洲市場的天然氣管道。俄羅斯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經過蒙古,中國也是俄羅斯天然氣通往韓國和日本的過境國。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在中國市場的價格與液化天然氣價格相比具有競爭優勢,中國也對獲得西伯利亞天然氣非常感興趣。但中國也必須謹慎,在天然氣價格、管道幹線走向、供應等方面有充分的規劃,避免重蹈歐盟覆轍。

(2)能源合作機制化是國際社會的大趨勢。只有制度化,才有可能避免能源競爭上的激烈沖突,損害各方利益。天然氣過境運輸缺乏國際監管機制,導致俄烏在烏克蘭攔截對歐俄過境天然氣問題上意見不壹。在中日東海油氣田爭端問題上,也需要尋求和制定壹個長期的對話機制和磋商機制,避免爭端反復,影響雙方的政治關系。在獲取俄羅斯油氣資源、中東石油等問題上也需要機制建設的努力。中國應推動建立相應的國際能源管道聯盟,實現能源供應國、能源消費國和能源中轉國之間的合作機制。

(3)建立統壹的區域能源政策非常重要。目前,歐洲在相當程度上實行了能源政策的統壹,對外實行統壹能源外交,效果明顯。通過綜合能源外交,歐洲在共同應對俄烏“斷氣風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缺乏統壹的能源政策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在能源問題上屢屢爭執,兩敗俱傷的重要原因之壹。中國作為能源消費國,合作對象主要是日本、韓國等東亞能源消費大國。制定統壹的區域能源政策也是這些國家共同維護能源安全的長遠利益和戰略目標。

(4)重視應對能源安全突發事件。突發事件對能源安全的影響主要可能引起能源價格的劇烈波動,嚴重的可能造成能源供應中斷。歷史上因地緣政治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不止壹次。這次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天然氣沖突導致歐洲滅亡,對這些國家的能源安全打擊很大。由於世界上大部分能源資源位於地緣政治不穩定地區,能源供應的中斷隨時可能發生。盡快完善國家油氣戰略儲備機制,盡快制定和完善危機預防和預警機制至關重要。

當然,從長遠來看,順應時代潮流,中國必須逐步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轉變經濟模式,追求節能、增效和清潔利用,走低碳經濟道路,探索和構建更加經濟、安全、環保、可靠的可持續能源發展戰略。

  • 上一篇:大眾點評和口碑是什麽關系?
  • 下一篇:高壹資產澄清“被調查”傳聞!2500億資產投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