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積累到了巨大的基數,這為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年度公報數據,2019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為2.54億輛(民用汽車261.5萬輛減去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762萬輛),這是壹個非常大的基數,汽車保有量只比美國少2000萬輛,而二手車保有量少2500萬輛。當然,受諸多因素影響,中國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這恰恰說明中國二手車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
2.二手車生態圈逐漸形成。我們觀察到,為了應對市場需求,壹些圍繞車源進行分銷的企業已經開始出現,並取得了快速發展。他們的運作模式是從租賃公司、財務公司、旅遊公司集中收購,再分銷給眾多與之有密切合作的二手車經銷商,通過服務、供應鏈金融等方式獲取經濟利益。此外,為了解決大量二手車車源分散在個人消費者手中,獲取這些分散車源的成本較高的問題,壹些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服務模式推出了C2B業務,也得到快速發展。當然,傳統的B2B電商平臺也在強化現有業務,成為二手車車源的整合者。二手車產業鏈正在逐步形成專業買家、拍賣批發商、零售商的產業鏈。
3.如前所述,2019二手車市場在9月份開始發力,成交量連續增長7%以上。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有望在2020年重獲生機。但由於5438年6月+2020年10月春節放假,有效工作時間會縮短,影響二手車交易。更嚴重的因素是突發的疫情,讓二手車市場停了下來,集中在2月份抗擊疫情。大部分企業沒有恢復正常工作,成交數據會很難看。即使3月份疫情得到控制,二手車市場秩序也會逐漸恢復。從這個意義上說,2020年第壹季度二手車交易量很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預計下降40%左右。但市場回暖後,下半年會有壹個補漲的過程,全年整體增長應該沒有太大懸念。在沒有疫情突發因素的情況下,二手車市場的運行圖已經呈現出提速的特征。
4.二手車出口會經歷壹個從探索到實踐的過程。
2019年4月,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支持條件成熟地區二手車出口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等首批10省市啟動二手車出口試點。7月8日,電商平臺心有集團國內第壹筆二手車出口訂單發往波蘭,拉開了二手車出口的序幕。全國約40家試點企業先後組織車輛發往壹帶壹路沿線國家。2019年度出口量雖然不大,但意義深遠。
5.行業繼續加強二手車交易的透明度。
業內的朋友可能註意到了,每個汽車品牌,每個電商平臺或者想做品牌的二手車商,還有第三方鑒定評估機構,都在宣傳自己有多少檢測。很多機構都以檢測項目為賣點,更離譜的是,最檢測評估的機構出了1058的檢測,這在業內都成了笑話。為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協調行業院校教授、行業專家、第三方檢測機構、電商平臺組成了二手車鑒定評估標準工作組。以國家標準《二手車鑒定評估規範》為基礎,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各行業通用的標準化檢測評估報告,供全行業使用,形成二手車市場的“普通話”。與此同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推廣的二手車質檢——“OK”認證也正在全圖推廣,目的是透明交易,為消費者買賣二手車提供壹個放心的環境。
6.二手車政策環境有望改善。
二手車增值稅改革雖然進展緩慢,但也不是沒有希望。眾所周知,增值稅的立法正在進行中,二手車目前已經作為資產進行管理,但不納入商品序列。第二部分,談到建立二手車臨時登記制度,也提到二手車出口登記已經開始試行,有望在二手車交易登記中推廣實施。按照二手出口登記的思路,進入流通環節的二手車如果登記為商品,自然具有商品屬性,二手車增值稅改革隨著增值稅立法的進展,將納入普通商品的稅收序列。當然,這也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總之,2020年困擾行業多年的“三座大山”有望出現轉機,二手車市場的政策環境將得到改善。
7.新能源二手車也受到社會的高度關註。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019 12月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三年均值在35%左右,而普通汽車的價值普遍在60%以上,豐田、本田甚至超過70%。然後就是如何檢測評估新能源汽車。因為沒有標準可循,從事新能源二手車的企業只能蒙著眼睛收車賣車。所以新能源二手車的問題也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造成了很大的阻礙。為解決新能源二手車流通中存在的問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組織來自科研機構、新能源R&D、生產、銷售、二手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等相關人員的專家,歷時壹年多,組織制定了團體標準《電動乘用車鑒定評估技術規範》,用以指導壹線企業二手車業務。規範從車身、電池、電機、電控等零部件對新能源二手車的質量檢測方法和估值模型進行了詳細規定,預計2020年上半年發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