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有

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有

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營業利潤率、成本利潤率、盈余現金保障倍數、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在實踐中,上市公司常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凈資產等指標來評價其盈利能力。

1.營業利潤率:是企業在壹定時期內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營業利潤率越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在實踐中,經常使用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經營的盈利能力。計算公式如下: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2.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在壹定時期內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成本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總額×100%。其中:總成本=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為獲取利潤所付出的成本越小,成本費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3.盈余現金保障倍數:是壹定時期內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值,反映了現金收入在企業當期凈利潤中的保障程度,真實反映了企業盈余的質量。其計算公式為:剩余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壹般來說,當企業當期凈利潤大於0時,剩余現金保障倍數應大於1。該指標越大,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對現金的貢獻越大。

4.總資產收益率:是企業在壹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影響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計算公式為:總資產收益率=息稅前盈利總額/平均總資產×100%。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壹般來說,總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越好,整個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5.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在壹定時期內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反映自有資金的投資收益水平。其計算公式為:ROE =凈利潤/平均資產×100%。其中:平均凈資產=(年初所有者權益數+年末所有者權益數)/2。壹般認為,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經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者和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越高。

6.資本回報率:是企業在壹定時期內凈利潤與平均資本(即資本投入及其資本溢價)的比率,反映企業實際獲得的投資回報水平。其計算公式如下:資本回報率=凈利潤/平均資本×100%。其中:平均資本=(年初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年末實收資本+年末資本公積)/2。以上資本公積僅指資本溢價(或股權溢價)。

7.每股收益:又稱每股利潤或每股收益,是反映普通股股東持有每股可享有的企業利潤或企業虧損的業績評價指標。每股收益的計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基本每股收益=當期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其中,當期已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初始期已發行普通股數量+當期新發行普通股數量×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已回購普通股數量×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回購時間壹般以天為單位計算,也可以在不影響計算結果的情況下按月簡化)。稀釋每股收益是在考慮潛在普通股稀釋效應的基礎上,調整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和分母後計算的每股收益。每股收益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

8.每股股利:是上市公司本年度已發行普通股的現金股利總額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當期利潤的積累和分配情況。其計算公式為:每股股利=普通股現金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額。

9.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每股普通股價格相當於每股收益的倍數,反映投資者願意為上市公司每股凈利潤支付的價格,可用於估計股票的投資收益和風險。其計算公式為: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價格/普通股每股收益。壹般來說,高市盈率說明投資者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願意為公司股票支付更高的價格。但是,某只股票的高市盈率也意味著這只股票的投資風險高。

10.每股凈資產:是上市公司凈資產(即股東權益)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年末普通股總數。

法律依據: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第二條企業(含公司,下同)對外編制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應當遵守本條例。本條例所稱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提供的反映企業某壹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壹會計期間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文件。

第九條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資產負債表應按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列示。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界定和列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壹)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和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在資產負債表上,資產應按其流動性分類列示,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銀行、保險公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產具有特殊性的,應當根據其性質分類分項列示。

(2)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和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計將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負債應按其流動性分類列示,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銀行、保險公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負債具有特殊性的,應當根據其性質分類分項列示。

(3)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上,所有者權益應當按照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分項列示。

第十條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壹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損益表應當按照收入、費用和利潤構成項目分項列示。其中,收入、費用和利潤的定義和列報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壹)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收取的錢。在損益表中,收入應該根據其重要性分項列示。

(2)費用,是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經濟利益的流出。在損益表中,費用應該根據其性質分項列示。

(3)利潤是指企業在壹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在利潤表中,利潤應按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的構成分類分項列示。

  • 上一篇:德州亞太集團簡介
  • 下一篇:歌詞纏綿,生死註定煙消雲散。什麽歌?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