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經濟角度來說:必須歸還的資金。除了借入的資金,如果發行債券,必須歸還本金和利息(本金+利息),這也叫債務。不能償還債務的,稱為不履行債務。此外,債務自有資本的上升被稱為債務超過。
擴展數據:
總負債的計算:
總負債=總資產/資產負債率×100%
1.負債總額:指公司承擔的各種負債的總和,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2.資產負債率:指公司擁有的全部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
負債總額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和風險程度的重要標誌。它包含以下含義:
(1)總負債可以揭示企業總資金來源中有多少是由債權人提供的。
②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看,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
③對於投資者或股東來說,較高的負債率可能會帶來壹些收益。(財務杠桿、稅前扣除利息、以較少的資本(或股權)投入獲得企業控制權)。
(4)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最關心的是充分利用借入的資金給企業帶來效益,同時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
⑤企業的負債率要盡可能高,不出現償債危機。
可見,在企業管理中,資產負債率的高低不是壹成不變的,它取決於債權人、投資者(或股東)和經營者所處的角度不同。
還要看國際國內經濟環境是下降高峰期還是底部恢復期;要看管理層是激進、溫和還是保守,所以多年來沒有統壹的標準,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壹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合適水平是40% ~ 60%。
比例越低越好。因為公司的所有者(股東)壹般只承擔有限責任,壹旦公司破產清算,資產的實現收益很可能低於其賬面價值。所以如果這個指數太高,債權人可能會遭受損失。當資產負債率大於100%時,說明公司資不抵債,這對債權人來說風險很大。
資產負債率反映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例,企業資產對債權人權益的保護程度。比率越低(50%以下),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
通常破產拍賣時資產的售價低於賬面價值的50%,所以如果資產負債率高於50%,債權人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各種資產的流動性存在顯著差異。不動產變現價值損失小,專用設備難以實現。不同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是不壹樣的,這和他們持有的資產類型有關。
其實這個比例的分析取決於妳站在誰的立場上。從債權人的角度看,負債率越低越好,企業償債有保障,貸款不會有太大風險;從股東的立場來看,當總資本利潤率高於貸款利率時,負債率越大越好,因為股東獲得的利潤會增加。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企業在進行借款資金決策時,應審時度勢,綜合考慮,充分估計預期利潤和增加的風險,權衡得失,做出正確的分析和決策。
百度百科-總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