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第三季度以來,劉重倉持有的股票多數都跑贏了市場。

第三季度以來,劉重倉持有的股票多數都跑贏了市場。

漲停前撤退?

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備受市場關註的劉等明星私募基金經理重倉持股的變化逐漸浮出水面。

繼此前減持榮之鑫後,柳峰從銳創微納中報大股東名單中消失,不排除清倉出售。作為芯片細分——非制冷紅外領域的國內頭部公司,銳創微納米周五強勢漲停。

相比之下,同為高益資產基金經理的卓立偉,通過持續增持華豐化工首次亮相,從壹季度末的第九大流通股東迅速晉升為第四大流通股東。

私募基金重倉股票

自第三季度以來,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跑贏了市場。

近期,隨著上市公司中報的披露,私募基金二季度的持倉線更加清晰。

在發布正式中報的192家a股公司中,私募基金出現在43家前十大股東/流通股東名單中,其中15家公司繼續被私募基金增持,華峰化工、美華生物均增持1000萬股以上。

表1:已披露中報二季度私募基金增持股份

來源:風

從參與度來看,私募基金的產品數量是厲安德大股東名單中最多的。二季度末,該公司還被元信(珠海)私募基金的4只產品重倉,其中3只在前期重倉的基礎上繼續增持。

從持倉市值來看,股票大王貴州茅臺依然是私募持有量最高的。

第二季度,瑞豐匯邦3號私募和金匯榮盛3號私募再次增持貴州茅臺。至二季度末,持有貴州茅臺1269.8萬股,總市值259.67億元。目前,他們是已公布財報的公司中唯壹持股超過100億元的私募基金。

圖1:貴州茅臺二季度末前十大股東

來源:風

三季度以來,市場整體走出回調。7月1至8月5日,上證綜指、創業板指、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5.05%、7.32%、4.52%。

據統計二季度被私募基金重倉的43家公司,期間有33家公司跑贏主要指數,27家公司股價逆市上漲,部分公司迎來大幅上漲。如君達股份上漲62.54%,容止日新上漲43.37%,玉環數控、小藍科技、厲安德股份漲幅均超過30%。

沒等漲停就退了?

柳峰可能有賣銳創微納清倉的。

目前,頭部私募、明星私募基金經理的職位正在逐步湧現,私募圈裏非常有名的高壹資產的柳峰、卓立偉的身影已經出現。

繼7月25日榮之鑫發布中報後,柳峰二季度減持1.4729萬股,而據8月5日瑞創那威中報顯示,柳峰高義林山1王源基金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東行列,柳峰很可能大幅減持甚至清倉。

翻看公司歷史數據,自2020年四季度進入公司以來,柳峰高壹林山1王源基金已連續六個季度為瑞創那威第壹大流通股東,今年壹季度末持股數量為18萬股。第二季度末,公司第十大流通股東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基金的持倉為384.3萬股,那麽即使柳峰依然持倉,至少減持了約1.41.6萬股。

作為科技創新板首家上市公司,銳創微納取得了不錯的業績。2019年7月22日上市首日開盤價為59.1元,202108.66年10月5日盤中最高價達到123.32元。但2020年10月6日至3月9日,公司股價跟隨市場快速回調,跌幅超過30%。雖然公司股價在2021的8月30日再次上漲,並創出新高129.48元,但隨後再次陷入回調,並在今年4月27日創出30%的盤中高點。

圖2:銳創微納上市以來的走勢圖。

隨著本輪市場反彈,銳創微納也走出了壹波上漲行情。從4月27日到6月6日,在短短1個多月的時間裏,公司股價已經上漲了42.3%,柳峰借此輪反彈減持,但總體來看,柳峰的重倉行為並沒有為其創造利潤。

然而,8月5日,公司發布中報的當天,銳創微納米收獲20CM漲停。今年上半年,由於紅外熱像儀和微波射頻系統及組件帶來的收入增長,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89%;但由於產品毛利率下降,期間費用增加,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8.28%。但從今年前兩個季度的數據來看,公司第二季度凈利潤大幅增長,上半年盈利11127.08萬元,第二季度盈利9668.24萬元。這可能也是中報發布後公司股價大漲的原因之壹。

氨綸盈利或已見底。

卓立偉底部加倉華豐化學

相比於柳峰的持續減持,卓立偉今年年中的首次亮相是繼續增持華豐化工。

今年壹季度,卓立偉管理的高易立偉精選維實基金新成為華豐化工前十大流通股東,以16475300股排名第九。二季度,卓立偉進壹步增持華豐化工1247.48萬股。二季度末28,950,5438+00,000股的倉位晉升為公司第四大流通股東。

圖3:二季度末華豐化工前10大流通股東

來源:風

今年年中,華豐化工也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營業收入13838萬元同比增長7.31%,凈利潤23.95億元同比下降3781%。報告期內,氨綸市場需求疲軟,成本同比上升是造成這壹局面的主要原因。

氨綸價格在2021年8月達到十年高點後開始下降。據Wind數據統計,以40D的氨綸為例,自去年8月達到8萬元/噸的歷史高點後,就壹路下跌。今年8月5日最新價格為3.3萬元/噸,跌幅為58.75%。

不過,CICC表示,氨綸的利潤已經見底,這是最近的催化劑。供給方面,今年新增產能產出主要來自去年投產的華豐5萬噸和曉星3萬噸。展望未來,成本端壓力有望在年內逐步緩解,BDO產能將達到頂峰,包括東源科技20萬噸、新疆柯美65438+萬噸、內蒙古華恒65438+萬噸、萬華化工65438+萬噸、惠州宇鑫65438+萬噸、寧夏吳恒化工1655。

另壹方面,行業普遍虧損,氨綸目前開工率已降至70%左右。由於成本下降,氨綸的價格可能會繼續下降,但其盈利能力可能已經觸底。展望未來,可能會迎來階段性反彈。

但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雖然卓立偉繼續看好,CICC也看好華豐化工未來盈利能力的提升,但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始終表現疲軟,年內累計回調28.54%。卓立偉在這家公司還沒有獲得豐厚的利潤。

僅此而已。希望對妳有幫助。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我們的網站。

  • 上一篇:幹股可以隨時退股嗎?
  • 下一篇:工廠搬遷員工補償標準2023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