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恒生科技創2022年最大跌幅。

恒生科技創2022年最大跌幅。

恒生科技創2022年最大跌幅。

2022年3月14日,香港市民走過壹塊港股指數板。今天,香港股市繼續下跌。其中,香港恒生指數盤中最低下跌2.77%,報184+0。今天,邊肖為大家整理了壹些關於恒生指數的知識。我們來看看吧!

恒生科技錄得最大跌幅。

3月14日,a股全天單邊下行,主要指數大幅下跌,科技股、消費股深度回調。港股方面,恒生指數跌4.97%,恒生國企指數跌7.15%,恒生科技指數跌11.03%,為指數最大單日跌幅。

目前,中國的權益類資產受到宏觀因素和海外投資者情緒的幹擾,對市場造成了壹定的恐慌。但受訪者認為,近期a股市場產生了嚴重的情緒宣泄,與基本面存在較大偏差。港股也處於深度價值區間。

“主導市場的主要有兩種情緒,壹種是貪婪,另壹種是恐懼。我認為市場現在壹定非常害怕,所以我們也希望投資者在這個時候能夠適當地貪婪。”國泰基金經理程舟說。“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沒有什麽值得繼續悲觀的。”

港股繼續下跌。

3月14日,a股大幅低開,隨後小幅反彈,但很快開始連續下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破3300點,跌幅2.60%。深成指也全天下跌,最終下跌3.08%。創業板指數下跌3.56%。滬深300、科創50跌幅均超過5%。

行業中,食品飲料領跌4.15%。商貿零售、農林牧漁、社會服務業跌幅均超過4%。概念股方面,新冠肺炎醫藥概念、新冠肺炎檢測概念再度走強,奧瑞特、中國醫藥、北大醫藥、伊瑞生物、華大基因等多只個股漲停或漲幅超過10%。

從行業主要資金流向來看,Wind24的24個二級行業中只有1個行業資金凈流入,23個行業資金凈流出。其中,凈流出超過1億元的行業有14個。

數據顯示,4266只股票下跌,占比90%,僅433只股票上漲。連續六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凈流出,累計凈流出超過500億。北向資金凈流出1104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57.26億元,深股通凈流出53.17億元。

香港股市的下跌還在繼續。3月14日,恒生指數下跌4.97%。創下了近6年來的新低。恒生國企指數跌7.15%。恒生科技指數下跌11.03%,最大單日跌幅。阿裏巴巴下跌10.90%,JD.COM集團下跌14.77%,美團下跌16.84%。

“幾乎所有中概股都在美國和香港上市。所以當美國投資者拋售中概股ADR股票時,兩地上市的港股股票也受到拖累,兩地上市的股票在香港上市。跌幅大於只在香港上市的權重股。”金創何新基金助理經理簡媜對《財經》表示,恒生科技指數本身就是壹個波動性很大的指數,因為權重股數量少,86%的權重集中在前15標的,所以幾家公司的表現很可能會引起指數的顯著變化。

值得註意的是,上周五中國股市全線收跌。美國當地時間3月11收盤後,僅有39只股票飄紅,234只股票下跌,占比84%。愛奇藝下跌13.40%。Xpeng Motors、百度、拼多多跌幅均超過12%。

市場情緒主導波動。

來自大洋彼岸的壹則消息,讓本已脆弱的港股市場情緒雪上加霜。上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由於《外國公司責任法案》(Foreign Company account ability Act),5家公司進入了被認定的名單。

“投資者擔心中概股未來可能會大面積退市,對香港股市產生連帶影響,但部分中概股回歸h股IPO的進程仍面臨變數。”鵬揚基金分析。

不僅是港股科技股板塊,最近港股市場也是“內外夾擊”。景順長城基金分析認為,壹方面,香港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疫情人數仍居高不下,國內多地疫情蔓延也令投資者對疫情更加擔憂。另壹方面,在俄烏沖突下,全球通脹預期再度上升,權益類資產承壓。

“除了上周末的2月金融數據,整個周末基本面層面沒有明顯的壞消息。”匯豐晉信海外投資部總監程_認為,港股周壹的暴跌仍是由交易因素主導。

什麽是交易級別因素?程_分析,由於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的贖回壓力,海外投資者被動拋售港股。目前俄羅斯股票仍處於停牌狀態,無法出售變現,這也可能導致部分投資者代替港股減倉融資。離岸中概股波動加大,不排除近期部分境內投資者加速贖回港股基金的趨勢,也造成交易上的負反饋。

“由於港股流動性相對較弱,短期內面臨巨大資金壓力時,股價容易出現劇烈波動。但也要看到,在基本面穩定的背景下,當前港股市場處於基於中長期基本面和估值的深度價值區間。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冷靜對待市場波動過程中的中長期投資機會。”程_說。

“市場關註的焦點主要是相關監管政策的變化以及對互聯網公司業績的影響。”壹位不願具名的公募基金人士對《財經》表示,2021年,全球關於互聯網行業的政策密集出臺,主要集中在反壟斷、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方面。未來的監管更多的是壹個系統化、常態化的過程,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反映在股價上,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已經大幅降低,市場對互聯網政策影響的預期已經充分包含在內。”

業績方面,受疫情對消費的制約以及監管政策下業務結構調整的影響,2021年互聯網公司業績承壓。“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互聯網行業整體進入成長後期,長期估值中樞有望回落。進入成熟期後,頭部互聯網公司的業績穩定性有望增強,業績更具韌性。”前述人士表示。

“目前港股基本面仍然受到宏觀需求和監管的壓制。權重股在第四季度財報中承壓,交易情緒也受到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沖擊。短期港股整體延續底部震蕩格局,核心資產的修復有賴於穩增長見效後的需求復蘇和政策出清。”博時基金認為。

市場的擔憂也體現在近期a股的持續波動中。

“海外貨幣政策收緊預期,疊加海外主權資金進壹步流出中國市場,引發流動性擔憂。”應永基金分析認為,國內方面,最新公布的社會融資數據明顯不及預期,主要是居民中長期貸款歷史首次轉正,對應房地產銷售大幅下滑,導致國內經濟復蘇預期減弱。

“央行公布的3月11金融統計報告顯示,與6月1的預期改善相比,2022年2月數據明顯反轉,總量和結構均低於預期。代表居民按揭貸款的中長期貸款減少459億元(同比減少4572億元),成為主要拖累。”國泰基金分析認為,這是自2007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居民中長期貸款首次出現負增長。壹方面反映出居民購房意願還比較弱;另壹方面,說明由於疫情、股票下跌、金融產品被打破剛兌等等原因,居民風險偏好有所下降。他們寧願提前還貸(貸款利率更高),也不願承擔風險。

國泰基金認為,近期a股市場產生了嚴重的情緒宣泄,出現了三大背離。“第壹,a股的深度調整嚴重背離國內政策寬松和穩增長的基調;二是投資者的悲觀情緒嚴重背離了國內穩健的經濟基本面;第三,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嚴重偏離歷史和全球可比估值水平。"

短期因素不改變中國經濟基本面的長期改善。

近期公布的2月份社福數據顯示,新增社福1.1.9萬億元,不及預期值2.22萬億元。但有季節性原因,有疫情,有房地產限購政策。就單月而言,有偶然因素,長期仍看好寬松政策。嘉實基金表示,確實有新增疫情病例,但中國有完整的防疫體系和實踐經驗,新增疫情病例對經濟的影響更可控。最後,雖然地緣政治沖突增加了避險情緒,引發了潛在的通脹擔憂,但中國2022年的CPI基本可控,穩增長的預期是可持續的。

“無論是全球通脹通過漲價打擊下遊,還是美聯儲加息縮表,總體來看,全球需求逐漸放緩的趨勢是比較明確的。即使國內短期金融數據較低,也可能只是導致政策力度逐漸加大,穩增長是相對確定的方向。此外,外資從中國市場的流出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應對措施是盡量回避外資持倉較大的相關品種,觀察等待形勢明朗。”應永基金表示。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沒有什麽值得繼續悲觀的。貨幣政策方面,央行仍有進壹步寬松的空間,短期內降息或RRR降息都有可能;房地產政策方面,也可以看到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也有邊際寬松的趨勢。”國泰基金表示。

  • 上一篇:公司股權轉讓協議範本
  • 下一篇:公司不經營了,資產評估報告書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