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獨立的法律主體,無論公司盈利還是虧損,都需要按照稅法的規定納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應根據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的不同情況計算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居民企業,按照企業實際收入計算征收企業所得稅;對虧損企業,經核實扣除虧損後,剩余利潤按稅法規定計算征收企業所得稅。另外,對於壹些特殊情況下虧損的公司,可以通過報損來減輕部分稅負。比如公司發現存貨因過期產品或不合格產品而報廢,可以根據稅法規定進行相應的掛失,從而減少需要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金額。需要註意的是,雖然公司即使虧損也要納稅,但稅務機關會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稅收控制,比如對虧損企業給予適當的減免、退稅等政策支持。
如果公司虧損,無法再維持運營,可以不交稅嗎?即使公司虧損,無法再維持經營,仍需按照稅法規定申報納稅。如果公司確實無力納稅,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緩繳、減免等稅收優惠政策。但在任何情況下,企業都不能以不納稅為由停止生產經營。
虧損盈利的公司需要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申報納稅。但是對於壹些特殊因素造成的損失,比如存貨報廢,可以通過掛失減少部分稅負。此外,稅務部門還會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給予壹些稅收優惠政策。但企業不能以不納稅為由停止生產經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從利潤總額中扣除下列費用:
(壹)生產經營費用;
(2)財務費用;
(三)稅金及附加;
(4)捐贈;
(5)補貼;
(六)收入減免等。
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選擇依照本法規定或者經批準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