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相對估值法:
1,相對估值法簡單易懂,也是投資者使用最廣泛的估值方法。在相對估值法中,常用的指標有市盈率、市盈率、EV/EBITDA倍數等。
2.相對估值法的計算公式如下: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市凈率=每股價格/每股凈資產;EV/EBITDA=企業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二、絕對估價法:
股利貼現模型和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采用收益資本化定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股利或自由現金流量,對其進行貼現就可以得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股利貼現模型的最壹般形式如下:
1,其中V代表股票的內在價值,D1代表第壹年末可獲得的股利,D2代表第二年末可獲得的股利,以此類推,k代表資本回報率/折現率。
2.如果Dt定義為代表自由現金流,那麽股利貼現模型就變成了自由現金流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是指公司稅後經營現金流扣除當年追加投資金額後的剩余資金。
貼現現金流估值模型(DCF)
1,DCF是壹種絕對估值法,是壹項資產在未來能夠產生的自由現金流。根據合理的貼現率(WACC)進行貼現,以獲得資產的當前價值。如果貼現值高於資產的當前價格,那麽它是有利可圖的,可以購買。如果低於當前價格,說明當前價格被高估,需要回避或賣出。
2.DCF在理論上是壹個無懈可擊的估值模型,特別適用於現金流可預測性高的行業,如公用事業、電信等,但對於現金流頻繁且不穩定的行業,如科技等,DCF估值的準確性和可信度會降低。
3.在實際應用中,由於準確預測未來十年的現金流極其困難,很少將DCF作為唯壹的估值方法來對股票進行定價,更多地使用市盈率等更簡單的相對估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