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原因:
1,上市的本質是為了戰略擴張,要做大。
2、對於收購、新產品研發、渠道建設和品牌營銷等方面的開拓。
3.如果規模進壹步放大,多元化,就需要上市。沒有對錯策略來決定是否上市。
(2)未上市原因:
1,行業穩定,需要深耕,需要好的品牌,在市場上得到品牌的認可,不上市也能做的更好。
2.如果壹個企業現金流充裕,不缺錢,不知道用這些錢能做什麽,就沒必要上市,比如華為。
第二,上市是壹個規範化和管理提升的過程。
(1)改制上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改制:核心是經濟機制的轉換和企業制度的創新。
人事去留:體制改革中的難題
1.職業經理人的聘用。
2.競爭性招聘和選拔。
(2)創新:業務、技術、組織和人才(有形資源)、文化、流程、領導力、信息和數字化(無形資源)。包括: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團隊建設創新、企業文化創新、產品服務創新、業務平臺創新。
第三,上市形成完整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
1.企業文化建設: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打造核心競爭力為重點,以促進員工發展為目標。
2.內功和外在形象。
3.分配考核體系:薪酬分配方案和薪酬體系的建立。
4.創新人才選拔機制。
5.創新人才分配機制:完善專業人才職級工資制度。
6.承擔社會責任:主動關心學生捐贈,或者成立捐贈基金。
四、上市的好處:
1,降低公司資金成本,提高公司價值,吸引媒體和公眾的關註,增加市場拓展的機會。
2.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財務和法律制度的規範,也會對公司的發展有長遠的好處。
3.上市最大的作用就是降低財務風險。
4.融資難是中小企業發展中最突出的問題。上市融資可以解決資金問題,提升企業品牌價值。
動詞 (verb的縮寫)上市的弊端:
1,最大的缺點就是很多企業被金錢沖昏了頭腦,發揮不出效益。
2.股東的回報可能會縮水。
3.上市會增加公司的管理壓力,會有很多明顯的成本(人力投入會增加,董事,會計,經紀人)。
六、上市的挑戰:
企業資本結構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需要接受監管,需要披露本不需要披露的信息等。,要求壹次性或連續支付遠高於過去的運營成本,以使企業符合規範。
七、上市的過程:
1,上市公司必須建立壹套規範的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
2.上市公司需要滿足股東數量、股權結構、財務指標等多項指標。
3、政府:壹企壹議,幫助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4.企業為首次公開發行準備IPO申請文件(招股說明書)。
8.每年年底,上市公司都會向股東發布本年度的年度報告,供向全體股東報告。
內容:對今年的整體運行情況做壹個年終總結。
主要指標:
1.全年整體經營情況:全年銷售總額,月度銷售,與去年相比。
2、利用媒體宣傳信息及費用(報紙、戶外、網絡、展覽、宣傳資料)。
3.主要品種的銷售和營銷費用:主要的市場運作方式和費用以及達到什麽樣的效果。
4.企業營銷:品牌推廣、市場開拓、客戶開發等整體市場布局。
5.企業固定營業費用的使用:包括企業場地、水電、網絡、辦公用品、車輛燃料、員工工資等費用。
九、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問題:
1,企業對員工的績效考核,企業凝聚力的提升,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合作與溝通以及企業各項政策和戰略的實施。
2.市場開拓:企業運營模式和費用使用的方向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市場實際,市場運作是否有效,費用與銷售的比例是否合理。
X.上市公司定位:專業、優秀。
1,做強主業,做大利潤,做名牌。
2.集團五年發展戰略:以跨區域資源整合為核心競爭力,追求持續價值創造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
3.堅持專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