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現實是,家庭不會因為任何壹個成員有或多或少的問題而把他/她趕出家門,但公司必然會辭退/勸退員工。
說白了,“家”是無限包容的,但公司的這個屬性是不存在的。
其實對於員工和企業來說,雙方壹開始都希望能長期合作。如果他們能把家族文化作為自己的價值認知,對企業和員工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企業普遍對團隊穩定的重要性有壹定的認識,希望核心員工能夠長期保留。但基於人性和勞資雙方不同的立場,雙方對人工成本的認知往往是不同的。家庭的追求是讓成員過得越來越好,所有的收獲都歸家人所有,享受快樂,承擔風險;但企業往往會考慮人力成本控制,希望投入少,產出多。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員工開始懈怠,不上進或者為了更高的追求而離開平臺,充分發揮個人的黃金價值。所以雙方很難在壹個點上追求。
很多好的公司,比如華為,充分考慮人性,所以用股權釋放的方式把員工納入股東/企業,讓員工覺得努力是為了自己奮鬥,所以壹起用自己的力量。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談家庭文化。
所以,只要勞資雙方的立場存在,家族文化就很難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