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組織結構將激活整個組織,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組織的整體績效,並將促進企業的發展。另壹方面,如果組織結構不合理,會導致組織效率低下,員工士氣低落,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通過筆者過去的工作經歷和咨詢企業,見證了太多企業的組織架構調整。大部分企業每年都會對組織架構進行壹次梳理和調整,有的企業甚至半年調整壹次,這讓我對企業組織架構的調整深有感觸,也做了壹些思考,來分析為什麽要調整組織架構。
1.公司戰略調整
企業戰略決定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組織結構需要與戰略相匹配。企業戰略壹旦發生重大變化,就需要組織結構的調整來支持其實現。我們需要重整旗鼓來配合新戰略的實施,否則原有組織架構下的“慣性”會繼續把企業推向老路,戰略就會變成口號。
2.部門間協調薄弱。
有的企業單個部門作戰能力很強,卻我行我素,自掃門前雪,甚至築起無形的壁壘墻。跨部門協調能力極差,導致效率低下,這也是組織架構需要調整的標誌。
3.部門定位模糊
各個部門互相推諉扯皮,有的甚至不知道找哪個部門解決混亂。這是典型的部門職能定位和分工不明確,部門崗位職責不規範、不科學,亟待改變的問題。
4.老板成為發展的瓶頸
隨著公司的發展,很多老板會引入職業經理人。因為不敢授權,中層幹部沒用,但很多事還是要自己幹,有時候甚至比以前更累。可想而知,公司不管重大問題都做最後的決定,導致溝通和決策效率低下。
5.對公司利潤的需求
當企業利潤大幅下降甚至虧損時,就需要控制成本,實施裁員增效措施,這就涉及到組織結構的調整,以挽救企業的局面。
6.當商業模式或產品清晰,需要擴大規模時。
在產品被市場接受之前,組織架構不是問題。但是壹旦妳的產品被市場驗證和接受,妳就必須為下壹階段的成長重新設計組織結構。
7.企業的發展階段
企業發展初期,可能會出現壹些內部的混亂和無序,這是無傷大雅的,甚至適當的混亂也是必要的。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內部的復雜性開始增加,這種混亂很快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所以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調整。
8.外部市場的變化
業務沒有變,只是業務的發展環境變了。例如,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比如業務拓展到全球。比如出現了新的銷售渠道,會使組織結構適應變化了的外部環境。這本質上是對市場發展和競爭的反應。
9.企業被收購和兼並
企業被收購或兼並,原有生態被打破,必然面臨組織架構的調整。比如90年代初,國企被民企收購。在重組過程中,被收購企業的組織結構無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為了更好地發展企業,必須進行重組,面臨新的組織結構調整。
此外,近年來,由於經濟環境的變化,實體經濟非常困難。很多民企為了生存,不得不找壹棵大樹乘涼,接受大型國企收購或兼並的要求。這就從私企變成了國企,治理結構也變成了國企,這就涉及到組織結構的重組。
10.企業管理和控制的變化
壹些企業發展迅速,業務覆蓋全國甚至全球。各地成立了很多機構或者分子公司,原來的治理模式已經落後了。為了控制業務和經營風險,集團公司必須根據集團管控的目的設計其組織結構,以確保公司的快速健康發展,避免重大風險。
相反,壹些集團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盲目擴張,任其發展,忽視集團管控,導致分子機構出現重大問題,導致集團拖垮,甚至破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鄭州亞洲從神壇走向破產的結局,就是管理失控,導致分行野蠻發展,出現重大問題。
11.系統風險的出現
每次出現系統性風險,為了生存,企業都會面臨組織結構的調整以適應當前形勢。
比如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危機,嚴重阻礙了中國外貿出口。很多外貿企業不得不出口轉內銷,開始關註國內市場,布局和建設內銷渠道。
此外,2020年初,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尤其是中國。嚴厲的封城措施導致國內很多企業的線下渠道被封,線上渠道壹下子火了起來,直接把商品直播推上了風口浪尖。很多傳統企業開始重視線上渠道,不僅加大投入,很多企業主直接去前臺帶貨。
簡而言之,組織架構就像企業的骨架,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方方面面。只有當企業的組織結構與企業情況相匹配時,企業才會對戰略、文化、招聘、績效和激勵等事項產生持久的影響,確保企業組織目標的順利實現,助推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