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之所以在股份對外轉讓中限制剩余股東的股東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主要是基於有限公司人性和股份自由轉讓兩種價值的平衡。以下是我能認同的分享章程。歡迎閱讀瀏覽。
1股東持股比例可能與出資比例不壹致。
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的持股比例與出資比例不壹致的問題,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可以由公司章程單獨規定,但司法實踐已經認可上述約定屬於股東意思自治的範疇。
根據最高人民公報案(2011)民提字第6號判決的解釋,當公司註冊資本達到法定要求時,各股東的實際出資額和持股比例應屬於股東意思自治的範圍。有限責任公司全體股東也可以約定不按實際出資比例持股,不影響公司對公司債權的資本擔保等基本對外職能的實現。該約定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損害他人利益,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的,該約定有效,股東按照約定持有的股份受法律保護。
2公司認繳的分紅比例和新增資本比例可能與出資比例不壹致。
《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得紅利;公司增加資本時,股東有按實繳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權利。
但全體股東約定不按出資比例分紅或者不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3 .表決權可能與出資比例不壹致
《公司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股東在股東會上,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4.限制股權轉讓時剩余股東的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
公司法之所以在股份對外轉讓中限制剩余股東的股東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主要是基於有限公司人性和股份自由轉讓兩種價值的平衡。
在實際操作中,各公司的情況千差萬別,公司參與者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需要更加個性化的制度設計。股東可以通過有限公司的章程設計自己的治理規則。因此,公司法規定,允許股東在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時,通過公司章程事先自由安排轉讓股東與剩余股東之間的利益分配。
《公司法》第七十壹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份。?。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司章程可以排除股東資格的繼承。
《公司法》第七十壹條規定,自然人股東死亡後,其法定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這裏需要註意的是,這壹規定主要是針對股東資格的繼承。
全體股東壹致同意的,可以書面形式行使股東會的職權。
《公司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股東以書面形式壹致同意前款所列事項的,可以不召開股東大會,直接作出決定,並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
7召開股東大會的通知期限、討論方式和表決程序可以另行約定。
《公司法》第四十壹條規定:召開股東大會,應當於會議召開十五日前通知全體股東;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或者全體股東同意的除外。同時,第四十三條規定,股東大會的討論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在公司章程中規定。
股份公司章程限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公司股份。
《公司法》第壹百四十壹條規定,(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所持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這裏是指股份公司章程可以依據《公司法》限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公司股份。
以上是《公司法》規定的公司章程中可以自由約定的幾個重要事項。公司股東和投資者應充分利用《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利用公司章程中自主約定的事項,制定適合自己公司經營的方案?個性化?章程使公司治理更加靈活,激發公司更大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