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的調整讓市場大吃壹驚,整個新基金發行市場的冷淡也讓基金公司“迷茫”。目前持續的震蕩也讓基金公司不斷調整發行預期,調整發行策略,平衡風格產品數量大幅增加。今天,邊肖為大家整理了壹些與基金相關的知識。我們來看看吧!
新基金布局的最新趨勢
數據顯示,目前在售的基金中,名稱中帶有“價值”二字的基金陸續發行,較前期有所增加。從投資風格上看,這些新基金以低估值資產為主,傾向於平衡。
比如2月25日上線的易方達余額寶,優選持有壹年。本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800指數收益率_65%+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_20%+中債總指數收益率_15%。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是楊嘉雯,他非常重視對回撤的控制。他曾說“作為壹個積極尋找個股超額收益的基金經理,不僅要在牛市中創造利潤,還要在熊市中有所作為。”
正在發行的精選平衡投資促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李_,攻守兼備,將延續平衡投資策略。他壹方面將通過平衡行業,努力使基金組合運行相對穩健,同時嚴格執行“上、下、左”的投資框架,精選優質龍頭企業,努力提高組合收益,努力創造合理的中長期絕對收益。
此外,華夏價值優勢壹年持有、長城價值精選、平安價值回歸、嘉實價值創造三年持有、多元價值豐富,都是圍繞“價值”展開的。例如,正在發行的華夏優勢價值壹年期混合型基金將由黃管理。她的投資理念是堅持長期現金流價值投資,做消費時代的穩健行者。
也有不少“平衡風”和“價值導向”的基金公布了發行計劃,如博時均衡回報、國富信價值壹年封閉等。壹些基金即使名稱中沒有明確價值風格,也公開表示將在選股策略中堅持價值風格。比如廣發瑞和A的擬任基金經理是林穎睿,他是價值派,投資講究風險,追求勝率,低頻擇時。
另外,目前很多新基金采用持有期模式。數據顯示,在等待發行的新基金中,約有52只新基金采用了持有期模式或定期開放模式,占全部138只基金的37.68%,而之前的水平基本在20%左右。目前這種模式已經有所改善。股票型基金中,持有期為1年的品種占據主流。
某基金公司品牌人士表示,持有型產品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把握投資周期,同時也更有利於基金經理實施中長期布局策略,更好地分享長期投資機會。“基金公司推出持有期基金,鎖定產品份額,可以避免投資者日內交易和時機選擇不當,使持有人獲得較好的長期收益。"
債券基金占比有所上升。
除了產品設計上的新特點,基金新興市場的結構最近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新基金發行數量呈現“斷崖式”下降。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2月以來已有58只新基金成立,總成立規模僅為2944438+05億元,平均募集規模僅為5.07億元。相比之下,2021、11、12和1、2022年,新基金成立數量分別達到175、245和148只,單只基金平均發行份額也達到65438份。
整體來看,股票型基金(包括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占比下降,而“固定收益+”和債券型基金占比上升很多。相應地,基金公司的營銷重點正從主動偏股型基金轉向“固定收益+”產品和純債基金。
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2月以來成立的新基金中,混合型基金有35只,占發行規模的57.29%,明顯低於6月5438+10月的69.34%。2月以來已有7只債券基金發行成立,發行規模占比26.21%,明顯高於6月5438+10月的11.58%。
此外,基金公司穩健產品布局的步伐正在加快。數據顯示,在2月28日至3月23日即將發行的55只基金中,“固定收益+”基金、短期和中長期純債基金、二級債基和債券FOF合計占比近四成,反映出在波動的股市中,穩健型產品更受青睞。此外,還有很多投資穩健的FOF產品,說明基金布局發生了變化。相比之前,去年底權益類產品占新基金發行量的60%以上。
壹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期各大渠道明顯增加了“固定收益加”、債券基金等低風險產品的銷售。因此,公司調整發行計劃,積極布局低風險產品。最近公司也有這類產品的報道。這壹觀點也得到了其他公司的認同,近期將重點關註穩健型基金經理新產品和“固定收益+”產品。
新基金開戶節奏明顯放緩。
今年以來,a股市場迎來持續調整,主要指數明顯回調。其中,上證綜指累計跌幅接近5%,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均超過10%。在這樣的市場中,新進的主動股票型基金因為建倉節奏普遍放緩,凈值表現總體穩定,從而避免了這壹輪的大調整。
基金凈值顯示,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凈值累計增減幅度壹般在2%以內。有的基金成立壹兩個月,凈值波動壹直保持在0%-1%,其中不乏知名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比如陶燦管理的建信沃信壹年控股,成立於今年6月5438+10月19。截至2月25日,累計凈值上漲0.09%;李進管理的景順長城遠景成長成立於10月25日,65438,累計凈值漲幅為0.03%。韓光哲管理的金鷹先鋒也成立於65438年6月25日,累計凈值已經下跌0.71%。此外,自成立以來,杜萌管理的投資公司摩根沃凈值持有壹年,李曉星管理的銀華新興持有三年,吳昊管理的華商競爭力波動不大。
甚至很多年前成立的基金也是如此。比如去年成立於12和15的華融融興,6個月凈值上漲0.08%。去年2月24日成立的65438紅塔紅土盛豐凈值上漲0.02%。去年2月28日成立的中融R&D創新65438凈值下跌0.11%。
不過,壹些新基金的步伐並不慢。如李銳管理的東方汽車行業趨勢,自2月9日成立以來,漲幅為3.1%。從凈值表現來看,基金成立後壹兩個交易日就開始建倉。截至2月25日,當周凈值上漲2.28%,智能汽車指數和新能源汽車分別上漲3.24%和3.02%,顯示該基金可能建倉不少;65438成立於10月26日的華安優勢精選,至今凈值下跌4.37%。截至10月28日,華安優勢精選成立後短短兩個交易日,凈值已下跌2.08%,顯示其成立後選擇了快速建倉。此外,2月8日成立的博時回報YEATION,65438 10月25日成立的東吳新能源汽車,成立至今漲幅均超過3%。值得壹提的是,成立於6月5438+10月21的貝萊德港股通,至今凈值跌幅為2.38%,其中截至2月25日的壹周凈值下跌2.15%,期間港股通指數下跌6%。
此外,壹些去年底成立的新基金,或出於布局春播市場的考慮,建倉節奏較快,但在市場調整中由於倉位較高,凈值已大幅回撤。比如去年2月28日成立的應永精選65438,去年2月23日65438+2月28日的嘉實行業領先,2月28日65438+2月28日的信達澳銀繁榮優選,2月7日的工銀瑞士瑞信銀行悅翔,凈值都下跌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