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經濟發展
固戍鎮堅持把工業發展放在首位,明確走工業強鎮之路,形成了建築開發、金屬加工、造船、服裝加工四大產業。2006年工業產值8.76億元,比2005年增長40.6%,工業經濟占經濟總量的70%。新建、擴建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543.8+00億元,總投資6543.8+00億元。安徽惠鋁業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鋁型材生產加工基地,成立於2006年6月。預計年產量超過3萬噸,年產值3.8億元,利稅2000萬元,成為全縣工業的亮點,進壹步推動全鎮工業經濟快速發展。通過技術改造和擴建,李三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和產品檔次,被省科技廳授予“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三高”數控機床被列入861重點項目,剪板機、折彎機獲省名牌產品。造船業發展迅速,年造船能力達30萬噸。萬財造船廠建造的萬噸級海輪成功下水,成為我市最大的造船企業。
大力推進招商引資
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壹號工程”,集中力量抓實際。實行招商“壹崗雙責”,層層分解招商任務,細化招商職責,進壹步明確招商目標和責任;建立團隊成員聯系重點企業、招商引資項目責任制。招商方式不斷創新,成立了上海小型招商團隊,開展了各種招商活動。招商氛圍日益濃厚,招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06年,* * *新引進續建項目23個,實際引進資金6.85億元,比上年增長217.7%,占年度計劃的285.4%,其中工業項目引進資金2.63億元。投資10萬元的中聯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12萬創業工貿有限公司、長興新型建材廠、華仁木業有限公司、當塗許超玩具廠等新項目已全部建成投產。工業項目7個,投資10萬元,其中無錫高佳鋼管項目4000萬元,南京東亭鋼管項目2000萬元。
創建工業園區
為全面實施東向發展戰略,爭當先鋒,2005年初,固戍鎮黨委、政府決定與當塗縣經濟開發區聯合開發建設固戍工業園。固戍工業園位於原威坪鄉政府北側,城東6公裏,省道314與魏武路交匯處。園區壹期規劃10平方公裏,2平方公裏規劃已基本完成,數十個項目入駐園區。堅持統籌規劃,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在集中力量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固戍鎮還註重各項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大力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完善機關各項制度,形成人人爭創事業的局面。醫療衛生取得新進展,積極開展吸血蠕蟲防治工作,為全鎮8170名村民免費體檢。做好城鄉低保工作,調整提高城市低保標準,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976戶村民進入低保。我們做好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我們為3928名完全失去土地的農民提供了養老保險,657名農民開始領取養老金。努力推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在省、市、縣組織的多次評估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年出生率8.09‰,政策達標率96.1%,手術率100%。積極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參加縣中原杯當塗民歌比賽,選曲獲壹等獎,組織並參加縣男子籃球聯賽,獲三等獎。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多次組織開展安全檢查,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采取切實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信訪維穩工作,協調處理了縣城開發建設中的壹系列矛盾,沒有發生群體性上訪事件。認真開展平安創建工作,我鎮被命名為“平安鄉”。紮實開展骨幹民兵的練兵、整團、征兵工作,被縣政府評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村村通工程加快推進,已完成29項,總長54.11 km。龍華路和向塘路正在施工。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黃山村花園小區建成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加強了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新建了白竹、五星兩個小村。重點改善東陽、藏、漢城鎮和城鄉結合部的環境衛生,環境衛生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發展機遇
未來五年是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我鎮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戰略機遇期。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發展條件:
政策條件帶來的機遇
“中部崛起”的國家宏觀政策和“東向發展”、“全民創業”的戰略舉措,將為我國經濟特別是新型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交通發展帶來的機遇
馬鞍山長江大橋白峰出口的保留,將為我鎮工業集中區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工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工業集中區的建設為我鎮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安徽呂慧鋁業的投產和二期工程的擴建,將對我鎮工業經濟的快速增長起到拉動作用。
招商引資帶來的機遇
“全國千強鎮”榮譽將為我鎮招商引資和經濟社會發展贏得更多機遇。
和諧社會帶來的機遇
全鎮政治穩定,社會安定,廣大幹部群眾有強烈的發展願望,謀發展,促發展,形成了加快和諧發展的強大合力。